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一个帖子 再来考虑一下如何打航母的问题 -- q42474112

共:💬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转一个帖子 再来考虑一下如何打航母的问题

第十二章 台海战争,空中力量是打击航母的最关键因素

对于美国的对手来说,打败航母舰队在理论上的确有可能,也有机会,但是能不能打败航母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1、弹道导弹和隐形飞机打航母,在理论上有依据,但中国是否全面掌握了这些技术并且制造出了这些武器,还是许许多多的疑问。

2、至于水雷,它只是一种被动的防御武器,可以封锁航道和一定范围的海域,最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迟滞航母的航行速度和限制航母活动的范围,但水雷无法打败航母,除非是“瞎猫逮住死老鼠”,一枚智能水雷击毁了一艘军舰――还不见得是航母,这是那枚水雷的幸运,却不能上升为中国的幸运,几枚水雷不能“偶然的”改变整个战局。

3、从俄罗斯进口的“日炙”和中国自己的“YJ系列”舰射反舰巡航导弹,对美国航母倒是有相当的威慑作用,但是反舰导弹最大射程不超过250 公里,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中国的“现代”驱逐舰也好,167、168驱逐舰也好,根本无法突破航母舰队的外层和中层防御圈,也就根本没机会发射反舰导弹。打不着别人,还白白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4、应该说,潜艇是所有大中型战斗舰艇尤其是航母的最捉摸不定的隐形杀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共击沉了42艘航母,其中潜艇击沉的航母为17艘,占40.5%,其中潜艇单独击沉15艘,和航空兵协同击沉2艘;被击伤的38艘航母中,由潜艇击伤的为9艘,占23.7%。

但是,潜艇包括核潜艇的偷袭,很多时候要靠航母舰队自己的航行路线和疏忽大意来给潜艇提供机会,这本身就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在中美双方对垒的关键时刻,潜艇如果不能在最需要的地点和最需要的时间打掉美方航母,从而导致中方对整个航母舰队的歼灭,中国同样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还反而有可能被美国打败,所以,在未来的台海战争中,潜艇是中国对付美军航母的有力武器,但不是克敌制胜的绝对主力。

那么,中国用什么来打败美军航母舰队呢?

中国的空中打击力量,是在中国近海打败美国航母舰队最后的选择,并且,也是最好的选择。

第一节 英阿马岛战争启示录

(一)战端

南大西洋中的马尔维纳斯群岛靠近南美洲大陆的南端,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距阿根廷本土510公里,距英国本土1.2万公里。

英阿对马岛的主权争议由来已久。英国认为马岛是自己最先发现的,主权应该属于自己。1816年,阿根廷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宣称继承西班牙对的马岛的主权。几年后岛上的阿根廷人同到该岛捕猎海豹的美国人发生冲突,随后美国人派军舰将马岛洗劫一空,并将岛上的阿根廷官员戴上镣铐押走。英国乘机于1833年重返该地,宣布行使对马岛的主权。

1982年4月2日凌晨,在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主导下,阿军登陆马岛,驻守马岛的200名英国守军全部投降。消息传回英国,举国愤怒,以为国耻。

英国议会成立了以“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为主席的战时内阁,并决定由英国海军少将约翰?伍德沃德率领一支强大的特混舰队开赴马岛。4月5日,英军特混舰队由朴茨茅斯和直布罗陀启航,舰队以“竞技神”号和“无敌”航空母舰为核心,共有3 7 艘战舰,2 0 架“鹞”式战斗机,5 8 架各型直升机,3 5 0 0 名海军陆战队,同时正在大西洋的4 艘核潜艇也全速赶往马岛。4 月2 6 日,第二梯队从波特兰启航。5 月1 2 日,第三梯队从安普顿启航。

4 月7 日,英国宣布对马岛周围2 0 0 海里实施全面海空封锁。

4 月1 2 日,英军的核潜艇最先到达马岛海区,开始执行进行封锁。

4月26日,英国特混舰队首先攻下了位于马岛以东1300公里的南乔治亚岛,建立了补给基地,30日完成了对马岛周围200海里范围的海上和空中的封锁部署。

(二)过程

4 月2 5 日,在马岛海域巡逻的英军“山猫”直升机发现了以水面状态航行的阿军“圣菲”号潜艇,马上进行攻击,发射A S ―1 2 空舰导弹,并投下深水炸弹,“圣菲”号遭到重创,只好抢滩搁浅,6 5 名艇员弃艇逃生,被英军俘虏,“圣菲”号后在拖带中沉没。

5月2日下午,英国的“征服者”号核潜艇在马岛200海里禁区外36海里处,向阿海军旗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发射了3枚鱼雷,两枚命中,巡洋舰在45分钟后沉没,阿军官兵阵亡和失踪321人。这是核动力潜艇问世以来的首次成功战例。次日,英国又在马岛北侧用“海鸥”式导弹击沉了阿军的“索布拉尔”号巡逻艇。此后,阿根廷海军主力撤离马岛海域,在整个战争期间都龟缩于本土,再未出战。

5 月4 日上午11时左右,阿军“海王星”侦察机发现英军“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游弋在马岛附近海域,便召唤2 架“超级军旗”攻击机前往攻击,“超级军旗”携带两枚“飞鱼”导弹,采取距海面5 0 米高度超低空飞行以躲避英军的雷达,在距英舰4 6 公里处,突然升到1 5 0 米仅用3 0 秒打开雷达锁定英舰发射2 枚A M -3 9 “飞鱼”导弹,然后急转弯同时下降到3 0 米返航。英军雷达发现一个脉冲小亮点闪了一下,但没有引起注意,当发现导弹来袭,舰长只来得及大叫一声:“隐蔽!”就被一枚导弹击中,随即燃起大火,尽管舰上的损管人员竭力扑救达五小时,仍无法控制火势,舰长只得下令弃舰。六天后,“谢菲尔德”号在拖回英国途中沉没。“谢菲尔德”驱逐舰艘排水量3 2 0 0 吨,造价达2 亿美元,称为英国皇家海军“最现代化的大型军舰”,服役刚刚7年,具有非常先进的雷达系统,却被一枚30万美元的“飞鱼”导弹击沉,这对英军的打击极大,此后英军吸取教训,采取各种措施防范阿军的导弹攻击。

5 月2 1 日凌晨,英军2 艘两栖攻击舰,4 艘登陆舰,在圣卡洛斯实施多点立体登陆,争分夺秒抢运人员、物资,在四小时里上岸2 5 0 0 人,3 2 0 0 0 吨物资,并构筑工事,组织防御,准备迎击阿军的反扑。天刚亮,阿军便出动1 6 架“普卡拉”攻击机,1 4 架“幻影”战斗机,猛烈空袭英军舰队和登陆滩头,击沉“热心”号护卫舰,击伤驱逐舰1 艘,护卫舰2 艘,辅助舰1 艘。阿军也付出被击落1 4 架飞机的代价。英军顶住了阿军的反击,控制了2 0 平方公里的滩头阵地。

5 月2 3 日,阿军出动近百架次飞机,继续发动猛烈空袭,击沉了英军“羚羊”号护卫舰。

5 月2 5 日,正是阿根廷国庆,阿空军倾全力出击,全天出动约2 0 0 架次,击沉“考文垂”号驱逐舰和“大西洋运送者”号滚装运输船,击伤1 艘驱逐舰和1 艘护卫舰。

这天,两架“超级军旗”战机向游弋在马岛东北海面100多海里的英国航空母舰飞去,接近预定目标区域后,飞行员发现飞机雷达的荧屏上出现一个大的脉冲亮点,他判定这就是英军航母,于是毫不犹豫地按下导弹发射按钮。两枚“飞鱼”导弹同时向敌舰飞去,其中一枚准确地击中目标,在一阵巨大的爆炸之后,英舰慢慢地沉入海底。事后阿军才知道,他们炸沉的这艘英舰并不是英国航母,而是“大西洋运送者”号运输舰,其体积同航空母舰大小相仿。

尽管如此,英军也遭受了重创,仅有的4架“支奴干”大载重量直升机中的3架、1个中队的“威赛克斯”支援直升机、大量的补给物资和设备也随之沉没,而万幸的是另外1 架“支努干”和1 6 架“鹞”式战斗机在此前就飞到了岸上机场。

几天来,阿空军英勇战斗,给予英军沉重打击,但一来飞机性能不及英军,二来又得不到海陆军的有力支援,三来由于阿根廷一百多年来没有战争,战备较差,投下的炸弹有4 0 % 没有爆炸,所以无法阻止英军的登陆,而自身损失也高达31架飞机。三天里,英军上岸部队已达5 0 0 0 人,滩头阵地扩大到1 5 0 平方公里,建立起了补给基地,通信枢纽,并在可供“鹞”式和直升机起降的钢板简易机场加铺了铝合金跑道。

(三)结局

受到接连打击之后,英国人逐渐意识到了“飞鱼”导弹的厉害。伍德沃德下令将所有舰船撤到离马岛和阿根廷海岸较远的地方,以避免遭受新的攻击。马岛战争开始时,阿根廷除拥有5枚“飞鱼”外,还向法国订购了另外9枚。但是,随着战争的进程,法国总统密特朗应英国政府的要求,下令不再向阿根廷出售“飞鱼”导弹,使得阿根廷被迫寻求从其他国家间接获得“飞鱼”导弹。通过情报部门,阿根廷获悉秘鲁向法国订购的8枚“飞鱼”导弹即将到货,于是阿根廷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希望从秘鲁高价购得这些导弹。法国政府闻讯后,故意寻找各种借口拖延交货时间,直到战争结束才把导弹送交秘鲁政府手中,使得阿根廷从第三国购买“飞鱼”导弹的计划流产。没有“飞鱼”导弹,阿根廷就没有了同英国对抗的资本,形势发生逆转。

为彻底击垮阿军,英军从5月27日起开始实施登岛作战。5月29日,英军攻占了非常重要的达尔文港,此后的几天中,守岛的阿军节节败退。为了挽救守岛的部队,阿根廷孤注一掷,集中尚存的空中力量对英军展开大规模空袭。

5 月3 0 日,阿军出动1 架“超级军旗”和4 架“天鹰”攻击英军的旗舰“无敌”号航母,阿军以2 架“天鹰”被击落的代价击伤“无敌”号,但英军矢口否认。

6 月8 日,阿军出动大批飞机空袭在希拉夫湾滩头的英军,阿军损失飞机1 1 架,击沉“加拉哈德爵士”号登陆舰,击伤护卫舰1 艘,登陆舰1 艘,但仍无力阻止英军继续登陆。

6 月1 1 日,阿军用岸基A M -3 9 “飞鱼”导弹击伤“格拉摩根”号驱逐舰。

6月11日,英军开始发起总攻,并于12日拂晓前攻占了距马岛首府阿根廷港15公里的哈里特山和朗顿山。13日晚,英军再次发起进攻,至14日中午,英军已经推进到距市区约4公里的地方,阿根廷港上空挂起了白旗。午后,双方战地司令官会晤,达成非正式停火协议。至此,历时74天的马岛战争终于结束。

马岛的失败导致阿根廷国内矛盾激化,总统加尔铁里和海、空军司令等高级将领被迫辞职,次年文官政府经大选上台后,又把发动战争的主要军事领导人送上军事法庭受审。

战争中,英军死亡2 5 5 人,伤7 7 7 人,被俘2 1 0 人。损失飞机3 7 架,其中“鹞”式8 架。被击沉驱逐舰2 艘,护卫舰2 艘,登陆舰1 艘,滚装货船1 艘,被击伤驱逐舰4 艘,护卫舰1 1 艘,登陆舰2 艘,扫雷舰1 艘。耗资1 7 亿美元。阿根廷死亡1 0 0 0 人,伤1 3 0 0 人,被俘1 1 8 0 0 人。损失飞机1 1 7 架。被击沉巡洋舰1 艘,潜艇1 艘,侦察舰1 艘,补给船2 艘,巡逻艇1 艘。被击伤军舰6 艘。耗资3 2 亿美元。加上美国和欧共体经济制裁所造成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共达数十亿美元。

(四)启示

在这场20世纪的第一场现代化海空战中,英国对阿根廷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英国拥有两艘航空母舰、四艘核潜艇、七十多艘各型舰只、近百架“鹞”式垂直升降战斗机和各型直升机,在指挥、通讯、侦察、武器系统、后勤供给等方面,英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现代化,比如英军在通信保障上,除利用了美国的通信卫星外,还在直布罗陀、阿森松岛、加拿大、新西兰等地开设2 6 个无线电发射台,加上特混舰队本身电子设备齐全,干扰和抗干扰能力强,使得舰队与本土通讯顺畅。

在国际上,美国、欧共体等国都支持英国,中断了与阿根廷的军火贸易,实行对阿的军火禁运,向英国则提供后勤保障、通讯、卫星情报等便利。再加上英国判断形势准,决策反应快,成立战时内阁作为最高统帅机构,集中指挥调度军队各军种和政府各部门,使之协调一致,这种既高度集中又极其灵活的指挥体制,使英军充分发挥了诸兵种联合作战的整体威力。

在阿根廷方面,当时阿根廷的整体政治、经济、军事水平,远远低于英国。在战略决策上,阿根廷在严重不足的准备下,轻率发动战争,尽管初期掌握着战争主动权,但高估了自己的民族感情和军事实力,错判英国不会劳师远征;在兵力部署上,阿军认为英国会进攻阿根廷本土,将大批部队用于防御大陆,在马岛战区,对靠近本土的西岛没有充分利用,在东岛将主力集中于斯坦利港附近,其他地区分散把守,没有掌握足够的机动兵力;在战术指导上,阿军思想消极,战术呆板,并且没有用最具战斗力的航空兵攻击英军防卫能力最弱但又是最重要的后勤船只,这是最大的失误。

在国际上,阿根廷没有任何盟友支援,相反,还对存在领土争议的邻国智利深怀戒心,将大量精锐装甲部队部署在边境以作戒备,从而给马岛登陆的英国可乘之机。

在武器装备上,阿根廷比英国差了几个数量级。战争初期,有一定实力的阿根廷海军还在马岛海域试图正面对抗英国海军,但双方势力相差太远,英国不费吹灰之力,就消灭了阿根廷的旗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和一艘潜艇,随后整个战争期间,阿根廷海军就完全躲进港口避战(也由此保存了实力),否则即使参战也是白白送命。

但是,凭借这样的优势,英国人在马岛之战中也赢的颤颤巍巍,打的惨不忍睹,若不是盟友帮忙,英国差一点就输掉整场战争。仔细分析,原因有三:

第一,英国孤军深入,劳师远袭,本身就犯了兵家大忌,最后勉强获胜,也是拜对手水平低劣所赐,如果阿根廷在战前充分准备,占领马岛后重兵坚守,储存大量物资,部署机动能力强的装甲部队来反击英军登陆,并且抢修简易机场,使己方飞机不受作战半径的限制,以逸待劳,再加上本土来的飞机和潜艇牵制,如此一来,英国人便凶多吉少;

第二,英军舰队火力虽然强大,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缺少低空舰载预警系统和抗击超低空突袭的防御武器。

就火力系统来说,“超级军旗”式携带有2枚“魔术”空空导弹、1枚“飞鱼”空舰导弹和2门30毫米机关炮。“谢菲尔德”号装备有22枚“海标枪”防空导弹,1座115毫米平高平两用火炮,2座20毫米机关炮,1架“山猫”直升机。从数据对比来看,“谢菲尔德”号的综合火力指数至少在“超级军旗”飞机的20倍以上。然而“谢菲尔德”号最致命的弱点,就是缺少低空舰载预警系统以及抗击超低空突袭的防御武器,“海标枪”导弹可有效地对付中高空来袭的敌机,但对15米以下掠海飞行的目标却无能为力,而“飞鱼”导弹掠海飞行高度只有2-3米,所以“谢菲尔德”号很难发现“飞鱼”,即使发现也无法实施有效拦截。

所以,“谢菲尔德”亡于“超级军旗”的战例说明,大系统下任何一个子系统中的缺陷(这个缺陷必然是对手全力攻击的目标),就可以抵消整个大系统的优势,从而导致整个大系统的崩溃。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英军航母特混舰队虽然数量众多,但舰载机数量太少,型号单一,尤其是缺乏远程监视的空中预警机,所以英国人在整个马岛战争期间都没有取得绝对制空权,面对阿根廷空军的多架次袭击,英军根本无法控制马岛上空的广阔空域。

从双方飞机的质量对比来看,“超级军旗”是单座单发轻型攻击机,“天鹰”攻击机也是 50 、60年代的老式攻击机,它们携带空舰导弹后速度较慢,空中机动性也差,完全不是装备了超视距雷达和空空导弹的“鹞”式战斗机的对手(“鹞”式战斗机在空战中先后击落23架阿根廷战机,自己无一损伤),然而,就是这样的飞机,照样把“骄傲的谢菲”和其他几艘军舰送到了海底。

这次战争中,阿根廷飞行员的出色表现令人叹服。阿军飞行员受过美、法、以等国教官的严格训练,技术高,作风猛,战斗力很强,面对英军高炮、导弹和“鹞”式战斗机组成的防空体系,毫不畏惧。虽然最后阿根廷输掉了战争,但阿根廷飞行员却虽败犹荣。

如果阿根廷战备水平没那么差(6月8日,阿军战斗机向“普利茅斯”号护卫舰发起攻击,4枚炸弹击中该舰,可是一枚也没有爆炸,事后英军承认,如果阿根廷击中的炸弹全部爆炸的话,英国舰队要损失大半),如果阿根廷有一批与对方性能接近的飞机,如果阿根廷有足够的“飞鱼”导弹,如果阿根廷战前有充足的准备、战略水平稍微再高一点,那么,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的历史是不是就要改写呢?

(五)比较

在此,我们对马岛战争进行不厌其烦的介绍和分析,目的有三,一是仔细观察阿根廷空军对英国海军的攻击方式,二是留心英国海军陆战队的登陆方式,三是注意阿根廷战败后的政局变化。

已成为过去的马岛战争和未来尚未爆发的台海战争,仔细想来倒有几分相似之处。

第一,战场相似

台湾是中国大陆腹部旁边的海岛,马尔维纳斯是阿根廷脚边上的海岛,台湾距大陆约180公里,而马岛距阿根廷本土则是500公里以上;而台湾地形是东高西矮,尤其是东部海岸线绝大多数是悬崖峭壁,不便于干涉者登陆,而马岛分为若干小岛,有利于英军登陆,同时还不利于阿根廷守军反击。从这一点来看,台海战争的战场地貌和位置,要优于马岛战争;

第二,战争目的相似

两场战争的目的都是争夺大陆附近的海岛,英伦三岛离战场约有1万2千公里,而美国跨越太平洋,离战场差不多有同样的距离,美英双方都是劳师远征,长途奔袭,而中国和阿根廷也都是处于以逸待劳的有利位置;

第三,战争模式相似

马岛战争首先是交战双方的海空军战,然后是登陆后的地面战,而台海战争则要复杂得多,很可能先是大陆对台湾的海陆空立体战,然后又是中国对美国的更加惊心动魄的海空大战。台海战争必然是全世界有史以来最为激烈壮观的现代化海陆空战争,其烈度和复杂程度远远高于马岛战争。

而在相似之处以外,马岛战争和台海战争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第一,海岛失去后对母国本土的威胁不同

马岛和台湾价值巨大,交战双方志在必得,对处于美国压制下的南美洲来讲,阿根廷并没有势力在政治军事上有太大的作为和影响,所以马岛对阿根廷的经济价值远远大于战略价值,即使失去了马岛,阿根廷国家依存,人民犹在,门口依然是广阔的大西洋,英国人统治下的马岛对阿根廷基本上没有威胁。

而台湾对于中国的价值,就远远甚于马岛对于阿根廷。中国失去台湾,首先是被堵住了通往太平洋的大门,中国大陆的发展空间必然遭到极度挤压;其次,台湾独立后,必然引入美日军事力量来与大陆抗衡,对大陆本土将造成巨大的威胁;再次,阿根廷因为地处偏僻,没有吸引外来势力插手,所以国内没有民族分裂势力,而中国地处欧亚大陆腹地,160年前就引得西方殖民者垂涎三尺,如今虽然国家统一强大,但仍然有各种敌对力量暗中操纵国内外的民族分裂势力,并且还有被洗了脑子的“民运”代理人充当“第五纵队”,所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命运必然不如阿根廷。

尚有退路的阿根廷,为了维护国家主权,都还打得如此惨烈,那么,完全没有退路的中国呢?

这是台海战争中国不利处之一。

第二,战争外环境不同

马岛位于茫茫大洋之中,除了千里之外的南乔治亚岛和阿森松岛以外,英军再没有任何立足之处,这使得英军运输补给极为不便,也本是阿根廷以劣势兵力获得胜利的一个机会,只可惜阿方没有加以利用。而台湾周围有菲律宾(距离不超过400公里)、冲绳(距离约530公里)、日本本土(距离约1000公里左右)、韩国(距离不超过1100公里)、关岛(距离2800公里),美军以强大的空中运输能力,很容易从上述大部分国家的基地获得补给,并且还有从冲绳、日本本土和韩国向中国直接发起进攻的可能。

另外,英阿马岛之争,并不明显涉及第三方的利益,所以战争行为相对比较单纯。而台湾地处西太平洋战略枢纽中心,其影响辐射周边所有国家和地区,牵一发而动全局,其复杂程度远在马岛战争之上。

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在这里,我们只能把这句话理解为沉重之下无奈的调侃。

这是中国不利处之二。

第三,战争难度不同

战争因对象不同,难度也就不同。

马岛战争时,假设阿根廷的对手换成世界霸主美国,那战争绝对打不了几十天,不含地面战,真正的海空军战斗很可能在一天之内就结束了。而中国的对手恰恰正是这个霸主。

台海战争,海空军是决定性的主要力量,陆军只是完成对台湾的占领,其中一方的海空军如果失败,陆军也就不会投入战斗。中国陆军是中国的王牌,而美国海空军是美国的王牌,中美在台海开战,中国实际上是用自己之短攻对手之长。这原本是兵家大忌。

这是中国不利处之三。

从马岛战争的过程和结局来看,实力相差悬殊的英阿双方打得并非象足球比赛那样一边倒,英国完全是勉强险胜,如果阿根廷不犯那么多错误,手中随便增加一点砝码(如飞机和导弹的数量),整场真正的结局就可能完全不同。实际上,阿根廷完全有机会赢得马岛战争。

阿根廷错误有三:

1、主政者战争意志不够坚决,当时加尔铁里政府发动战争,只是想转移公众注意力,为第二年大选捞资本,主要目的还不是收回马岛主权,所以,如此不负责任的草率开战,阿根廷焉得不败;

2、战前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战略等各方面的准备极不充分,对形式的判断出现根本错误,在关键的武器上受制于外人;

3、战略水平低下,没有对整场战争的宏观控制能力,战术思想保守呆板,尽管有空军英勇作战,还是逃不出被动挨打的局面。

即使是在阿根廷犯了那么多错误的情况下,占尽优势的英国人也赢得如此艰难,那么是什么原因呢?

很简单,地利。

战场在阿根廷门口,阿军完全可以依托自己国家的腹地来和英国人作战,地理的因素抵消了英国的优势,将双方重新放在了一个基本平衡的天平上,最后的结局只取决于另外一些小小的因素。

台海之战,中国也具有阿根廷那样的地利优势,中国军队依托大陆广阔的腹地,凭借雄厚的战争基础,所以在中美双方海空军势力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完全也有取胜的机会,只是我们要因时因地考虑自己的战略和战术,不能简单去套英阿双方的作战模式,更不能犯阿根廷那样的错误。

第二节 空战能力是美军航母的薄弱之处

2000年10月17日,处于一级战备状态的美航母“小鹰”号正在日本海进行军事演习,俄罗斯的苏―25(一种即将淘汰的机型)、苏―27战斗机曾两度低超空接近并擦着“小鹰”号甲板掠过,并进行拍照,而“小鹰”号竟然毫无知觉,当舰上人员凭肉眼发现飞机尾部的俄罗斯军队标志时都吓了一跳,立即起飞拦截,事后,美国为挽回面子,说雷达早就监测到了,一切早在掌握之中。一名俄罗斯将军兴奋地说,这些特棒的小伙子应该得到英雄勋章,因为他们是真正的时代英雄,并表示如果是战时,那么美国的航空母舰早就被毁于一旦了。

这恐怕是二战以后,外国飞机第一次飞越美国航母上空,尽管次数微不足道,但足以打破美国航母战斗群“滴水泼不进”的神话。

其实,航母是整个舰队攻击力的基石,但也是最脆弱的基石。

一、空中力量是整个航母舰队的薄弱之处

航母舰队的空防以航母为核心,分为三层,外层由F-14战斗机承担环状空域的防卫巡逻任务,中层约由 F-18战斗机对突破外层防御圈的空中目标进行拦截,内层由装备“宙斯盾”系统的防空型巡洋舰和驱逐舰拦截突破中层防御圈的空中目标。

美国的十二艘航空母舰,舰载机都在80架左右,多一点的如“肯尼迪”号,舰载飞机为85架,少一点的如“约翰?斯坦尼斯”号,舰载机为78 架。在80来架飞机中, F-14“雄猫”战斗机一般为14-20架,F/A-18“大黄蜂”战斗轰炸机一般为36架,其余的为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E-2C“鹰眼”预警机、S-3“北欧海盗”反潜飞机等,均不能直接参加空战。

比如,中国人所熟悉的“小鹰”号航母,上载有一个舰载机联队,即第15舰载机联队,该联队装备各型舰载机82架,其中F-14A“雄猫”战斗机20架、F/A-18C“大黄蜂”战斗轰炸机24架、A-6E“入侵者”攻击机16架、E-2C“鹰眼”预警机4架、EA-6B“徘徊者”电子战机4架、S-3B“北欧海盗”反潜机6架、SH-60F“海鹰”反潜直升机6架、HH-60H“黑鹰”救援直升机2架。这82架飞机又另编为9个飞机中队,分别是:第51战斗机中队(10架F-14A)、第111战斗机中队(10架F-14A)、第27战斗/攻击机中队(12架F/A-18C)、第97战斗/攻击中队(12架F/A-18C)、第52攻击机中队(16架A-6E)、第114空中早期预警机中队(4架E-2C)、第134战术电子战中队(4架EA-6B)、第37反潜直升机中队(6架S-3B)、第4反潜直升机中队(6架SH-60F、2架HH-60H)。

实际上,整个航母舰队的空中进攻和保护任务,全部都由F-14“雄猫”战斗机和F/A-18“大黄蜂”战斗轰炸机来完成的。

我们再来看看两种飞机的性能。

F-14是美国格鲁门公司研制的双座双发变后掠翼重型多用途舰载战斗机,1970年首飞,1972年装备美国海军。先后发展有F-14A、F-14B、F-14C、F-14D和RE-14A战术侦察机,1988年改进型为F-14B,1990年升级为F-14D。最大起飞重量33724公斤,高空最大速度为M2.34(2485公里/小时),海平面最大速度为M1.2(1470公里/小时),最大巡航速度740-930公里/小时,海平面最大爬升率150米/秒,实用升限15240米,作战半径(有机内燃油、4枚“麻雀”导弹的情况下)720公里。装有一部AWG-9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最大探测距离167公里,可同时跟踪24个目标,并同时攻击其中6个目标。机载武器有1门20毫米六管机炮,10个外挂架,可挂6枚“不死鸟”和2枚“响尾蛇”空空导弹(或4枚“麻雀”和4枚“响尾蛇”)及各种炸弹和火箭弹等,最大载弹量6580公斤。

F/A-18“大黄蜂”是原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现已并入波音公司)研制的双发多用途舰载战斗攻击机,1978年11月首飞,1983年装备美国海军,现今有F/A-18A、F/A-18B、F/A-18C、F/A-18D、F/A-18E、F/A-18F六种型号。F/A-18E/F是波音公司在F/A-18C/D基础上改进研制的新型舰载战斗攻击机,称“超级大黄蜂”,1999年11月首批装备美国海军航空兵“飞鹰”中队,美国海军计划至2010年共装备548架,以替换现役的F/A-18C/D和F-14战斗机。F/A-18E/F装有两台通用公司的F414-GE-400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加力推力97.86千牛,推重比9.0。机长18.31米,机高4.82米,翼展13.62米,最大起飞重量29937公斤,最大平飞速度1.8马赫,实用升限15240米,作战半径1231公里,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作战半径为1065公里,执行空战任务时作战半径为740公里。机上装有一部AN/APG-73火控雷达,有效探测距离148公里,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还可携带先进战术空中侦察吊舱(ATARS)。机载武器有1门20毫米六管机炮,11个外部挂架,可携带目前美国海军武器库中的所有主要空空导弹、空地导弹、空舰导弹、炸弹和火箭弹等,主要对空武器是AIM-120,射程60KM。最大载弹量8吨。还可携带最新研制的“斯拉姆”及其增程型地空导弹、JDAM“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等精确制导对地攻击武器。

从公开披露的资料来看,F-14B/D和F/A-18E/F都属于美国第三代早期战机,其中,F-14B/D性能略差,到2006年秋,所有F-14“雄猫”战斗机将完全由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轰炸机替代。F/A-18E/F的性能与中国的歼10基本接近,但低于Su-27h和Su-30MKK,后者携带的俄制R-77中远程对空导弹和中国制造的PL-11空空导弹与AIM-120不相上下。

由此可见,在航母外层和中层防御圈的空战中,中美双方的空中力量的质量已经向中方倾斜,但是凭借空中预警机对整个战场的监视和指挥,凭借整个舰队先进的C4I系统和战斗机先进的雷达系统,加上EA-6B“徘徊者”的电子战,美国航母舰载机并不会绝对落于下风,所以,就相同数量机群的对抗能力而言,美国在中国之上,中国空军只能用数量来抵消对方的这种优势。

二、美军舰载机空战能力的极限

在92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派遣了6支航母舰队,但舰载机的表现却出乎人意料之外。

据统计,在战争期间,包括加油机等支援飞机在内,美海军6艘航母固定翼舰载机在战争中仅在陆地上空飞行6297个攻击架次,平均每天共出动固定翼舰载机421.3架次,每艘航母每天仅平均出动24.4个攻击架次,每架固定翼舰载机出动平均43.2架次,按战争持续时间43天计算,大约等于每天出动1次。以“罗斯福”号航空母舰为例,该舰部署在靠近卡塔尔海域,战争初期位于科威特东南约280海里处,随着伊拉克海空威胁的减弱,编队逐渐北上,在地面战争开始时,仅距科威特约185海里。该舰搭载19架F/A-18多用途战斗机、18架A-6攻击机和20架F-14战斗机等固定翼舰载机,共飞行41.49架次,共投掷弹药约1615吨,平均每天共出动96.5架次。如果按每架飞机平均,每天出动1.36架次,共出动53.2个架次。即使在1991年2月下旬,“罗斯福”号航空母舰实施“高潮突击”支援地面战争时,平均每机每天也不过出动2.03架次。

而在“沙漠风暴”中,包括加油机等支援飞机在内的固定翼舰载机共419架,占盟军固定翼飞机总数2780架的15%,起降达到18.17架次,占总出动架次11.2万架次的16%,其中,红海编队固定翼舰载机飞行约6200架次,约占1/3,波斯湾编队固定翼舰载队飞行约11800架次。美国舰载机出动架次最高的是2月26日、27日达到628梁次和606架次,平均每艘航母105和101架次。

当然,在战争期间,航母并非全天候工作。部署在红海的3艘航空母舰“肯尼迪”号、“萨拉托加”号、“美国”号一般情况都是2艘航空母舰参战,第3艘航空母舰休整2天。如布署在波斯湾的“中途岛”、”突击者”和“罗斯福”号在24小时内,进行15小时的作战,每艘航母有9小时的休整时间:“突击者”在0时接班,“中途岛”号就在12时接班,而“罗斯福”号在24时接班,每次交接时有3小时的重叠时间。因此,按实际参战天数计算,每艘航母每天的出动架次略有提高,平均只有90%次左右。

在此后的波黑战争中,美国航母同样表现得不尽人意,反映出舰载机在应付小规模战争的空袭方面存在着局限性。

1993年4月,北约盟国的飞机开始在波黑上空禁飞区进行巡逻,兵力组成包括美国海军、空军和北约其他国家空军。到1995年12月,美国海军先后有6个肮空母舰编队在亚得里亚海值勤。波黑的空域距离航空母舰起飞舰载机的地点只有100海里,即使在这种比较有利的环境下,海军舰载机仅出动8290架次,只占北约出动的总架次的10%左右,而在同一时期内,法国空军出动12502架次,英国空军出动10300架次,美国空军的飞机出动24153架次,占北约出击总架次的31%。

在1995年8月、9月的2个星期,北约实施了代号为“周密力量”的空袭行动,以保卫所谓的安全区和削弱波黑塞族的军事能力,打击萨拉热窝附近的目标和波黑西北部整个塞族控制区的目标,空袭持续了11天,美国海军的58架舰载攻击飞机(36%架F/A-18,14架F-14和8架EA-6B)出动了583个对地攻击架次和165个支援架次,平均每天的攻击架次仅为53,平均每天每机的出动率仅为0.9架次,与此同时,空军46%陆基飞机的总出击数774架次,即每天70架次,每架飞机的日出击率为1.5架次。

1998年12月17日开始,美国和英国对伊拉克实施了代号“沙漠之狐”的军事打击,这次行动主要是依靠美国海军的“企业”号航母战斗群实施空袭。这似乎为美国海军提供了一次很好的证明自己的机会,但实际上即使这次行动攻击目标的数量相对较少仅集中于100个目标,美国也不得不使用32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和陆基的美英空中力量才达到预定目标。当时“企业”号航空母舰搭载36架F/A-18、10架F-14和6架EA-6B组成的攻击力量,按最好的估计,搭载的第3舰载机联队每天出动50架次、每架飞机的日出击架次率为1.0。第2艘航母“卡尔?文森”号赶到海湾后,尚未发挥效能即结束了空袭。

以下是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航母舰载机空勤率的有关资料。

  表一、航母平均每天出动舰载机架次 (43天)

    舰名       总架次    每日平均出动架次

  中途岛(CV-41)     3019     70.2

  萨拉托加(CV-60)    2374     55.2

  突击者(CV9-61)    3329     77.4

  美国(CV-66)     2672     62.1

  肯尼迪(CV-67)     2574     59.9

  罗斯福(CV-71)    4149     96.5

  总计         18117     421.3

  表二、舰载机平均出动架次(43天)

总架次 F-14 F/A-18 A-6E A-7 E-2 EA-6B KA-6D S-3B 飞机总数

中途岛   3019   0    30   14   0   4   4   4   0   56

萨拉托加  2374   20   18 14 0   4   4   4   8   72

突击者   3329 20   0  22   0   4   4   4   8    62

美国    2672   20   18  14   0   4   5   4   8    73

肯尼迪   2574   20   0   13   24   5   5   3 8    78

罗斯福   4149   20   19 18   0   4   5   4   8   78

总计    18117 100  85   95   24   25 27   23   40   419

  表三、每艘航空母舰平均每天出动架次(43天)

       总架次 飞机数 作战天数 平均每天出动架次 平均每架飞机每天出动架次

  中途岛   3019 56   34     88.8        1.59

  萨拉托加  2374   72   33     71.9        1.00

  突击者   3329   62   38     87.6        1.41

  美国    2672   73   31     86.2        1.18

  肯尼迪   2574   78   31     83.0       1.07

  罗斯福   4149   78   39     106.4       1.36

1997年初,鉴于航空母舰在多次局部战争中欠佳的表现,美国海军精心策划了一次“高潮演习”,以保持航母神话的不灭。试验把1艘航空母舰的飞机日出击率由120-145架次提高到了200多架次,让1艘航空母舰发挥1.5-2艘航空母舰的打击力,并称其为航母“攻击战变革”。

经过精心准备,1997年7月20日,名为“高潮演习”的演练开始。“尼米兹”号航空母舰在持续98小时的演练中出动了固定翼飞机975架次,其中771架次为攻击架次,对距离“尼米兹”号航空母舰200海里内的目标投掷了1336枚“炸弹”,大部分为BDU-45型训练弹。其中F/A-18攻击/战斗机出动了攻击架次中的79%,每架飞机的日出击率达到4.2架次。

美国海军以此为由,在各种媒体上为航母贴金,但事实呢?

飞行架次的提高,实际上首先得益于人手的大量增加,在演习中舰载机联队飞行员超编25名,地勤人员超编200多名,还组成一个策划攻击小组,帮助每一个机组减少准备时间。

其次是缩短出击时间,架次的提高意味着出击周期的缩短,短周期则限制了航空母舰舰载机的作战半径,特别是携带重磅炸弹的飞机。根据“高潮演习”的要求,舰载机出击的飞行时间为1-15小时,每24小时出动200架次,这样就无法打击200海里以外的目标。在演习中,舰载机出动的771个攻击架次中,没有1个超过200海里的作战半径,而大部分实际目标不会离海岸线那么近。

第三是作战行动经过精心准备,机组人员、飞机、弹药储备等一切准备就绪,“尼米兹”号起航时装满了弹药,灌足了航空燃油。如需要,空军的KC-135和海军陆战队的KC-130可提供陆基加油支援,S-3只担任舰载机返航时的加油机。

经过特别准备和付出最大努力的航母及其舰载机联队,保持高速作战机动也只能持续这么长时间,若再进行1天的作战,“尼米兹”号航母的弹药库和航空燃油库必将是空空如也。

应该说,“高潮演习”显示的是一艘航空母舰在最佳条件下作最大的努力的结果,而在突发事件中,这些条件是难以满足的。在“沙漠之狐”行动中,舰载机并未进行24小时作战,因为缺乏隐形飞机配合,攻击不得不限于夜间。在持续78天的科索沃战争中,美国海军的“罗斯福”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参加海上封锁和对南联盟的空袭,舰载机仅仅出动3100战斗架次。

以上资料表明了面对伊拉克、南联盟等小国时美国航母的作战能力,而面对中国这样有较大综合战力的空中强国时,美军舰载机又必然会面临飞行距离加大、滞空时间加长、作战难度加重等一系列问题,其空战能力必将进一步下降

(本节部分资料和数据摘自网络)。

第三节 海空“车轮战”

一、开战

假设,台海开战不久,美军“小鹰”号和“尼米兹”号两艘航母匆匆赶来,中美两国就此交手,在茫茫海天之间爆发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壮观的海陆空天电的立体战争。

我们以“尼米兹”号航空母舰在“高潮演习”中的表现为标准。“尼米兹”号的固定翼舰载机在持续98小时的演练中出动了飞机975架次,其中771架次为攻击架次,飞行距离不超过200海里,其中36架F/A-18战斗轰炸机占攻击架次中的79%,为609架次,平均每架飞机出击率近17架次,日出击率达到4.2架次。

美军两艘航母舰载战斗机总数为56×2=112架,在“高潮演习”的最高标准上再放大一点来算,其日出击率即空战能力为112×5=560架次,这就是美军舰载机的空战实力的最大极限。超过这个极限,美军飞机要么是飞行员极度紧张疲惫无法飞行,要么是战机损耗严重不能起飞,要么是指挥管理人员和空勤人员极度疲劳无法正常工作,这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使整艘航母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失去全部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美军飞机打起精神勉强起飞,其战斗力已经大为下降。

中国空军面对美军,目的就是要用连续不断的进攻来消耗其560架次的战斗能力,并使其不能有喘息放松的机会。在战斗中,中国不能以自己的损失来消耗对方的空战势力,而是要用虚实结合的战术来引逗对方,迫使其不断起飞,但又不能与我方决战,其空战实力便白白消耗在“弹射起飞――巡逻――拦截――追逐――返航――着舰降落”的过程之中。

结合战场的各种因素(如预警机的指挥、“徘徊者”的电子干扰、数据链上的信息共享等),假设中国空军单机的综合战斗能力为美海军航空兵单机的0.4-0.6,即10架中国高中性能飞机(Su-27、Su-30、歼10、歼8、歼7和歼轰7等)与4-6架美军飞机战力相等或略高于对方,那么为了消耗美军560架次的空战能力,中国各型飞机就必须出动1400-940以上的飞行架次。

关于中国空军的空勤率,我们没有公开的资料,但可以肯定要低于美军舰载机。从中国飞机的数量来看,决战之日,假如中国沿海前线各机场上绝大部分高中性能的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出动1次,少数飞机出动2次,也完全足以拖垮美军。

消耗完美军的舰载机势力,美国航母就成了右手握剑、左手持盾的罗马武士,如何来抵御我们密如飞蝗的弓箭?

为达到统一台湾的战略目的,打败美军只是我们的一个手段,而消耗完美军航母舰载机的战斗能力,又是我们消灭美军航母本身的一个手段。

为达到消耗美军舰载机战斗能力的目的,我们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是用我方战机和对方展开大规模空战,在一次战斗中不惜一切代价的硬拼掉对方的机群,然后再来攻击对方的航母。

在“E-2C“鹰眼”预警机、EA-6B“徘徊者”电子作战飞机和舰队“宙斯盾”系统的帮助下,美国对整个战场的宏观指挥和控制能力要远远高于中国,对方装有先进敌我识别系统的空空导弹,在乱作一团的机群中如同长有眼睛般神奇,在我方地面指挥失控、战机各自为战的混乱盲目局面中,谁敢肯定不会再现1982年6月9日贝卡谷地上空叙利亚对以色列82比0的悲惨结局?即使不至于那么惨痛,我方损失飞机的数量也必然是对方的数倍、十数倍甚至数十倍,到头来,即使我方损失了几百架飞机,也照样没办法夺得制空权。

硬拼战法,本身就是以我方之短去击对方之长,根本没有充分利用我方的地利优势,属于不负责任的蛮干,决不可取。

所以,在台海上空,我们只能走一条凝注了中国古代军事智慧的战术之路――车轮大战。

二、编队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拖垮美舰载机,我方就必须尽量多的调动美军飞机升空拦截,所以,我方也就要尽量多的出动战机,多批次,多方向,连续不断的对美航母作出威胁姿态。

为了达到上述作战目的,我方可将战机编为高中搭配的100个编队,每个编队10架飞机,其组成为:

Su-30MK(指挥机)一架、Su-27SMK(或Su-27SK)两架、歼-10A两架、歼-8Ⅱ或歼-7Ⅲ/Ⅱ四架、歼“飞豹”轰7A一架;

或者是:Su-27SMK(或Su-27SK,指挥机)一架、歼-10A四架、歼-8Ⅱ或歼-7Ⅲ/Ⅱ四架、“飞豹”歼轰7A一架;

在波次后面,遥遥跟随的是预警机和电子作战飞机,它们起到预警、指挥、导航、数据传输、干扰和反干扰的作用。

我方建立这样小规模的制空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的混成编队,充分利用了我方的地利优势,有如下好处:

1、便于整个战场的控制和指挥,避免与美军混战,这方面本来就是我方的弱项;

2、在指挥机的带领下,相对比较独立,进退自如,便于机动灵活地作战;

3、一个编队从一个机场出发,便于各个机场的加油和协调;

4、降低我方战机的密集程度,可减少对方空空导弹的命中率;

5、制空与轰炸混编,可避免对方对我进行选择性的拦截。

战斗前期,编队中除歼轰7以外,都只携带PL-9、PL-10、R-27、R-73、R-77和SD-10空空导弹,而歼轰7A则携带C-601、C-611、C-801、C-803空对舰导弹,尾随在编队后面,保持一定距离,如果编队需折回,因满载而速度较慢的歼轰7则可先行折回,编队在后掩护 。

而战斗后期,随着美军拦截机数量的减少,歼轰7A的数量可以随之增加,编队中部分战机也可以携带空舰导弹,如果战斗中美军出现预料中的破绽,我方可趁势而攻之。

三、波次

编队完成后,我方第一波次共10个编队战机,以不同方向和高度向美军航母方向飞去,相互之间距离保持在150公里左右(避免对方一个编队凭借AIM-120空空导弹65公里的射程来拦截我两个编队),呈弧状,在地图上大致位于9点和11点扇区之间。

在我军起飞升空后不久,美军通过卫星和在韩国、日本本土、冲绳基地的雷达网络立刻发现,其舰队指管中心即刻下令战机弹射起飞,当我方第一波次编队弧线距航母400-450公里左右时,即遭遇到F-14和F-18机群的拦截。

在此,我方应有灵活多变的战术准备:

1、在双方空中力量对峙的全部过程中,我方携电磁脉冲炸弹的弹道导弹,应每隔半小时或一小时就对美航母集中区域上空进行电磁打击,以降低美军整个系统监视、预警、指挥、通讯和作战的整体能力;

2、假如对方拦截兵力过少,我方一个或邻近的两个编队可以用优势兵力以多打少,聚而歼之,可攻可守,进退自如,此为实;

3、如果对方兵力与我相当,我方则在距对方70公里左右(小于AIM-120的射程)便停止接近,如果对方也不接近,我方可滞空盘旋,借以消耗对方油料,如对方继续靠近,我方虚晃一枪,随即返航;在此过程中,我方始终与对方保持70公里的空中距离,使对方无法发挥预警机指挥下的空战优势,有劲使不出,白白消耗战斗力,此即为虚;

4、如果对方防守出现漏洞,没有拦截,我方正好乘虚而入,以歼轰7A远距离攻击其航母,此又为实;

5、编队之间还可起到以相互掩护、声东击西的作用,比如一方佯动,故意引开拦截机,让另外一个编队乘虚而入,直捣黄龙,这又是虚中有实。

如此虚虚实实,虚实结合,美军绝不敢漏掉一个编队,只好尽全力来拦截,盲目消耗空战能力,明知是陷阱也只有往里面跳。

在第一波次返航时,我方第二波次的编队已经到达空战区域,对方油料将近,无法交战,所以也只有返回加油,而美军第二批拦截机也已经到达,双方又进行第二轮“猫捉老鼠”的游戏。

由于还处于夺取制空权阶段,美军飞机只能携带空战武器,无法对地面和海面展开打击,所以我方的登陆和对台军的围歼可不受干扰地继续进行。美军对我方的打击只限于对大陆港口、码头、机场等固定目标发射巡航导弹,只要我方尽量保护好机场和雷达基地,影响应不算太大。

与此同时,我方潜艇应在美军舰队后方和北方伺机袭击后勤补给舰,并用潜射导弹袭击对方的空中加油机、预警机、运输机等软目标,消弱对方的战斗力,并不断干扰航母舰队,迫使其不断起飞S-3“北欧海盗”反潜飞机,以影响其战斗机的起飞;并在航母与冲绳之间的航道上布雷,或者设置疑兵,迟滞航母往冲绳靠近的速度;另外,还要在美军第三支舰队赶来的必经之路上布雷设伏,广布疑兵,阻击增援舰队,最少要减缓其到达战场的速度。

四、决战

以美军出动6架飞机来拦截我一个编队来计算,我军一个波次即可消耗对方60个架次的战斗力,如果中途一切顺利,不出任何意外,在9到10个波次时(考虑到我方航程要大于对方,实际波次还要大于此数,估计在13到14个左右),美军舰载机560架次的最高战斗能力即被全部耗尽,对方从人员到设备都已经疲惫不堪,所以,我方此时便出动后备精锐力量,与美军舰载机开始全面决战,此时即使美军还能勉强应战,但已经完全落于下风,进入最后崩溃的倒计时了。

在空战中途,美军航母已经意识到了危险,必然会采取下述手段来逃避,一是让航母往冲绳靠近,以求得冲绳岛上F-15联队的保护;二是收缩队形,集中力量防空;三是缩小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在250-300公里的范围内来拦截我方,使我方的滞空时间小于对方,迫使我方投入更多的波次,从而增大我方的压力。而这本身就非常冒险,在混战中,只要我方一两架携带空舰导弹的飞机突破拦截,进入到距航母110-180公里的位置上(在美军“标准Ⅱ”舰空导弹100公里的射程之外),对美军航母发射数枚导弹(C-802最远射程120公里,而C-611最远射程200公里),只要命中航母1-2枚,整个舰队的防空能力便由此急剧下降以至于最后完全崩溃。

尾随在我军后备精锐打击力量之后的,是由歼轰7A、轰-6丁、加油机和预警机组成的大机群,机上携带的数百枚C-601和增程型C611空舰导弹,足以把美军全部舰只送进海底。

而先于轰炸机群出发的,则是预先停泊在台湾东部港口的几艘空货船,它们将在十几小时后到达作战海域,救援漂浮在海上的上万名美军士兵,他们将以战俘的身份被运往大陆,充当中国与美国谈判的重要砝码。

整场战争估计将在10到15个小时内结束。

五、其他因素

在中美双方在海空间打得难解难分的关键时刻,以下几个因素都会影响的战争胜负。

1、在台海战争中,日本是一支重要力量,但不是决定性的力量。

在中美之战中,日本在中国没有明显的战败迹象前不太容易公开卷入战争,直接出兵的可能性不太大。如果中国全民从上到下战争意志坚决,并在战前公开发表言论,声称在必要时候将毫不犹豫使用核武器来对付外来干涉,那么日本直接卷入战争的可能性更低。

日本早期卷入战局,只可能用冲绳和本土的F-2(性能高于F-16早期型)和F-15机群来搭救美军航母,并出动舰队协助美航母防空和反潜,而不敢直接攻击大陆本土。

由于日本没有航母,本土又在千里之外,全面参战对中美空战威胁不大。如果从本土出动F-2和F-15,那么为了维持机群的续航力,必然要出动空中加油机,而中国就完全可能用潜艇和远程航空兵袭击加油机(甚至可威胁其本土,借以牵制),迫使其机群长途往返,使其空战能力降到极低,

日本不参战,但有可能允许美军飞机使用冲绳基地“自卫”,只是不允许从冲绳直接攻击中国大陆,那么美军使用冲绳基地,以F-15联队的飞机直接参战,也同样可以打乱中国的既定战略。

所以,阻止日本参战或者截断冲绳飞机的援救,是我们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美战端一开,如果冲绳出动飞机参战,或者美军舰队以巡航导弹攻击我内地机场等目标,那我们就有充分理由打击冲绳基地,可用密集的导弹(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不间断轰炸那霸机场(特别是跑道)、雷达站等目标,并同时给予日本外交解释,尽最大可能安抚日本。

如此一来,冲绳就成不了美军航母的保护伞。

2、当战斗进行到美军感到有巨大压力的时候,美军舰队可能会以巡航导弹对大陆机场进行攻击,这种破坏对大陆的编队出击有多大影响?

中国大陆一线和二线机场数量众多,而两个美军舰队加上核潜艇所携带的“战斧”巡航导弹数量在300枚左右,分摊下来,每个机场只有几枚,而扣除中途迷失方向的、被层层拦截的和被干扰的,最后命中每个机场也只有极少数。只要我们在机场跑道附近准备好抢修设备,对方巡航导弹带来的干扰也就不会太大。

3、在我军歼灭美军第一第二只航母舰队的关键时刻,美军第三支舰队能否赶上帮忙?

平时,美军各舰队分布于世界各地,在太平洋地区部署有6艘航空母舰,假定,“小鹰”号(来自横须贺海军基地)和“尼米兹”号在海峡开战后20-50小时(来自关岛)左右到达台湾海域附近,不管是观战,还是介入,都是中国一个获胜的良机。

一旦两岸开战,大陆必先以导弹和远程火炮在一小时以内消灭台湾空军主力和主要防空力量,然后用空军夺取绝对制空权,消灭台湾海军和海防导弹,再用海空军和武装直升机打击海岸地面防守力量,最后才是海军陆战队和重装甲陆军登陆。这个过程大陆力争在3天内完成(3天后陆军可继续登陆和围剿台湾陆军),如果这个目标达到,中国便占领了台海战争的战略制高点。

先期赶到的“小鹰”号和“尼米兹”号如果只是远远旁观,而我们在卫星上看不到美国其他舰队的动静,说明美国不打算卷入战局,“小鹰”和“尼米兹”只是来恫吓,我们可以不去理它;假如在卫星上看见其他多艘舰队正日夜兼程赶往台湾,我们由此可以判断美国人的真实意图是必然卷入战端,便可以主动挑衅,放手打响第一枪,在十数个小时的连续作战中打掉美国1-2个舰队,这个过程从“小鹰”号到来算起,不过20-30小时,美国第三个舰队完全来不及增援。

即使对方正好还有一个舰队在附近,刚好可以赶来,我方也可以用潜艇编队在其航道上大量布雷,并广设疑兵,尽可能将增援舰队堵在战场外面。

第四节 坦然面对美军七个航母舰队的到来

2004年7月,在西太平洋海域,美军七个航母舰队共50多艘战舰、600多架战机和15万名官兵,将举行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演习“夏季脉动200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美军剑指何方,自然不言而喻。

一、七个航母舰队同样不是不可战胜的神话

正在续写后文,看到网友转来一篇文章(作者为“云天0460”),贸然引用,以作本文战术思路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和本人一样,这篇转载文章的作者不是军事部门的专业研究人员,所考虑方案仍有许多不完备之处,但设计思路完全符合中美目前的实力现状,战术思想也有可取之处。在此引用,不敢掠美,谨向作者表示谢意。

关于七个航母战斗群中美海空实力对比分析(全文)

如果美军七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全部开赴台海前线,对大陆统一战争的压力是巨大的。集中七个航空母舰战斗群有两种意图可能性比较大。一是用于正面攻击直接干预;二是作为牵制使大陆,使其有所顾及,必须留有强大的后备力量准备应对,于是用于台海正面的兵力有所减弱;再则是二者兼而有之,就是说当大陆正面攻击台海受挫时,或者说美军判断认为有机可乘随即发动攻击。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大陆如果想保障台海统一战争的胜利必须作两点准备,其一应该留有强大的预备队,其二必须有完备的应对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一、最不理想的可能?D?D美军攻守兼备

对大陆最不理想的一种可能性是美军正面攻击大陆渡海集团。大致可以判断的攻击方向应该由台湾东部海区进入台湾上空空域,由此空域正面攻击渡海集团。这个方向上至少在台湾上空不会有防空火力干扰,进退自如,即便被击落跳伞或迫降的生存机会比较大。

但这也是一招险棋,须知航空母舰战斗群以正面大机群攻击大陆渡海集团对自身的威胁多过对渡海集团的威胁。原因很简单,无论正面攻击效果如何,当油料耗尽的机群需要返回母舰,一艘母舰全数起飞有50-80架可直接参战的飞机,每架飞机降落的时候需要至少一分钟的时间,一切顺利起码也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降落完毕,起飞也是一个道理。飞机全数降落补充弹药和油料需要时间,一降一起至少需要两个多小时,而且还是十分顺利的情况。这两个多小时对于一艘航母是十分危险的。在这个时段里在飞机起降的时候不能打开近程防御系统,在的情况下如果导弹来袭,航母自身防御能力极弱。如果敌机来袭击不能全数起飞迎战,航母本身仅能依靠护卫舰艇防御。此时航空母舰战斗群的防空能力、空战能力和近程防御能力都是最低的时候。如若大陆方攻击机群飞机尾随美军返航的机群来袭,那整个舰队麻烦就大了。

航空母舰战斗群的各种火力配备即防空火力、空中打击火力、远程攻击火力、近卫系统防卫火力都有一定极限,如果来袭的大机群所携带反舰导弹的数量超过了整个舰队的防卫能力,那么舰队会遭受重创。一般情况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航母战斗群有十分强大的实力。

航母战斗群对付来袭的对手采取的主要手段的建立防卫圈,将敌人阻挡在可发射反舰导弹的距离以外,保证舰队的安全。在空中力量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这种战术非常有效。但若是上述情况发生,全部飞机不能全数起飞迎战,只能有半数,甚至更少的防卫力量在空中,此时防卫的能力会下降,如果空中力量被对方庞大的机群摧毁,或是被撕开一个缺口,在数十枚反舰导弹的攻击下,仅能凭借护卫舰艇防御的航母是有被击沉的危险。

或许是美军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在排兵布阵的时候用了七艘航母。将航母分为两个梯队,一梯队三艘航母,所有作战飞机全数起飞作战,正面攻击大陆渡海集团;第二梯队四艘航母,布防于一梯队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组建防卫圈,保持约半数飞机在空中值勤,当一梯队攻击机群返航时全数战机起飞加强防卫圈。以大陆目前的空中战力,同时对付四艘航母战斗群还比较吃力,况且还有其他三个编队的护卫舰艇共同加强防卫圈。

面对这样一个铁捅般的防御,若大陆用少量精锐的飞机、潜艇进行偷袭意义不大。偷袭有太多的或然性,而对方的电子侦察能力和反潜能力又十分强大,关乎国家命运之战寄希望于偷袭不是上策。要突防这样的防圈,惟有倾力一战。

二、强大的航母编队?D?D数量和质量的结合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是航母编队中执行对空警戒及摧毁来袭的反舰导弹的主力舰艇,配备防空火力强大,标准二型中程防空导弹68-122枚,每个编队两艘。伯克级驱逐舰,配备标准SM-2MR舰空导弹24枚,每个编两艘。史普鲁恩斯级驱逐舰Mk-29八联装海麻雀导弹发射器一具(导弹24枚),每个编队2-4艘。航母一般装备三联装24枚海麻雀。全航母编队共计舰空导弹多达476枚。

舰载作战飞机50余架,F-14可挂6枚空空导弹,F-18有9个挂点可带7枚以上空空导弹,共计携带336枚空空导弹。

在舰艇编队拥有的476枚导弹中,包括航母3联装海麻雀主要是用于打击反舰导弹一类目标,不是用于中远程防空,这部分导弹要保证航母编队在遭受低空急袭的反舰导弹攻击下有完备的防御能力。总共约有提康德罗加32枚×2+伯克32枚×2+史普鲁恩斯12枚×4+航母24=200枚。用于舰队中远程防空的有276枚(康德罗加90枚×2+伯克24枚×2+史普鲁恩斯12枚×4=276枚)。

在拥有数量众多导弹的前提下,宙斯盾系统的效率也颇高。能快速搜索和发现几百个目标、自动跟踪10O个目标、对8-12或12-16枚发射后舰空导弹的引导控制的目的。这样,就从技术上解决了上述作战使用的两点基本需求,保证了抗“饱和攻击”作战行动的实施。同时,为了避免遭受反辐射导弹的袭击,这种雷达所有波束可在不到1秒钟内从空中消失;再开机时,也只需要1秒钟,就又可以收到回波信号;在18秒钟内,即可完成全部搜索。

同时宙斯盾计算机系统共有22台计算机,是抗“饱和攻击”作战行动得以有条不紊顺利实施的重要技术保障。其中,有17台计算机是直接用于防空,并分为三组:第一组用于防空搜索,为舰空导弹提供中段制导;第二组作为指挥决策中心,处理各种数据;第三组用于武器控制、发射和舰空导弹空中拦截控制。

4个航母群,拥有200余作战架飞机,可发射1344枚空空导弹;加上其他三个航母编队的护卫舰艇的防空导弹共计1932枚,反导导弹1328枚。如此强大的软件和硬件保证了美军航母编队底气十足。

三、实战中的较量――变数众多,胜负难料

(一)导弹命中率扑朔迷离

海湾地区美军主要的中程拦射导弹,装备在F15、F16、F4等战斗机上。开战后,美空军F15战斗机用麻雀AIM-7M导弹击落了伊军“幻影”F-1战斗机。在海湾战争中共发射了71枚,命中25架飞机。我们以此战绩大致推断中远程导弹的实战中的命中率约为35.21%。这是在对方飞机没有预警飞,大多没有事先知道导弹来袭,而非完全格斗中的战损比。也就是说,可以用这个数据来推测中远距防空导弹和空空导弹的命中率。

中距空空导弹发射命中率为35.21%(实战),但在对方飞机有预警机配备干扰弹时这个命中率还会下降。电子对抗箔条弹投放器和红外线干扰弹分别可以起到欺骗和干扰导弹攻击的作用。用电子对抗箔条弹投放器能直接欺骗多方导弹攻击假目标,而红外线干扰弹和规避动作同时使用能干扰导弹飞行轨迹,从容躲避导弹攻击。若配备有2枚箔条弹(类似海军使用的锡箔云)至少可以欺骗1-2枚导弹,而战机普遍配备的红外线干扰弹至少可以在飞行轨迹上让导弹偏移,用战术动作躲避,至少能躲避1枚。这样两种情况综合起来保守估计会让中远距导弹的命中率会下降50%。在空战中航母所有50架作战飞机能击落的飞机共计336×0.3521×0.5=59架。

舰载宙斯盾防御系统能自动跟踪10O个来袭目标、并其中对8?D12威胁最大的目标进行跟踪,并指挥12-16枚发射舰空导弹后引导控制摧毁目标。根据美军的设计原理可以推断其战术原则为打击一个威胁比较大的目标一般是双发齐射。一个航母编队有四艘具备宙斯盾系统的舰艇,导弹相对充裕,同时能跟踪400个目标,重点打击其中48个。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全舰队防空导弹仅有276枚,数量上虽然不少,但根据中距空空弹的实战命中率35.21%计算,加之对方有干扰打的折扣仅276×0.3521×0.5=48.5898架。

作战飞机可击落59架,防空导弹可击落49架,共计108架。这个数字并不能让美军感到欣慰。因为这个数字是建立在美军所有作战飞机完好和舰艇没有受到攻击的假设之上的。如果在实战中美军有飞机被击落,或者有舰艇遭受导弹攻击而丧失战斗力,那108架这个数字还可能少。而且在击落的108架飞机中,并不能保证这些飞机一枚导弹都没有发射,更不能保证发射的每一枚反舰导弹都被拦截、空空导弹都被躲避。108架飞机可以携带至少108枚反舰导弹和540枚空空导弹。就算只有一半能够发射,那美军也有相当的损失和消耗。

270枚空空导弹能理论上能击落270×0.5×0.3521=47.5335架飞机,同时54枚反舰导弹让一个航母编队的四个宙斯盾系统在(同一时间里最多能对48个目标实施全程监控)满负荷运转并消耗108枚反导导弹。如此算来108架飞机的牺牲几乎消耗尽一个航母战斗群的防空火力和大部分作战飞机。若此时空中还有来袭击的飞机,那么一个航母编队就有被突破的危险。

之所以用一个航母编队来测算是因为变数少,而且推测美军采用防卫圈的战术。若美军采取大机群机动防御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但这里的变数更多。在运动作战中,作为攻方的大陆将更为有利。可采用大量假机群予佯动(将大量能超音速飞行的J-6组编佯动集团),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的调动美军机群盲目机动,还可精锐战机组成的偷袭中队组编其中,实中带虚、虚中有实。实际组建五个高低搭配的120架飞机组成的编队,分3-4个方向突击。若美军集中使用兵力,则避实击虚;若美军平均部署,那就集中三个编队从一个方向突破,美军来援则其他两个方向必然被突破;加之偷袭的斩获,美军必遭重创。

(二)防空火力射程有限、全空域防守必须分兵御敌

标准Ⅱ的最大射程为104公里;大陆海鹰-4(空舰型)有效射程35-135公里,C802有效射程为12-120公里,这样算来仅凭舰载防空导弹组成的防卫圈不足以阻断来自空中的反舰导弹发射。这就是说若大陆的飞机总在标准Ⅱ的最大射程外发射反舰导弹,如果大陆150架飞机同时来袭击一个航母战斗群,并以一批50枚的批次发射反舰导弹,那么仅能同时对付12个重要目标的四个宙斯盾系统,有可能要同时对付上百个目标,那情况就不太妙了。要避免种情况必须分兵御敌。即所有作战飞机必须在舰空导弹防护圈以外组成防卫圈,让舰队的防空火力只对付漏网之鱼。这样空战就成为决战。

7个航母战斗群共计近400架作战飞机,其中3个航母编队进行攻击,4个组建防卫圈。防卫的作战飞机有200架以上。以50余架为一个战斗编队,分东西南北各守卫一个空域。并且以空中加油机的支援和不断起降为支撑,保证空域内战机的数量,大部分战机待机状态,当发现大陆飞机起飞来袭,全数起飞到预定空域拦截阻断。而且还要留守相当数量的飞机以防大陆飞机佯动,选择其他方向偷袭。这样200余架战机不会都用于正面防守,起码会有1/3留守作为预备队。那么正面出击的航母群战斗机会在150架左右,若大陆派出高低搭配的600-700架飞机以高、中低空三个层次,3-4个方向正面突防,美军防守的飞机将捉襟见肘,空战会十分惨烈。而且不排除大陆正面强攻的同时用少量精锐战机组建偷袭中队,分多个方向,以超低空大迂回机动到美军防守薄弱的空域,突袭航母编队或预警机,那美军的麻烦就大了。

将航母编队放在大陆大部分作战飞机(如J8、J7)的航程以外,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三)远程打击?D?D外强中干

利用远程打击火力打击大陆渡海集团,可以避免和大陆大机群编队贴身近战,相对安全有效。而且远程打击力量是美军的强项。美军航母战斗群有两个远程打击的利器,一是舰载飞机,二是巡航导弹。

F18作战半径740公里(空战),F14不带副油箱的活动半径为720?D800公里。如果两种飞机加挂副油箱会有更远的航程,但这样挂点会减少,空战能力会下降。F18对地攻击1065公里,F14挂6颗MkB2炸弹,攻击16O0公里以外的地面目标,能保持5分钟的空战能力。这样7个航母战斗群可以投入更多的飞机用于攻击大陆渡海集团。除去留守的少量飞机,起码可派出250架以上的飞机投入正面攻击。

但另外一个问题又要引起注意,那就是大陆此时作为防守的一方,可以派出近千架战机用于拦截和阻断,并且一律只携带空空导弹,用于制空作战,并有预警机支持。可采取正面防守,多路迂回拦截,尾随追击,处处以多打少的局面。在没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在加挂对地对海武器和副油箱,空战能力下降,空战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美军攻击机群空战能力值得怀疑。

即便部分飞机突防成功,它们在海域上空将面对数百架护航的战斗机,和来自海上数以百计护卫舰艇,包括防空导弹快艇,每艘至少6-8枚防空导弹,数百艘;配备防空火力的江卫、江卫II、江湖、旅大、旅海、旅沪、现代、中华神盾所组成的防空网的攻击,还将遭受陆军上舰的红旗系列、凯山系列、S300、FT2000、道尔等防空火力的联合攻击,应该有数千枚导弹等待着它们吧。而且它们所携带的炸弹并不是投送了就能有效果,它们将遭受FM80、FM90、S300、道尔、海响尾蛇、以及陆军的低空高射防空火力等拦截武器的联合阻断,以及海军舰艇发射的干扰弹、锡箔云、施放的烟雾等伪装和干扰措施。在此情况下,数量有限的空中力量还要面对“千帆万船”(其中不少是伪装目标)渡海峡的渡海集团,有多少实际意义真要仔细算算才能明了。

舰载机攻击效果不理想,还有巡航导弹。

航母编队中携带战斧式巡航导弹的数量分别为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28枚、伯克级驱逐舰28枚、史普鲁恩斯级驱逐舰8枚。整个舰队为28×2+28×2+8×4=144枚,7个航母编队共计1008枚,数目庞大,很有威慑力。

但巡航导弹的使用却颇受限制。首先,每次发射过程需要600道程序,3-4小时的准备时间别且要预先输入确定航迹的数据。因此,巡航导弹对固定或预选目标的打击效果较好,但对机动性强的小型目标或临时目标却无能为力。在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多次在美发射巡航导弹前3?D4小时将目标稍做移动或伪装,使美巡航导弹白忙一场。此外从空袭效果看,巡航导弹打击预定目标的命中率较高,但摧毁和重创率却较小。“沙漠之狐”作战中,巡航导弹的命中率为87%,但摧毁和重创率却不超过60%,尤其是对固定的点状目标、地面机动目标以及重大战略目标的摧毁率可能只有10%左右。面对有强大防空火力的渡海集团,攻击效果十分有限。

四、日本会否参战?大陆的空军军力能否达到战术要求?

日本拥有实力很强的舰队,若仔细讨论起来恐怕又是很多篇幅。但若要以空军对海作战,日本舰队的防空能力能承受多少空中打击力量的攻击?能强过美军7个航母战斗群吗?如果能强过当然另当别论,但实际上日本全部海空力量仅仅相当于2个美军航母战斗群。如果日本海空军贸然参战,除本国本土将遭受攻击外,没有多少特别的意义。当日本海军全数开赴海上作战,数百架飞机的饱和攻击下,恐怕不需要半个小时就灰飞湮灭了。陆基的飞机场和海军基地必然遭受大陆远程打击力量的攻击。即便潜艇能幸存可以突击渡海集团也得先通过渤海、黄海的反潜网,即便通过攻击能力也是极其有限的。

在度算整个战局的时候动辄就数百架飞机,上千架飞机,大陆空军实力不是无限的,打仗也不是打游戏可以FPE。那目前大陆的空军实力到底有多强?

作为突防航母编队的600-700架飞机,可如下组编:

高空梯队:5架SU-30 每架搭配 6架J-82或J-7 (一架指挥机,6架僚机)、20架SU-27,共55架;

中空梯队:5架J-10A 每架搭配 6架J-7 (一架指挥机,6架僚机)共35架;

低空梯队:15架飞豹A

加油机2架、电子作战飞4架(SU-27加挂电子吊仓),水轰五4架,轰六5架;

共计120架

5个编队,飞机共计600架,其中:

SU-30:25架,SU-27:100架,J10A:25架,飞豹A:75架 ,J-8:100架,J-7:200架 ,轰六:25架,水轰五:20架 ;电子作战飞机:20架 ,加油机:10架 ,预警机:2架(不需要每个编队配置一架,前后个空域指挥比较容易控制),其中接近第四代的精锐战机如SU-30、SU-27、J10A、电子作战机共计170架;

以上飞机虽然可以说是将目前中国空军的全部精锐装备都拿出来了,但还不是全部家当。详细的数目是保密的,这是一点摘录:

汉和评论:

“今天04年04月26日的消息,J10战机以后一年可以增产50架。那么,J11中国自己一年组装可以增加12到24架(偏低评估数),JH7A一年可以自己生产12到24架(偏低评估数),J8-3等可能还有一定产量,继续进口的海军型SU30的04年或者05年的到货,再加上FC1未来明、后年开始一年可以生产若干架供应中国空军、同时供应巴基斯坦空军(加上强5改进型号的进一步生产还不算在内)那么,一年新增的先进战机(含进口和自己生产),估计至少100架/年。如果加上现有J8、J7、JH7的现代化改装,那么,符合或者接近第四代先进战机标准的战机,数量将大大增加。按照现有200到300架计算的话(含SU27、SU30、J11、J10、JH7和JH7A、升级之后的J8、等等),一年后可望达到300到400架,不排除06年很快达到500架。”

平可夫:《未来四年中台政治军事总较量》》(凤凰卫视2004年4月10日)

“在2005年,中国的Su27,Su30将达到200架左右,加上大约40-50架J10A,第三代战斗机的数量总共是250架前后……中国如果进口Su30MK3的话,2006年将会是交机年份,同时随着J10A第二条生产线的开辟,J10A的产量将会倍增。2006年中国空军将会发生以下力量变化。Su30MK3可能进口24-38架,国产Su27SK会增加20架,这样,中国将会增加44-58架Su系列战斗机和大约40架J10A。使第三代战斗机总量达到324-338架。这样,2006年以后,中国在先进战斗机的数量方面将会以每年70-90架的增长速度形成对台制空优势。这里尚不计算JH7A、J8-3、FC1、的生产数量以及其他改进空军装备的质量与数量。”

日媒体:《中国是纸老虎》(作者:井上和彦)

文章称,“日本航空自卫队拥有大约360架战斗机,而中国空军和海军的战斗机拥有量约为3600架,从数量上看是日本的10倍。日本航空自卫队拥有大约200架F-15和100F-4战斗机、30架F02最新型战斗机和大约30架F-1战斗机。”

综合网络文献收集整理数据如下:

提升了空战能力的歼七系列700架,歼-七E战机300架,歼八系列包括歼-八D战机300架,买来的苏27战机150架,歼11战机(苏27的国产机)100架,歼10战机50架,苏30战机50架,飞豹-3战机150架,150架西安轰六轰炸机中的大约20到25架被改装成空中加油机,这些飞机开始只能为歼八-IID加油,而将来它可以被用于给SU-30MKK加油。其它后勤,预警,侦察,运输机共500架(400架运输机),总数为约2450架,加上1000余架被封存或作为教练机使用的J-6应该和日本人提供的3600架比较吻合。

其中这些飞机可分别组编两个600架编队作为突击集团,分别对付日美,剩下的作为护航使用。

这样的部署可以看出,已经把大陆空军兵力使用推到极限。这应该说已经达到了牵制的作用。但是目前大陆空军的实力并不是作战时候的实力,而是和平时期的实力。一旦整个国家工业体系转入战备,能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不会比现在少。但每个国家不在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大规模生产武器装备,因为装备不用会过时的。当然,要用又是另当别论了。

最后会提一下为什么在把日本都考虑进来了不把台湾的军力考虑进来?首先台湾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其次,如果都和美日开战了,台湾又有什么所谓呢?它要保证自己的飞机场都还能用才有资格被考虑进来。如果它能在电磁压制和前几轮远程火力的打击下还能保证防空系统有作用才有资格被考虑进来。它的海军力量要能自保的前提下才能被考虑进来。最后,都和美国开战了,什么顾及都不会有了,若台湾不幸被“夷为平地”还能起到吓阻作用) 。

当然,对于台湾还是使用常规武器比较妥当。但在第一波远程火力打击台湾军事目标的时候,会采用试探性的攻击策略,看看美日的动作。基本战术可以考虑为将第一波远程打击和“渡海集团”同时出手。第一波远程打击的主要目标是空军机场、空军地勤保证设施、固定的强网支撑点,供电设施、海军基地、油料储存点等战略目标。而此时的“渡海集团”是用大量伪装船只组成的,并主要欺骗的是雷达,且空军飞机大批升空,大量携带反辐射导弹和制空作战武器,当“渡海集团”迫近时,台湾残存的防空火力和岸基反舰导弹必然开火还击。这时既可以观察日美的动向,又可以乘对方大批残存雷达开机的时候使用反辐射导弹予以猎杀,并消耗其岸基反舰火力,并试探其空军剩余实力。当一切水落石出以后再做定夺(原文完)。

二、对上文的战术思路有几点不同看法。

1、实际上,美国各航母舰队平时都在世界各地执行巡逻、警戒、威慑等作战任务,不可能在一夜之间突然聚齐在台湾海域,战争以前,其行动也必然在我军事间谍卫星的监督之下。只要航母是依次进入战场,我们就有取胜的机会。

假如美国也认识到了这种危险,有意让航母在外海等待,汇合以后再同时进入作战位置,包括调度、检修、补给和航行等环节,最少也要7天。而在这7天内,大陆已经将不少于30万的军队和大量重型装备及作战物资运送上岛,基本打垮了台湾陆军主力,也基本构筑起各种阵地特别是防空导弹阵地。美国人来时为时已晚,否则“干涉战”就会变成美军在台湾的“登陆战”和“地面战”,这是美军无论如何也不愿干的蠢事。

目前,大陆军队有两栖登陆艇四百来艘,加上租用标准商船1500艘左右,另外再加苏、浙、闽三省适合非正规登陆使用的80吨以上机渔船约5000艘以上,而台湾本岛海滩平缓,非常适合登陆,再加台湾西岸十几个港口和抢修好的几个机场,所以在7天以内把几十万人和装备运送上岛不存在多大问题。

2、不赞成使用大编队直接作战,这种打法正适合拥有电磁优势的美军,我方大机群上阵无异于自杀。而使用小编队,不和对方正面接触,虚虚实实,游而不击,既发挥了我方灵活机动的主动优势,又让对方空战优势无从发挥,白白“陪太子读书”,到最后,战斗能力消耗殆尽便近乎瘫痪,我方基本可以不战而胜。所以,小规模编队好处很多。

大编队升空集结就要消耗较长时间,可能机群还未靠近对方,先行起飞的战机油料就差不多用完。而大编队的指挥更为困难,地空协调、空空协调、各机场协调、雷达站协调等等,信息量巨大,我军现有C4I系统根本无法支撑。

3、我们不能用飞机来损耗对方的导弹数量,这是一种不讲策略的“人海战术”,就像79年自卫反击战时许世友用的战术,战后被宋时轮等人批判为“该送上军事法庭”。很简单,美军可以一边消耗,一边用直升机从冲绳和关岛补充,对方弹药是无限的,而我方飞机和飞行员则是有限的。而我方又无法截断其运输线。所以拼到最后,我方人机越来越少,而对方弹药却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不能出此下策。

4、在整个空战期间,尤其是前期,中国海军不能前出靠近对方,否则白白惨遭屠戮,对战局没有任何帮助。我方海军只能部署在大陆沿海,最多在海峡内靠近台湾西岸,配合岛上充当防空的角色。在空战后期,美军舰载机已经不再具有对海攻击能力后,我海军才能驶出海峡,争取参加对美军舰队的远距离导弹攻击,并搜索驱逐美军核潜艇。

无论在任何条件下,我方都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所以各方面都要用好这个主动权,绝对不能拱手送与对方。

三、“封锁论”“边打边看论”的危害

近日,北京战略管理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徐光裕教授在“凤凰卫视新闻?今日谈”节目中谈到攻台战法,他认为攻台应该是逐步升级的方式。

“第一种办法还是海上封锁,如果台独势力很强,到了不摊牌不行的时候,我们可能使用海上封锁的办法。……使用潜艇从海上封锁、巡逻。高雄、基隆、花莲、台东,把这几个重要港口的进出口、商船、增援的东西全部切断。可以布上水雷,可以用潜艇巡逻,空中可以用飞机,派出飞机二十四小时轮班巡逻、封锁。第二波简单地说就是斩首行动。台湾岛北中南的三个指挥所,台北附近的衡山指挥所以及青山指挥所指挥所,都可以打。……这样一下能够把它打瘫痪了,那就可能会出现反对派。促使另外一派跟我们谈判,创造出这么一个局面。第三波就是点穴战法。斩首之后台湾还能支持下去,我们就搞点穴战法,点穴战面积要比这斩首更大。……接着突防,我还是用这个办法,先打下你的雷达,电子战、信息战,然后用导弹打,打下你一波一波往下淘汰。……如果为了压对方从独立的路上返回、悬崖勒马,就不用太着急。打一下、看一看,再打一下,看一看。所以在我们的高压下不外乎出现的情况,就是越压越抱团或者越压越分裂,我们可能造成的就是分裂。所以要说打到台湾瘫痪需要的时间,要根据总体的战略目标和当时的形势发展情况而定。”

这位专家的看法,不知是战略欺骗的烟雾弹还是他的真实想法,如果是他的真实想法,那这种想法便不足为训。

封锁台湾或边打边看的思路,是绝对是有害、绝对不能实施的自杀行为。

封锁台湾的思路最早是在六七十年代一个美国海军就军官首先提出来的,无论是个人的学术思想还是一种有意为之的国家战略烟雾,这种思路完全是不现实的。封锁战略首先就建立在一个不成立的假设上,那就是台湾是一个纯粹孤立的真空战场,台湾没有任何外来力量来支援或干涉,大陆可以在不使用大规模军事手段的前提下,从从容容花上半年乃至一年的时间来逼台湾就范。

而事实上,这种可能性根本不存在。

台湾问题,本来美国就是始作俑者,后有日本加入,“台独”才愈演愈烈,2003年以后,美国战略重点东移,台湾就更是成了美国封堵中国的第一道防线――不要认为美国在华有着巨大经济利益,美国就不会与中国开战,殊不知打败中国、分裂中国更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台海一战,美国必然卷入,这一点我们丝毫都不能怀疑,必须随时牢记在心,必须作为我们制定所有作战计划的最基本前提,即使最后美国人由于权衡利弊后放弃干涉,我们也要料敌从宽,充分考虑到美国人卷入战争的可能。

台湾周围群狼环伺,封锁台湾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封锁行动一旦开始,我们要观察台湾内部各政治实力的反应,这个反应要付诸于行动还要花较长时间,并且从陈水扁这种政治流氓的口中说出来的话还有什么可信度。

而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在“静观其变”,却受人以柄,使美国人极同盟自然而然找到了干涉的口实,小则声讨制裁,顺便打击中国产品,大则趁机公开大规模卷入来保护台湾,直接空运美军上岛,这段大陆消极等待的时间,就成了美国人调兵遣将的宝贵战机。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仍然免不了要对台湾正式开战,而在此时开战,我们已经贻误了战机,处于极为被动的两难地步:如果后退,台湾独立必成定局,美国人很可能就此在台湾扎根落脚,再也不会撤离台岛;如果开战,美台两股势力已经合而为一,大陆已经失去了登陆的最好时机,勉强一战,胜算极低。此时,大陆已经变成了无可奈何娶了薛宝钗的贾宝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而边打边看,则是说明我们对台湾内部力量还抱有幻想,对美国不卷入战争还抱有幻想,又想打,又怕付出代价(自己付出牺牲,台湾也打得稀烂),希望以此办法来减少战争成本,如此一来,便会造成主政者战争意志不坚定,手段不果断,缩手缩脚,结果同样会贻误战机,同样给美国人留下参战的时间和口实。

台海战争,不战则已,如果不战,可以保留余地,引而不发,蓄势待发;可一旦开战,就必须坚定果断,毫不犹豫,毫不手软,必须在最短时间内,以雷霆万倾之势消灭台湾的战争能力,断绝美国人上岛“协防”的任何可能,在此基础上,我们在与美国人的对垒中,才有赢得胜利的希望。

如果抱妇人之仁,让台湾少流血,那我们自己就要多流血,甚至还要送了性命。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以后,美国人不希望在美国的南大门发生战争,国务卿黑格往返于英阿两国之间展开外交斡旋,4月8日,撒切尔夫人会见黑格,她愤怒地敲着办公桌说:“张伯伦在1939年用的就是这张办公桌,他胡说什么捷克离我们还远着呢!正是由于他的失职,大批英国人才白白送了性命!”

正是这种坚定的意志,才让英国人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赢得了战争。

不管现在备战还是将来开战,我们都不能孤立的来看台湾问题,这就是认清台湾问题本质的极为重要的意义。过去我们在“台独”问题上犯了张伯伦犯过的错误(据一位美国学者透露,90年代初年李登辉逐渐与陈水扁合流,当时国家最高领导人想了解一下陈水扁的情况,“国台办”的文件库里居然找不出一份关于民进党的完整象样的资料),而将来,我们在美国人身上绝不能再犯东郭先生犯过的错误。

从古到今,国家领土永远都不是谈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四、消灭美军航母的全球政治意义

消灭美军不可一世的航母,必然是中国的一个战役胜利,而这个胜利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中国。

中国在家门口消灭来犯的美军航母,绝不能等同于日本对珍珠港的偷袭,中国属于正当的防守自卫,美国属于侵略与干涉的进攻,中国乃正义之师,而日本则是不折不扣的偷袭侵略,此二者岂能相提并论。

其二,日本以豺狼小国的最大疯狂去激发狮豹大国的战争热情和巨大潜力,结局定然是必败无疑,而中国在战争潜力(如国内资源和制造业)的消耗方面本身和美国相差就不大,所以今天正当防卫的中国和当年参与“轴心国”全球进攻的日本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当年日本偷袭之后,其卑劣与嚣张激起了原持保守主义立场的美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参战怒潮,而今天美国的失败趋势却是要激起美国国内力量对美国政府的批判怒潮,从而导致对其下一步帝国战争行为的制约。

第四,今天这个世界,战争武器(包括航母)已经不象二战时那样可以进行快速复制和翻版,一艘新航母从设计到制造,从各种舰载武器的配置到整个舰队形成战斗力,没有几年甚至十年的过程根本无法完成(“杜鲁门”号航空母舰早在1988年6月30日就批准了建造合同,1998年7月25日才正式交付海军大西洋舰队服役),而在这段时间里,中国会坐在家里老老实实等着吗?而全世界所有的反美力量他们也会等着吗?

第五,即使美国象变戏法那样一夜之间又变出一二十艘航母来,又能有什么用,航母又没办法开上欧亚大陆进行两栖作战,美国要彻底消灭中国,不动用核武便是妄想,而一动用核武,航母又拿来作何用处?

第六,中国以地利之势消灭美军航母,将首先打破“航母不可战胜”的现代神话,必将为全世界人民增加反霸权的信心和力量,并可能促成全世界反霸权阵线和反帝国联盟的最后形成,这将迎接人类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

这个帖子的某些部分(主要是关于美国航母出勤率等资料)还是比较有价值的

但是(尤其是)后面加的那一部分关于如何对付航母的部分 有点过于纸上谈兵了

对于美国人 我原来设想过的对付台湾的办法也许应该管用 就是大大小小的编队 不断的起飞 编队 接近航母再离开 开展神经战

一则驱赶敌人 麻痹敌人 侦察敌人 相互摸底

二则消耗它们的飞行员飞机的战斗力

一旦开战

可以就近发起攻击

还有其他的海军舰艇也可以采用这个办法 就象球场上的紧逼盯人 咬住你不放 一旦开战 我就和你同归于尽

也许这是唯一的办法

而且 我觉得我们只考虑怎么对付航母 那么美国人有没有可能采用这样一种战术

把航母上的飞机送到冲绳的机场 然后就此隐居后台

让你们咬去

反正再怎么咬 也拿他的航母无可奈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