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锦衣异志录 -- 天煞穆珏

共:💬500 🌺19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锦衣异志录】【第二部】第12章

五人同去客房,石勇待三人坐定,即从阎群儿手中取过匣子,欢喜道:“督主,这里面有潘书伦与安化王来往的证据。”

“在何处得来?”张鸾问。

“在李志亮处。”

“为何会在李志亮处?”

“我与群儿掘土,掘到书房书桌下有一处新土埋迹,便重新挖开,从里面起出这个匣子,打开看时全是潘书伦与安化王来往的书信。”石勇打开匣子,从里面取出一封红色封腊的信封双手奉递给钟信道:“我数过这里面共有二十三封信,仅此一封是红色,我拆开来看,原是李志亮劝潘书伦悬崖勒马的劝诫信,看落款是李志亮被杀的前日。想必是李志亮发现潘书伦与安化王勾结,便写信劝他。”

“若是劝诫信,信应当在潘书伦手中才对。怎会还在李志亮家中?”邢缨追问。

钟信将信递给邢缨。

“此信中有言信为一式两封,一封送潘书伦,一封存于己处。若潘书伦肯悬崖勒马,他就将此信与其他信一同烧毁,绝不告官。”石勇说。

“如此说来,潘书伦是谋夺姑父财产在先,杀姑父灭口兼取回证据在后,只是没有来得及掘地三尺就被捕了。”邢缨缓声道,看完信又转手给了张鸾。

“潘书伦是于此信发出的次日向官府告发李志亮是盗贼,他那时应是已有杀人灭口的计划,原想着以此借口杀人官府不会判他太重,不想安陆郡守翁理却依刑捕搜来的证据判了他斩刑,无奈之下他只好叫家人向大理寺喊冤。居然就这么巧让他碰上了一个认为他有冤的大理寺寺副傅习,若非巡按御使李天赋坚持原罪论斩,这潘书伦就得以翻案了。”张鸾边看信,边分析道。

“勇儿,趁夜去把潘书伦提来。”钟信目露欣慰之色,柔声道。

石勇听得师父柔声,知他高兴也自喜悦,大声应着,带着阎群儿转身就走。

邢缨听钟信声调,笑道:“石勇做得好你便高兴,做得不好你就黑脸,这十年来倒就是他把你变回原来模样。”

钟信不语,只取信来看。

邢缨轻咳两声,张鸾放下手中书信,扶住他道:“累了?我扶你进去歇息,再寻个太医看看。”

“这点伤算甚,我就在此打座便了。你快帮督主把信看完。”邢缨却推开他的手道。

潘书伦被押来,在比案椟还高的证据面前低下头来,交待二年前与安化王相识,一年前开始谋划造反的事情来。因为担心一地之隔的兴王会坏事,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先铲除兴王。当时潘书伦看中姑父手中的土地,又故意陪伴他去买更多的土地,意欲将安陆兴王府包围。却不想事到临头竟被李志亮察觉,还偷走了他与安化王之间的来往书信,只得痛下杀手将姑父铲除。

“安陆郡可有你们的人?兴王府有没有你们的人?”钟信最关心这个问题,问话的声音也便有些凛厉了。

潘书伦叹息:“这兴王宅心仁厚,安陆郡守翁理又是个知人善任,精明能干之人,手下自然也都是清正廉洁,体恤百姓的好官,如何插得手去收买?也不敢去收买,怕打草惊蛇,只有铲除一途了。”

“你所说若实,就具结画押。”

潘书伦老老实实具结画押,只等行书都察院,朝议定案。但事关安化王谋反,钟信并没有马上行书都察院,而是以李志亮案为借口,由安陆郡守翁理亲自带人前往安陆郡各地重新核查登记李志亮所购土地上的租户佃户雇农。

既然安陆无忧,钟信便决定赶往安化,留下邢缨在安陆养伤,张鸾协助石勇在安陆掌控安陆兵马,以防不测。

“跟我去安化。”钟信对王纯说。

王纯嘤嘤一笑:“这十年还真是头一回主动与我说话呢。”

钟信眼神微凛:“走不走?”

“看你这神情是定要我走了,我又打不过你,不走又能如何?”王纯笑道:“只是若兴王有难,谁来救他?”

“少卿和邢缨自会救他,不用你担心。”钟信冷声道。

王纯耸耸肩,随钟信而去。出得王府大门,兴王追了出来。王纯翻身上马,兴王怯怯叫了声:“纯儿。”

王纯回首。

“纯儿,你还会来么?”兴王眼里还有期望。

钟信眼光一凛,轻喝道:“杬弟,你还要违逆皇爷爷的遗旨么?照儿登基,你是要给他把柄让他废了你么?”

兴王神色黯然,低头不语。

朱宁儿立在王府大门石阶上,望着王纯抿唇不语。

王纯凝视两人,轻声道:“阿杬,我此次来安陆是担心你会出事,既然安陆无忧,我也要走了。若说此生你负了我,其实我也负了他人,我和你就算是扯平了。以后好好的和蒋氏过,不要总是呕气。”

王纯的话,却让兴王落泪,奔过来拉着她的手,泣不成声。

“阿杬,你就是太软弱了,这一点我也不喜。你在朝,我在野,你我之间总是差了一点机缘,好好照顾宁儿吧。”王纯抽开手,抬头望了朱宁儿一眼,深吸一口气,打马而去。

钟信催马并骑而来。

正德一行前往安化,在城门外让安化都指挥使周昂传令下去士兵在城门外驻扎,不许进城。乃诺把自己的手下留在城外监控安化都指挥使周昂等人,正德也把自己的十侍卫留在了城外,随后带着李龙、周昂、唐行简、唐诗、宋居易、宋词在乃诺、必里加答的带领下入城前往安陆郡。

快到安化王府时,乃诺对众人说:“到了安化王府,你们须得听我的话,以免王爷识破你们的来意。”

李龙微微笑道:“安化王本就是命都指挥使来请陛下的,我们来此也别无他意。”

乃诺看了李龙一眼,踏步前行。

安化王府前,一片锣鼓喧天之声,周围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看热闹的人。

“这是做甚?”李龙问。

“或许又在求神拜佛吧。”必里加答咯咯笑道。

“安化王很喜欢求神拜佛么?”

必里加答笑道:“据说就是听信神汉撺掇,以为自己天命所归,是以想要谋反夺位呢。”

“你倒是清楚。”正德扫了必里加答一眼,淡淡道:“那朕问你,你即知安化王谋反,可知安陆郡的兴王可有参与此事?”

“兴王应不曾参与此事。”乃诺代答。

“你如何得知?”正德似笑非笑地看向乃诺问。

乃诺淡淡道:“兴王应不曾参与此事,但兴王妃不敢保证。”

“为何?”正德面色有些凛厉。

“兴王妃素来与安化王妃过从甚密,若说一点内情都不知,实难让人相信。”乃诺说。

此时唐行简和宋居易倒趁着他们在说话的时刻,除了亲兵甲衣先行进入围观人群当中,唐诗、宋词也跟着兄长除了亲兵甲衣混入围观人群当中。只有周昂碍于此时身份,不好前行。

前后一刻,唐行简复来,向正德禀报:“陛下,听围观百姓所言,安化王每到初一、十五便会大搞祈福之仪,主持仪式的巫神在安化甚是有名。”

“速查。”正德轻声道。

“是,臣这就去。”唐行简应着,回头望宋居易。

宋居易却过了一会才越过人群过来,向着正德道:“陛下,我已打听得巫神所居之地,臣这就与行简前去细查。”

正德点头,二人便拱手飘然而去。

唐诗和宋词同时过来,两人却面有难色。

“说。”正德微凛道。

“陛下,门前跪的不是安化王……”

“跪?”李龙看了正德一眼,疑惑地问。

“是安化王妃和兴王妃,两人跪在巫婆神汉面前……膝行。”

正德赫然盯着两人,面现怒色。唐诗、宋词亦尴尬低首,向后退了两步。周昂看在眼里,突然大步上前,分开众人来到安化王府门前。

只见锣鼓喧天之下,一个彩衣婆子脸上擦着斤重的粉彩,一手摇铃,一手胡乱挥舞,嘴里念念有词。另一个青年男子穿着七彩衣,头上插着各色鲜花,亦是如老婆子一般摇着铃一边念念有词,跳着舞倒退而行。两个素衣女子无比虔诚地五体投地,三步一叩,五步一拜,跟着两人膝行向前。

周昂纳头拜倒,朗声道:“都指挥使周昂叩见两位王妃。”

老婆子和神汉突然都停止脚步。老婆子尖着声向周昂叫道:“王妃在此诚心祈福,指挥使怎可中途打扰?”

在左边跪地的杏脸亮丽女子随即愠怒抬头向着周昂道:“都指挥使,你有事便去找王爷,休打扰我。”

周昂便知此女当是安化王妃,低首道:“臣下禀报王妃,王爷要臣下前去安陆接陛下到安化,陛下正在府外。”

兴王妃蒋氏一惊抬头:“陛下来了?”

“怎么,不想朕来么?”人群外传来正德冷冷的声音,围观百姓听说是当今天子,都让开了道路,跪地高呼万岁。

巫婆神汉也吓得跪倒在地,口呼万岁。

正德跨步来到两妃面前,两妃急叩首三呼万岁。

正德冷嘿一声,拂袖跨入安化王府大门,李龙紧跟而上。两妃面面相觑,挥手让巫婆神汉先行退下,起身紧随入府。周昂,唐诗、宋词、乃诺、必里加答跟着进门。不曾想进得府门,四顾无人,正德眉头紧皱。

李龙凝神倾听,轻声道:“陛下,后花园有乐声。”

正德缓缓回身,盯视安化王妃。两妃急急上前道:“臣妾带陛下前往。”

两妃带路前去后花园,众人就看到后花园里亦是一片乌烟瘴气,贡桌香案一应俱全,安化王穿得五颜六色在一个和尚带引下神神叨叨的跳舞,香案后面则有一个道士在装模作样的做法。

正德看着和尚和道士,满腔怒意都化成玩笑,便仰头大笑起来。

安化王回头看到正德,眼中掠过一丝得意,便谦卑地低下头向正德叩拜,口中称:“臣安化王朱寘鐇恭迎陛下到来,诚惶诚恐。”

“皇叔好雅兴,王妃在府门外自甘低贱拜巫婆神汉,你在后花园纡尊降贵跪和尚道士。”正德淡笑道。

安化王叩首,口称‘不敢。’

安化王妃、兴王妃面色惶恐,急急跪倒道:“臣妾知罪,求陛下宽恕。”

正德望向兴王妃蒋氏,眼神阴冷:“安化王妃好巫迷神,你身为兴王妃,为何也千里迢迢过来与她沆瀣一气?”

兴王妃蒋氏亦急叩首:“臣妾不敢,臣妾只是听说安化王府神灵甚是灵验,是以前来一试。”

“你求甚么神?”

“臣妾……与王爷成婚多年,却不曾为王爷誔下世子,听说安化王妃所生三胎皆是男胎,臣妾便向她求赐秘术,以求为王爷传宗接代。”

正德淡笑一声,眼光发冷道:“如此便罔顾朝廷严令各藩属不得随意来往的旨意么?你胆子倒是好大。”

“臣妾知错了,求陛下宽恕。”兴王妃蒋氏低首颤声道。

“你即刻回兴王府反省。”正德喝道。

兴王妃蒋氏如获大赦,再三叩首,恭身退下。她转身那一刻眉头紧皱伸手抚向腹部,人就朝地上倒下去。

唐诗飞身过来,接住蒋氏,蒋氏下身便流出血来。

唐诗呆住,看向众人。

“快唤太医来。”李龙最是清醒,高叫。

太医到来,仔细查验,众人方知兴王妃蒋氏已有身孕两个月,此时却是流产了,还是男胎。

兴王妃蒋氏却怎么也不相信这个结局,死死抓住太医的手道:“太医,太医,我明明上月还有经血,如何却就怀孕了?”

“王妃,有些女子在最初怀孕之时也会有经血到来的。”太医叹息道。

蒋氏闻言哭得死去活来。

太医出来禀报。

“蠢妇!”正德跺脚骂了一句。

安化王即道:“陛下,兴王妃身体欠佳,不如就先在安化王府住下休养身体。”

正德拂袖,看向唐诗、宋词道:“你二人速送王妃回安陆养身,路上不可延迟,定要安全送达。”

“臣遵旨。”唐诗、宋词领旨。

安化王假言挽留,实则心喜,正德身边人越少越好,他以为正德来到安化,必定是瓮中之鳖了。正德一行就在安化王府住下。周昂原本只能回安化都指挥使府中去,正德特旨让他留下伴随,乃隆与必里加答亦留在了安化王府。但正德身边只有李龙一人贴身保护,幸亏和尚和道士适时前来向正德请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