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386的几个段子 想想不容易 -- 太极学者

共:💬632 🌺6214 🌵18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温的功绩是放水到硬把国企这种快淹到甲板的破船浮起来了。

我们不去评价温的主观才能,但是这货不作为或者乱作为,也不能说全错,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那也是有功绩的——就是把国有经济给拯救了。

毫不夸张地说,国有企业,包括以前从里面瓦解出来的中小企业,再包括附着的失业者、半失业者,日子明显的好转,除了那几个大号垄断央企,大部分是从2007年开始的。那2007年开始,中国宏观经济一个显著的基本面就是流动性过剩,对待这种情况,温是束手无策的,甚至暗中鼓励的。

国有企业尤其是非垄断企业因为多种因素,在中国现有经济制度和外部环境下,是明显不占优势的:技术管理上比不过外企、市场渠道上比不过民企、激励机制又有问题、整体产业结构也比较落后,所以做好真是挺难的。

在这种情况下,水漫金山式的财务环境,是混水摸鱼的好机会。温在通货膨胀上的不作为或者故意为之,就给了广大半死不活的国企一个绝好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里,不少国有企业,及其从这个系统里脱离出来的中小企业,还是抓住了稻草,及时地从朱镕基的激进化市场改革里恢复元气:上市圈钱,技术改造,学会了市场营销,学会了渠道公关,管理上更严了敢于开除员工……

无论如何,这些都是应对一个高度变化的市场经济,所必须的,在一个高度竞争的环境里,这个过程谁也跳不过。

我相信很多人亲眼见证了这段历史:很多曾经快要嗝屁的国有系统的企业和频临生活困境的人员,从2006年以后,会发现这样一些变化:失业率在降低,工资又开始增长了,退休工资也在逐年增加,当然企业高层的收入增加更快。

不管怎么说,同期的朝鲜、古巴或者俄罗斯是个什么水平?高下立判。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