西西河

主题:基因中的人类史:汉藏语族群的分裂 -- CaoMeng

共:💬161 🌺1360 🌵2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基因中的人类史:汉藏语族群的分裂

中国的古代文献中,周人和羌人有千丝万缕的干系。

西方的语言学家也很早就将汉藏语系划为一个语言家庭。

进入新世纪后, 人类基因科学的突飞猛进印证了许多语言学和考古学关于人类族群迁徙史的推测,同时也推翻了许多以前的主流理论。

许多最近的人类基因科学的成就来自于, 你猜对了, 中国。

2010年,加州大学柏克萊分校的Rasmus Nielsen和他的同事们(大多数是中国人,看看下面第二个链接中出现的名字群)通过在中国的实地考察出炉一个研究结果:

汉藏分家发生在2750年前,所以藏人先天性的对高海拔适应的基因突变可能是世界上最快的自然选择。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俺看到这个新闻时,有打研究者PP的冲动。

这个太难让人置信了!

为毛?

人类进化中的自然选择一般是通过N万年来完成的。

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度,空气中只有海平面空气中的60%的氧气。

当今世界,有两个族群是以适应高海拔生存出名的。 一个是青藏高原上的藏人,一个是生活在南美玻利维亚的安地斯山脈的土著。

而两个族群人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适应高海拔生存的。

简单的说, 藏人身体对高海拔的适应方式比安地斯山脈的土著更有效率。

草蜢认识一位玻利维亚的妹纸,她的脸是俺见过的最美丽的脸之一,但她的身材就一个水桶。 她一点不胖,十分健康,而且是全美拉丁舞冠军, 但她的身材是她的先祖为了适应高海拔的安地斯山脈创就的,实在是可惜了。

考虑到人类到达美洲不过1-2万年的历史,等到从北到南地到达南美玻利维亚的安地斯山脈,已经是比较晚了。

所以安地斯山脈的土著在相对短的时间中通过自然选择达到的对高海拔的适应还不够完善,完全可以理解。

如果说藏人几乎完美的对高海拔生存的适应是在2750年间完成的, 俺很难相信。

有人可能会说,高海拔有那么可怕吗? 汉人不也就痛苦几天,就适应了吗?

其实,人们对进化论中的"survival of the fittest"(適者生存)常常有N个误解。

这个生存的竞争不是比个体之间比谁活的时间更长,而是你在你生存的时候能够有多少生存下来并且继续繁衍的后代,这样你才能将你的基因流传下去并发扬光大。

草蜢是青藏高原上怀的孩子,我妈当年最担心的就是我生出来会有先天性疾病。

缺氧对怀孕有严重影响。

草蜢妈妈在高原上做过15年的护士,见过许多高原出生的汉人小孩有先天性发育不良。

关于高海拔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婴儿的体重下降。

而藏人完全不受影响,藏人婴儿的平均体重比同一个高原地区汉人婴儿重294到650克。

这些变化真的是2750年间完成的?

俺不信。

青藏高原上的考古发现早就发现了3万年前的人类定居的遗迹,这些人都到哪里去了,难道人间蒸发了?

待续...

通宝推:奥森,泉畔人家,老顽童,文化体制,bjinjin,唐家山,南京老萝卜,flux,南山南,puma2011,韩信点兵,月下,北纬42度,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