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苏联4%的自留地生产了25%的产值,包产到户战胜人民公社 -- mcpssx

共:💬164 🌺769 🌵8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人民公社是中国的希望

混淆人民公社,与集体农庄,到底用心何在?

人民公社,并不仅仅是农业组织,而是农,工,商,兵等全面性基层组织,集体农庄才只是农业组织,将二者混淆,是故意搅混水。

将人民公社的其他功能除掉,只比较人民公社时期,与包产到户后的农业产出,则是继续搅混水。

实质上,仅仅计算农业,如果将农业投资和农业产出,一起估算,人民公社时期也高于包产到户时期,因为,耕地的开垦,整理,和水利,交通的建设,改开后远远少于人民公社时期,包产到户后的产量提高,主要是农药,化肥,种子的贡献,是以牺牲环境,和牺牲农民健康,为代价的。

改革开放,中国的乡镇企业起了极大的作用,即使现在很多知名大企业,也是源自当初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小作坊,小企业。

本来是农工商兵学的全面性组织,现在蜕变只是从事农业的乡镇农村,一家一户的生产,完全将中国基层的组织瓦解打散,更加方便了城市对农村的掠夺,这便是否定人民公社的真面目。

现在的农民工,抛妻弃子,远离父母到城里打工,又多少可以留在城里?即使留在城里,即使解决了住房,就学,医疗的问题,过于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也难以提供长期稳定的就业岗位,而且因为城市的空间有限,不可能拥有更多的汽车保有量,那么中国的工业生产,只能更加依赖出口,这又回到了原点,过于依赖出口,就不可能提供长期稳定的就业,连稳定的就业都不可能保证,即使房价再便宜,人口集中在城市,只能成为不稳定的根源。

让更多农民工进城,是不可能的,中国最需要的是存量的持续扩张,只有存量巨大,中国工业才能主要为自己生产,而不是过于依赖出口,而最重要的存量,就是汽车保有量,但中国现在的城市格局,不可能容纳更多的汽车。

不能让更多的农民进城,不能容纳更多的汽车,而扩展财富存量,中国将来的道路只有一条,就是将工业尽可能地还给乡镇农村,这就必须重新回到人民公社的体制上来。

工,农,兵,商,学等全面化的人民公社,不但在过去改变了中国,将来中国要想真正复兴,也必须回到这个体制。

农民工这个名词,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解决这一现象,要么农民进城,要么工业回到乡镇农村,现在来看,只能是后者,因为,为了出口,工业集中在城市更有利,而扩大内需,增加存量,为自己生产,工业必须尽可能地分散到各个乡镇县城。全面性的基层组织,是避免大中城市掠夺乡镇农村,和小城市的唯一途径。

强调两点——

第一,人民公社绝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组织。

第二,将人民公社与集体农庄等同,忽略人民公社的其他职能,不考虑农业投入,只计算农产品产出,才是真正的历史虚无主义,甚至现实虚无主义。

通宝推:回归,向前向前,goo111,花枪,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