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浅议近代的几位功夫大师(2) -- 北斗

共:💬19 🌺2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浅议近代的几位功夫大师(3)!!!

在本文的论述展开前,老夫决定公布一点笔者功夫修炼的一点密因.

那就是多看多想少练.当然,这是在你的学习已经基本熟练的情况下.此时已不是数量的问题.而是质量的保证成为你关键的进步动力.

老夫最近几年功夫进步飞快,也许已经超越同门好多了吧.去年,就可和老师顶劲了.这让我彻底的放下心来.赶上老师就是我的第一个目标啊.

所以,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尽可能快的超越你的老师.如果没有这个勇气,大师的目标就是遥不可及.

笔者是语重心长的说话,决没有炫耀的意味.因为以老夫的修为和刻苦,成为大师不过举手之劳罢了.

老夫我还创造了一种方法就叫网上修炼.就是快速的多阅读网上大家的言论.一一和自己的感悟对应,忒别是和身体的感觉对应.如能有所感悟,再回头在修行中去加深.这就是要有一个以大众为师的良好心态,而不是自高自大的孤寡病态。所谓圆满,莫此为甚。大家万不可被老夫的佯狂态势所迷惑才是。

所以老夫这三年在网上修炼所取得的效果,简直可说是快的吓人.屈指算来也是七年吧.所以老夫我也是有理由为自己骄傲.

这也许是意练吧.希望受惠者能记住老夫的功德.就像老夫念念不忘李老和廖白老师一样.

笔者很少提同门的老师等人,主要是不愿有吹嘘的嫌疑.

上文说到太极,有些问题老夫可以多说几句,太极是老夫的专业.太极的优点可说是比较明显.许多人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太极拳的缺点也是够大.有其利必有其弊.有手心就有手背.

练习他种拳法,如果不是很能技击,但是起码要比普通要好.但是太极拳如果练不好,在技击能力上却几乎赶不上普通人.这是由于局限于太极的战略思想的缘故.作为大师,当然不会局限于一门一派.但是普通的修习者很难对局限的限制有所突破,我们当然不能责怪这是学习者的责任.因为大多传授太极的老师也是不明就里.这很让人遗憾.

当代的习武者大都可以随便的谴责太极拳而不用害怕得到惩罚的后果.这是建立在对太极温良的表面印象之上.这种可笑的局面以后就就会改变吧.老夫打住.

真正符合老夫条件的大师马上就要出场,第一个就是著名的孙派开山大师孙露堂先生.

孙老的研究显然笔者要说的更多,因为从孙老开始,我们所持有的资就要丰富的多,也非常的扎实.这要感谢西方的技术如照相和电影,当然要加上后来的视频技术.但是免不了有门派之见的闲话.但是笔者作为一代功夫大师,有责任为后学者指明学习的方向.

孙老留给我们的不但有他的亲手著作,还有电照图片.这对我们是意外的惊喜.现在老夫不会仅根据不可靠的传说来猜测孙老的功夫魅力,而是可以有根有据的研究孙老的功夫水平了.

这里老夫说点闲话.台湾的廖老师说孙老的天赋过人.所以才有如此大的成就.笔者的看法却大大的不同.因为孙老的身体条件很是一般,可以说是比较瘦小.如果按现在时尚的择偶条件,孙大师有打光棍的可能.但是孙大师有孙活猴的美称.这就是拳与性合的最好的见证.说明孙大师把自己的身体条件发挥到了极限.真是只有大师才能完成的杰作.

孙大师的天赋只能说马马虎虎.但是孙大师是用他的勤奋弥补了这一缺点.我们从孙大师给他的最有成就的次子所写的临终遗言,只有一个练字,就可窥见孙大师的勤奋是绝对的,可说是当代无出其右.但是功夫的过度的疲劳是非常的有害.我们所知道的,许多很好的功夫修炼者不能享受高寿.这值的我们思考和警惕.

评论孙大师,要比前面几位要快乐的多.因为老夫可以直接的从他本人留下的信息做出可靠的判断.

笔者昨晚将孙大师的著作又通读一遍.这是由他的女儿孙剑云女士所编著的孙录堂武学录.

如果你是内劲上身的话,去看孙老的照片,特别是形意,可感知其内力强大无比.神气极其饱满.

可以说是所有演练形意的功夫师中,最为杰出的.

在孙老的著述中,曾提到同门尚云祥和张玉魁.笔者以为这是孙老的真心赞美,而不是客气的套语.这充分说明了孙老完美的人格.当然我们从李老那里,更充分的了解过尚先生.那是另一个大师无疑.遗憾地他没能著述,只好缺席大师,同样遗憾的还有孙老的老师郭云深.这都让笔者感到可惜.

孙老在著作中没有无限的夸大自己的老师,像李和郭,反而如实指出,李在他入门时功夫未能成熟.而郭的功夫造诣还不能达到郭的老师李大师的水平.

在这里老夫直引孙老的原话:郭只对眼见耳闻之危险能快速闪避.而李对不见不闻的危险都可做出有效的反应.

笔者以为,孙老是严肃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不负责任的乱说.

也许孙老的著述没有惊人之语,后学者很难发现其论述中的奥秘.不过,笔者到可以指点一二.

在孙老的著述中,孙老多次提到,两肩往后抽劲,同时,双胯也望里抽劲.其实这正是修练的关窍.身劲上身说明内劲已成.而标志就是肩和臂膀要连成一块.传统的说法也叫通臂或通背.而在少林拳法秘诀中这种说法就叫桶子劲.

孙老的明暗化的提法,也是有划时代的意义.这虽然是一个粗线条的框架.但显然使修炼者的路途明朗许多.

笔者在这里插一句闲话,就是对修炼程序最具体的指导,出现在杜元化的太极拳正宗里面.其中提出的七层功夫说,可说是非常具体而生动.但对大家来说,(包括所谓的国内大师).杜元化的七层功夫说与天书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笔者在去年就已经将其完全解密.可说是掌上观纹也不过份.不过许多人又怀疑老夫在吹水了.时间允许,笔者会公开老夫的发现.这里到此为止.

对孙大师还有一个惊人的论点.那就他的三拳合一的理论.现在许多人大多赞同这种论点.不过在当时,这都可说是伟大的创见.就像现在的小学生都知道牛顿定理一样,但是牛顿定理的发现在当时有多难,是只有牛顿本人才可领会的吧.

笔者在这里要提出一点自己的意见.就是孙老提出观点,但是是否真做到了三拳的合一,笔者以为值得怀疑.因为孙老并未留下三拳合一的任何证据.我们看到三拳依然是三拳.

就笔者来看,孙老的形意最为出色.其他两拳都是形意的痕迹颇重.

笔者以为,那怕孙老能像后来王香斋先生一样,提出类似于七法妙门一类的修炼程序.都可证明孙老在三拳合一上的进境.

也许这要归于孙老述而不作的圣人般的保守性格,但对学术研究来说显然不是令人愉快的缺失.

这样,孙老是勤奋的,道德的.但是也许是缺乏魅力或幽默的一个大师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