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对形意拳发展的思考 -- 灵山云

共:💬40 🌺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继续
家园 传播的市场化

这个说白了,就是学术和金钱的关系。现在的形意传播者,或耻于言利,或蒙骗点小钱。在下窃以为,这都是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不可否认,现在很多老前辈,包括我自己的老师在内,都无偿的授艺,他们的心愿就是中华绝学后继有人,只要你能学会,他们倒贴钱都高兴。但是,实践证明,这样的传承方式很脆弱。首先是业余训练,时间、强度均无法保障,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学生时代,无忧无虑,可以全身心的学习武术。一工作之后,马上不同了,工作、生活的压力接踵而来。连我们老师看我们为生计奔波,都劝我们先安身立命,拳的事以后再说。记得老爷子安慰我们说“拳我一定给你们,就算我不在了,还有这么多师伯、师叔,只要你们不放弃,一定可以练出来”,闻听此言,我们做徒弟的内心何其酸楚。

其次是武术训练和日常生活冲突。我记得有位大哥给我讲,国家选择一名散打选手是经过层层挑选,万里挑一,而培养一名散打选手需要每年十五万元人民币的投入,包括运动员、教练员、陪练的工资、运动员的营养、医疗费用等等。仅从人员素质和资金投入,传统练家凭什么去和散打竞争?我倒是见过几位可以站在擂台上与拳击、散打高手一较高下的好手,但是他们年轻时无一例外的被家人视作败家子、闯祸精、不务正业,而且上岁数之后基本都“改邪归正”,而且还劝我们不要在武术上投入太多。大家能否想象,我们当时那种悲哀与无奈。

所以,在下在此大声疾呼,形意拳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商业运作模式,建立自己的经济基础。我们要向跆拳道、柔道、拳击、散打学习。要让有志于习练、研究、传播形意拳的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正规的职业、有自己的道场、有爱好者的组织,学校里有研究形意的课程,社会上有形意人存在发展的空间,总之,让他们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希望!否则指望几个老人的良心和一些年轻人的热血,中国武术成为绝响之日不远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