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质疑袁崇焕 -- mynoodles

共:💬82 🌺1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一)擅杀毛文龙

(一)擅杀毛文龙。

毛文龙在东江起到了牵制后金的作用。皇太极称毛为"腹心之大患",努尔哈赤称毛"可恨"!

努尔哈赤说毛文龙“我气不过东江,只为山险谷深,前埋后伏,我动静言语霎时便知,可恨!可恨! ”

“毛文龙之患当速灭耳!文龙一日不灭,奸叛则一日不息,良民则一日不宁!是为腹心之大患也!”------《三朝辽事实录》(这句话疯老大没讲是谁说得)

天启七年,皇太极令大贝勒阿敏为帅,统济尔哈朗,阿齐格,岳托,硕托诸将,合兵八万,东征毛文龙.皇太极面授方略:”毛文龙近彼海岛,倚恃披猖,故整旅徂征,若朝鲜可取,则并取之.”此次东征首为毛文龙,次为朝鲜。可见后金统治者对毛文龙的重视。

毛死了不到三个月,满人便得以从容南下了。

毛的全家三百余口死于金人之手,可谓不共戴天之仇,他一直是很努力抗金的。第一次宁远之战,毛文龙进攻永宁。第二次锦宁会战之时,毛文龙亦在五月率军入袭昌城。

这是锦宁之战后袁崇焕上奏朝庭疏折的内容:……孰知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使非毛帅捣虚,锦宁又受敌矣!毛帅虽被创兵折,然数年牵掣之功,此为最烈!……

王在晋在<三朝辽事实录>卷十四也说到了这一点:毛文龙袭辽阳,故旋兵相接,宁锦之围解,文龙与有力焉!

东江镇并不是什么独立王国,崇祯二年崇祯还派了姜曰广等人巡察东江,这说明了东江还在大明的掌据之中。朝庭要削毛的兵权,重编东江编制,对于毛来说-如果真有反意,早就反了!对于武将来说,还有什么比军权更重要的吗?可是毛还是听令,尽管不满,还是照做.

就在袁与钱龙锡谈话前的几个月,袁还在奏折上称毛"立有大功".但在杀毛之时有一条罪名就是"未立寸功"。不知崇祯看了这样两份时隔不久的奏章会有何感想。连王在晋(袁以前的上司,兵部尚书)谈到这一点这时也都说袁是"自取其祸"!王在晋评道:崇焕之自陈,剧称其牵掣之功,则文龙可何杀耶?文龙杀而虏直犯京城,明知而故悖之,崇焕之祸,其真与自取矣!

擅杀毛文龙可以说是自断臂助,直接地为满人扫平了外患,让满人入关再无后顾之忧。同时,也是袁崇焕最大的失误--使崇祯皇帝极为不满。

崇祯得知袁杀毛之时的反应是“意堪殊”,这不仅仅 是又惊又怒的了,而是怕的了!由于还要倚靠袁,只好忍 而不发。默认了袁杀毛之事。崇祯又是个死要脸子的人,又不愿低头认错,自然也不会替毛平反。

疯行烈还给出了一个袁毛有私人恩怨的可能原因(我以为未必可靠的野史):

“崇焕之杀毛文龙,其事甚冤。世儒以崇焕后死可悯,故尔掩饰其过,至谓毛文龙果有谋叛诸状,非深知当日之事者也。文龙守皮岛多年,虽有冒饷抗拒诸状,然其兵马强盛,将士多出其门,本朝佟张二将尽为彼害。使留之以拒大兵,不无少补。崇焕乃不计其大事,冒昧诛之,自失其助,遂使孔定南诸将阴怀二心,反为本朝所用,此明代亡国之大机,岂可因其后日之死乃掩其过也。或曰毛文龙尝求陈眉公继儒作文,陈邀以重价,毛靳不与,陈深恨乃备告董文敏,言毛不法专擅之状。董信之,崇焕为董门生,任辽抚时尝往谒董,董以陈语告袁,袁故决意为之。然则明代之亡,亡于善书者手也。”<啸亭杂录>,卷十,三六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