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10:伍员——日莫途远 -- 桥上

共:💬106 🌺31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10附:吴光入郢12/22

《昭三十年经》:

冬十有二月,吴灭徐,徐子-章羽奔楚。((p 1505)(10300004))(110)

《昭三十年传》:

吴子使徐人执掩馀,使钟吾人执烛庸,二公子奔楚。楚子大封,而定其徙,使监马尹大心逆吴公子,使居养,莠尹然、左司马沈尹戌(xū)城之;取于城父与胡田以与之,将以害吴也。子西谏曰:“吴光新得国,而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将用之也。若好吴边疆,使柔服焉,犹惧其至。吾又彊其雠,以重怒之,无乃不可乎!吴,周之胄裔也,而弃在海滨,不与姬通,今而始大,比于诸华。光又甚文,将自同于先王。不知天将以为虐乎,使翦丧吴国而封大异姓乎,其抑亦将卒以祚吴乎,其终不远矣。我盍姑亿吾鬼神,而宁吾族姓,以待其归,将焉用自播扬焉?”王弗听。((p 1507)(10300301))(110)

吴子怒。冬十二月,吴子执钟吾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己卯,灭徐。徐子-章禹断其发,携其夫人以逆吴子。吴子唁而送之,使其迩臣从之,遂奔楚。楚-沈尹戌(xū)帅师救徐,弗及。遂城夷,使徐子处之。((p 1508)(10300302))(110)

我的粗译:

三年以后,我们的昭公三十年(公元前五一二年,周敬王八年,晋顷公十四年,楚昭王四年,吴阖庐三年),吴子(吴王阖庐)要求徐人把掩馀抓起来,又要求钟吾人把烛庸抓起来,那两位公子就逃去了楚国。

楚子(楚昭王)正式地封赐给了他们居地:派出监马尹“大心”迎接两位吴公子,让他们居住在“养”,派莠尹“然”和左司马沈尹“戌”为他们筑城,从“城父”和“胡”那里分拨了土地给他们,指望他们骚扰吴国。

但子西进谏说:“吴光新得国,而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将用之也。若好吴边疆,使柔服焉,犹惧其至。吾又彊其雠,以重怒之,无乃不可乎!吴,周之胄裔也,而弃在海滨,不与姬通,今而始大,比于诸华。光(吴王阖庐)又甚文,将自同于先王。不知天将以为虐乎,使翦丧吴国而封大异姓乎,其抑亦将卒以祚吴乎,其终不远矣。我盍姑亿吾鬼神,而宁吾族姓,以待其归,将焉用自播扬焉?(吴光刚刚领有吴国,就想方设法亲近他们的“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这是准备要用兵了。我们就算在边疆上和吴国搞好关系,用软的一手控制他们,也还怕控制不住,怕他们会打过来。现在我们又帮助此人的对头,进一步激怒此人,无乃不可乎!吴国,是周家的后代,被放逐到海滨,不和其他姬家的人来往,到今天才壮大起来,和诸华并立。那位“光”又很有文化,准备仿效他们的先王,就不知道上天是要利用此人破坏一通,由此覆灭了吴国而便宜那些异姓呢,还是要最终让此人的后裔继承吴国呢,现在这场戏马上就会落幕了。我们何不先去讨好自己的鬼神,安定自己的族姓,等着看最后的结果,何必白忙一场呢?)”

那位“王”不肯听他的。

楚人的行动激怒了吴子(吴王阖庐),这年冬十二月,吴子抓扣了钟吾子。跟着就进攻徐国,在山上筑坝,引水灌城,到己卯那天(杨注:二十三日。),攻灭了徐国。徐子-章禹除去了头发,领着夫人迎接吴子,吴子慰问了他以后把他送走了,让他的近臣都跟着他,他随后就逃去了楚国。

楚国的沈尹戌已经率领部队前来救援徐国,但没赶上,于是在“夷”筑城,把徐子安置在那里。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徐子-章羽奔楚”曰:

“章羽”,《传》作“章禹”,《公羊》亦作“章禹”,“羽”“禹”古音同。《汉书古今人表》、《五行志》以及韩愈《徐偃王庙碑》并作“章禹”。

杨伯峻先生注“吴,周之胄裔也”曰:

杜《注》:“胄,胤也。”胄裔同义,亦可曰裔胄,襄十四年《传》“是四岳之裔胄也”可证。

杨伯峻先生注“比于诸华”曰:

自比于文化发达之国,非蛮夷落后国。

杨伯峻先生注“不知天将以为虐乎,使翦丧吴国而封大异姓乎,其抑亦将卒以祚吴乎,其终不远矣”曰:

谓不知天意何在,或者使阖庐为暴虐于邻国;或者使阖庐自灭亡其国,而使邻国扩大土地;或者终福佑吴国而为害邻国,其结果不久可以知之。

杨伯峻先生注“王弗听”曰:

楚昭王之母于鲁昭十九年至楚,楚昭最早生于此年冬,此时仅十一岁。子西为其庶长兄,王拒諫者(,盖如下《传》伍员所云“楚执政者众而乖”也)。

杨伯峻先生注“防山以水之”曰:

杜《注》:“防壅山水以灌徐。”此盖利用堤防以山水攻城最早纪载。

杨伯峻先生注“徐子-章禹断其发”曰:

哀七年《传》云“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臝以为饰”,十一年《传》又云“吴发短”,则徐子之断发,示从吴俗为吴民也。

“吴”(杨注:吴,姬姓,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之后。《史记》有《吴世家》。孔《疏》引《谱》云:“至寿梦而称王。寿梦以上世数可知而不纪其年。寿梦元年,鲁成公之六年也。夫差十五年,获麟之岁也。二十三年,鲁哀公之二十二年,而越灭吴。”吴国自称为“工”(者減钟)、“攻[(又/又/一)攵]”(吴王剑——桥:可见前面图中“吴王光剑”的铭文)、“攻吴”(吴王夫差鑑),亦称为“干”,详刘宝楠《愈愚录》卷四《干越》、《墨子兼爱中》孙诒让《閒诂》及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吴王寿梦之戈》。亦称禺邗,传世有禺邗王壶,即哀十三年黄池之会后所作。吴自称王,彝器如此。《吴语》又称“吴伯”“吴公”,《春秋》则称“吴子”。吴初国于梅里,据高士奇《地名考略》,今江苏省-无锡县东南三十里之梅李乡,旧称泰伯城者是其地。至诸樊始徙于吴,今之苏州市。),推测位置为:东经120.11,北纬31.51(阖闾城遗址,春秋晚期大城遗址,阖闾:昭二十八至定十五)。

“徐”推测位置为:东经118.40,北纬33.35(泗洪县-半城镇,庄二十六年后)。

“楚”——“郢”推测位置为:东经112.18,北纬30.42(纪南城。有遗址,长方形城,4500╳3500,1600万平方米。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晚期:楚——为郢:庄十七至庄十八,庄三十至僖二十七,文九至文十四,宣八至昭五)。

“钟吾”推测位置为:东经118.35,北纬34.18(新沂市-马陵山镇-新宅村西钟吾)。

“养”(杨注:养甥、聃甥皆鄧大夫。#《年表》作“邓甥曰,楚可取”云云,则太史公以三甥之甥乃亲戚之称,杜《注》云“皆邓甥仕于舅氏也”,盖本此。#襄十三年《传》称养由基为养叔,则其人姓养名由基字叔可知。昭三十年《传》云“楚子使监马尹大心逆吴公子,使居养”,则楚有养邑,由基或以邑为氏。养由基善射,见成十六年《传》。《战国策西周策》云:“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杜《注》:“养氏,子旗之党,养由基之后。”#杜《注》:“二子奔楚,楚使逆之于竟也。养即所封之邑。”养当在今河南-沈丘县今治南沈丘城之东,临安徽-界首县界。),推测位置为:东经115.38,北纬33.01(临泉-杨桥镇-费街)。

“沈”推测位置为:东经115.24,北纬33.07(沈丘古城遗址)。

“夷”——“城父”——“东夷”(杨注:许,姜姓国,周武王封文叔于许,故城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东三十六里。鲁成十五年,许灵公迁于叶,即今河南省-叶县南稍西三十里。昭公九年,许悼公迁夷,实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东南七十里之城父集。一九六二年在安徽-宿县-许村公社-芦古城孜发现许国-诸俞之器。许国君葬于许村,离城父集固不甚远。十八年迁析,实白羽,即今河南省-西峡县。定公四年,许男-斯迁容城,容城故城在今鲁山县南稍东约三十里。传世器有许子钟、许子妝簠等。“许”皆作“鄦”,与《说文》同。自文叔至庄公十一世,始见于《春秋》。战国初灭于魏。详《汉书地理志》“颍川郡-许”王先谦《补注》。#焦、夷皆陈邑。焦当今安徽省-亳县,夷在亳县东南七十里。杜《注》谓“夷一名城父”,其实城父不过夷之一邑耳。说详昭九年《传注》。#徐国本在今江苏-泗洪县南,昭三十年被吴所灭,楚迁之于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七十里。#夷,今安徽-亳县东南七十里城父故城。#楚有两城父,此所谓夷城父,取自陈。僖二十三年楚伐陈,取焦、夷。杜云:“夷一名城父”,即此。又有北城父,见十九年及哀六年《传》,详顾栋高《大事表》七之四。#城父即夷,其田盖城父境内田之一部分耳,在养东北;胡即今阜阳市,胡田在养东南。),推测位置为:东经115.98,北纬33.64(亳州-城父镇,夷-城父,昭九年迁来,昭十八年迁析)。

“胡”推测位置为:东经115.79,北纬32.96(阜阳市-白庙集-胡庙)。

“周”——“王城”——“周宗”——“郏”——“郏鄏”(杨注:宣三年《传》王孙满之言曰:“成王定鼎于郏鄏。”据《尚书》,武王亦无经营雒邑之事。成王之营雒邑,先卜其地,则迁鼎恐亦非武王事。一九六二年出土何尊为成王五年器,云:“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又云:“唯珷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帥-巾+立/(亏-二)]民。”似武王早有迁筑王城意,成王不过秉承父命而行。昭二十八年《传》言:“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古人常以成王事归武王。雒邑即成周,在河南省-洛阳市西南。京相璠云:“郏,山名;鄏,地邑也。”《太平寰宇记》谓邙山即郏山之别名。#郏音夹,以郏山得名(郏山即北邙山),即郏鄏,又曰王城,今河南省-洛阳市。#今河南省-洛阳旧城西部即王城故址。自平王东迁至景王,十一世皆居此。敬王迁成周,王城废。至王赧复居之。详顾栋高《春秋大事表》。#郏鄏即桓七年《传》之郏,周之王城,汉之河南,在今洛阳市。《楚世家索隐》云:“按《周书》,郏,雒北山名,音甲。(鄏谓田厚鄏,故以名焉。)”#沈钦韩《补注》云:“《续志》:‘河南县东城门名鼎门。’《唐六典》:‘东都城南面三门,中曰定鼎。’韩愈《送郑十校理序》:‘席定鼎门门外。’是古人犹以成王定鼎之事名城门也。”#王城在今洛阳市西北隅。#沈钦韩《补注》云:“周宗言周室也。”),推测位置为:东经112.43,北纬34.67(洛阳-西工区为主)。

这一段是吴人前面向西进攻未能得手,但后面向北方发展则成功了,但只是战胜了楚人的盟友。

下面是吴灭徐一些相关地点天地图地形图标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