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上古文明的遗珠——中医(兼常见病中医理论普及) -- 正炁

共:💬812 🌺3097 🌵42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十六、和于术数

数学虽然是现代学科当中,推翻然后重来的纠错率最小的学科,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如果数学都这么多问题,那其它学科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任何理论最终都要在数学上来表示的。

1+1=?,这个问题,大家比我更会拿出一大堆资料来。下面说说俺的理解。

在中华文化里,象和数是不能分开的。数变则象变,象变数也跟着变。象与数之间的关系称之为理(公式),有理就有气的存在,有气就有场(古时候称为阵)。也就是任何一个数学公式,里面都包涵有“象、数、理、气、场”。

比如,1+1=?,我们的答案会是N,你想要什么答案,我们都有办法证明这个答案也是可能存在的。象和数,这是中华文化独有的。一群羊+一群羊,答案仍然是一群羊。一只羊+一只羊=2只羊。一只公羊+一只母羊,答案可能是2,也可以是大于2的数。一个正+一个负,在物理上,可以合和为一,也可以二者抵消。

为啥会有这么多答案呢。就是因为象和数是不能分开的,纯粹的1+1=2只适合累加的单独个体之数。1是一个太极,一物一太极。一只羊+一只羊=2只羊。因为羊是单独的太极体。两个同层次的太极体相加,所以是正常的累加数。一群羊+一群羊=一群羊。这个1不是太极体,是一个概数,里面包涵无数的太极个体(羊)。既然是概数,就不存在加减。换过来。一把米+一把米=2把米。为啥又不等于1把米呢?因为把是一个量数,有具体的空间。从上我们就可以明白,累加,是要有固定的太极体,这个太极体是一个固定的“量”。前面一只羊+一只羊,这个“一只”是有固定的“象”的概念的,“一把”也是有固定的“象”的概念的。

下面继续,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从“人”这个象的角度累加来说,等于2个人。但男人和女人性质不一样,他们可以发生关系,于是乎,可以为大于2的数。正常的是1+1=3。这里的1和1不仅是单独的太极体,父和母相和生子,这里就不是累加了,就有一个生化问题了。

相同的有具体象的同层次的太极体是正常的累加。只有象没有具体的量,是概数,结果也只会是一个象。不同层次的太极体,比如一个人,和一只狗。你不能说是两个人,或者两只狗,你只能说是两个动物。所以累加,必须是同层次的太极体,有固定的“量数”。如果太极体是同一个层次的,又是正负相对的,要么相和为一,要么相抵消为0,要么生化出3或大于3。如果我们从小就给孩子灌输1+1=2,这也是把思维给限制住了。要告诉他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等于2。

继续,5+3=?这里的5+3是正常的累加数。5+3=8,前提是5+3是在大于7的进制当中。如果是7进制,5+3=11。在6进制中5+3=12……我们现在学的基础数学是10进制为基数的,但是这个世界用10进制的其实是有限的。

常用的进制有2,3,4,5,6,7,8,9,10,12,16,24,32,50,60,64。比如,月份和时辰是12进制,人的精气是16进制,8卦是8进制,五行是5进制。在不同的时空,面对不同的象数,进制是不一样的。而我们的数学,走起来就固定地学10进制,是不是有问题呢?

比如天文历数就是10进制的天干,加12进制的地支,然后相合的60进制的干支,同时里面又9进制是运数,20年一运,所以一个复杂的系统是多进制的公式和在一起的。又比如,男女的精气之数,女的是7进制,男的是8进制。在人体5脏的数理模型是5进制,12经络的数理模型是6进制的。奇经的数理模型是8进制的。

再继续,为啥计算机会出现“千年虫”问题,虽然这事的影响对计算机的发展不是很大,但也值得我们思考。其原因在于,现代的年份计数是累加而无循环,中华文化是累加加循环。你看我们的纪年是干支,60年一循环,他们是一直累加下去,现在是2014,数字会越来越大。而我们不管多少世纪,数就那么多,而且可以不变。一年四季,就是4进制的循环。一年12个月,就是12进制的循环。生死,就是2进制的循环。所以我们不会有世界末日之说,只有阴阳此消彼长。

再比如,现代数学论述0.1,0.001就是干巴巴的数。而我们的文化,不但有数,而且有形象。论钱时,说“一分一厘来之不易”;做事时,说“一丝一毫也不能出错”。“分厘丝毫”都是古代的小数计数单位。在我国的古代,它们的名称依次称作“分、厘、毫、丝、忽、微、纤、沙、尘、埃、渺、漠……”。也就是说,现代数学中小数0.1在我国古代称作“一分”,0.01称作“一厘”,因此就不难理解我国语言中常用“一分一厘”来表示很少之意,而“一分一厘来之不易”一方面说明付出劳动与取得收获的关系,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说明了勤俭节约的含义。现代数学中的小数0.001在我国古代记作“一毫”,0.0001记作“一丝”,用“一丝一毫”表示极少之意,形象贴切。0.00001在我国古代称作“一忽”,0.000001记作“一微”,“微忽其微”表示少之又少,所以“可能性是微忽其微”也就是说几乎没有可能。纤、沙、尘、埃、渺、漠……这些大家自己去理解了。有数,数即包涵了象,同时又有理。象数理一体,所以我们的文化是立体的,不是单纯直线的。看到正面就想到背面,看到象就想到数,看到数就能明理。

杂七杂八的聊了一点。回到重点。我们的数术是怎样的,因为这个不能说太多,只举一个例就行了。就说九宫数吧,也叫幻方。九宫数是任何数都可以放在中间的。同时九宫数是9进制的。

九宫数第一公式:任何双位数以上的数,其各位上数的和所得之数,与该数的场是同等的。比如:57=12=3,也就是57、12、3其场都是相同的。只是3为九宫数的第一循环的数,12为第二循环的数,57为第六循环的数。由繁至简,也就是不管你这个数有多大,我们的最终来计算,仍然是以九宫数来计算。这就是循环数例的妙处。

七,三,五

六,八,一

二,四,九

看到没,不仅仅是5放在中间左右上下对角相和为同一个数,8放在中间也一样哦,其他数放在中间也是这样的哦。

九宫数,里面的公式几十上百……你知道多少?每一个公式出来,都可以如同历史上出现的勾股定律、黄金分割点、圆周率一样引起数学界轰动的……

同时这些公式很多时候是要重合在一起的,我们现在用的电脑是没有这个运算能力的。要怎样来计算,明天的“通明神德”详聊。

中华儿女,就看你们能否回家了。回到自己的家,祖先会为你们敞开智慧的大门。

通宝推:海纳百川,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