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再从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的价格机制的分歧看央行的休克疗法 -- 思想的行者

共:💬85 🌺1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李克强已经把中国经济搞的差不多了

俄罗斯当年是货架上供应短缺,商品本来就不足,所以搞休克疗法,一下子经济就基本上崩溃了

今天的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是企业利润率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窄,成本高,他一搞货币紧缩,结果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更窄,成本更高,于是成片的发生中小企业倒闭和老板的逃亡

当然中国经济这个世界制造业第一还是比较耐得住冲击的,问题在于一旦崩溃的话,那绝对是人间惨剧

新华网的这篇文章描述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期盼“输血”,却被“抽血”

  ——融资难、融资贵让部分中小企业在夹缝中生存

  新华网北京11月25日电(记者李斌、钟泉盛)“之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企业贷款利率一般是在基准利率上浮30%,也就是7.8%,这个融资成本企业可以承受。但实际上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一般在20%以上,有的甚至更多。”近日,一位民营企业家向记者痛陈银行融资“潜规则”层层拉高融资成本,中小企业只能在夹缝中艰难求生,有的企业不得不向民间资本市场高息融资。

据银监会与央行[微博]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存款,但允许向不超过2个商业银行同业拆借不超过注册资本额度50%的资金。知情人士说,这一政策助长了小额贷款与银行的勾结,“一边是银行延迟放款速度,一边是小贷公司收取高额利息。一个资金‘过桥’过程,实体企业相当于被银行和小贷公司做了两次庄。”

  广西一家制造业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上半年我有8000万的资金‘过桥’,花费了600万,这些钱跑到小贷公司去了。实体经济的钱全部被抽到这些小贷公司去了,他们抽走的都是实体企业的血液。”

  记者了解到,相当部分小企业由于抵押物等欠缺,银行借款无门只能在民间融资。“我做工程承包的,除了住房以及塔吊、推土机等机器设备,根本没有抵押物,银行也看不上我们这种企业。做工程需要垫资时,只能向‘朋友’借,刚开始借得少时月息两分还行,现在有时候三分、四分都难借到了。”一名企业家说。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主要是融资渠道窄、信息不对称。”刘俏说,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中国尤为突出。据统计中国中小企业有近5000万家,而超过90%的中小企业无法在银行融资,金融业的覆盖面太窄,中小企业只能寻找小贷公司、影子银行等融资途径。

外链出处

中国证券报的文章则提示了中小企业因为融资难,形成信贷互保圈,结果导致一个老板跑路或倒闭影响的是一大片

近日,钢贸圈融资危机的消息再次掀起波澜,佛山钢贸商们的信贷逾期集中爆发。有媒体消息称,整个7月佛山不良贷款飙升100亿元,罪魁祸首是钢贸行业出现的信贷危机。诚如此前长三角钢贸企业所遭遇的困境,行业不景气、产能过剩、经营利润难抵成本,一系列经营不善等问题造成贷款困难、资金链断裂、企业债务纠纷缠身。因资金紧张而造成的信贷危机正在中小企业中蔓延,这只是当下微观经济运行现状的冰山一角。

  无独有偶,江浙一带的纺织行业也出现企业停工待产、甚至死亡的现象。江苏一家纺织企业老板透露,由于下游贸易商不断压价,纺织面料价格不断下跌,加上染料费用、人工等成本支出不断增加,利润空间大幅挤压。“现在企业的部分纺织机已经停工,加上客户资金紧张、回款周期长,很多欠款都没要回来,对企业的经营压力非常大。”上述企业老板指出,尽管纺织企业在秋冬季节会迎来订单旺季,但今年行业面临普遍困境,企业只能勉强度日。

  调查发现,造成江浙、广东等中小企业资金困局的导火索正是此前帮助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互联互保机制。当地中小企业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此前“互联互保”模式在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上的确发挥了不少作用,但当整体经济大环境出现调整后,互保圈就变成了钳制企业发展、加剧资金风险的利器。“比如有四人参与的互保圈,如果其中三个跑路,剩下一个守信的企业老板反而要扛下所有债务,这是很多民营企业被拖垮的真实状况。”

  早在2012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后,盘根错节的互保圈危机就已显现。尽管企业试图通过降低担保规模或用其他资金还清贷款的方式解除原有担保圈,但在资金普遍紧缺的现实下,“担保链条”风险化解并非易事。浙江嘉兴某金融担保公司业务经理林生说:“企业互保已操作了很长时间,由此融来的资金已进入企业日常运营,且额度都不小。以前企业经营没问题时,互保链条不会出事,但现在银行觉得这种互保贷款风险太大,抽回贷款,导致企业现金流断裂。”银行和企业的共同利益不明晰,银行在考虑风险控制或资金缺乏时就对中小企业止贷、惜贷,无疑加速了一批小微企业破产。

  浙江萧山一家钢业企业负责人反映,单独的信用行为如今因互保圈已经渐成“火烧连营”之势,给那些正常经营的企业造成沉重债务压力。此时,银行因互保的债务危机选择收紧贷款,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资金压力。“不少互保圈的关系非常混乱,除了直接互保的企业受到债务压力的风险之外,第二圈、第三圈的互保企业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互保链条蔓延,促使银行为了管理风险急忙收贷,企业一下子就被推到生死边缘。”

  除了互保圈外,此前企业的过度扩张也为民营企业如今资金紧张、难以维持经营而遭遇生存考验埋下伏笔。据了解,在此前银行信贷政策相对放松的条件下,加上要求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不少地方鼓励企业加快多元化发展。在这种鼓励下,一些煤炭、钢铁、纺织等企业的产能扩张非常快,“有的企业拿到了银行贷款就马上买新机器投产、加大产能扩张;有的利用企业作为融资平台去搞一些副业,大多去投资房地产。当时市场行情好,企业几方面的利润都非常高,主动扩张的积极性很高,没过多考虑资金风险。”上述纺织企业老板坦言。

外链出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