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兰陵王破阵 -- 赫克托尔

共:💬84 🌺64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5. 定阳大捷(中)

斛律光在洛水河谷三战三捷,然而周人在宜阳外围修筑的5个城堡还在,宜阳之围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强攻北周要塞耗时长、损失大,兵力较少的北齐耗不起。北周同样不愿意在洛水河谷消耗,因为河谷地形局促,大兵团施展不开,无法发挥数量优势,于是双方不约而同的想换个战场,都将目光转移到晋西。

前文说过,晋西南的运城盆地,当时叫河东,属于北周,运城盆地的汾水上游,东北方临汾盆地属于北齐的晋州,首府在临汾,当时叫平阳。汾水东北——西南走向,中游几乎平行于黄河,黄河与汾水中游之间是吕梁山。当时吕梁山以西,黄河以东,汾水以北,也属于北周,北周将国境线平行于黄河向东推到了吕梁山一线。

早在周齐两国在宜阳拉锯期间,郧(yún)国公勋州刺史韦孝宽,就对手下人说:“宜阳一城之地,谁拿下来都谈不上损益,两国劳师数年没有结局。北齐不乏明白人,如果放弃宜阳战线,北上进攻汾水以北,我国边境会很麻烦。我们应该抢在敌人前面,在华谷、长秋一带修筑要塞,打掉敌人的可能企图,如果被敌人抢占先机,我们将很麻烦。”于是韦孝宽画地图,写可研报告,送交立皇帝宇文护请求批准,宇文护特意派心腹叱罗协对韦孝宽派来的人说:“老韦儿子多(韦孝宽有6个儿子),也不到100个,在汾北筑城,让谁去驻守?”把韦孝宽撅了回来。

韦孝宽(509—580)时年60周岁,542年,接替名将王思政镇守玉壁,546年,高欢率领倾国之兵来攻玉壁,高欢“苦战六旬,伤及病死者十四五,智力俱困,因而发疾。其夜遁去。后因此忿恚,遂殂”,活活把高欢耗死了。韦孝宽一战成名,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建忠郡公。东魏——北齐则在围攻玉壁失败后元气大伤,彻底打消了灭亡北周的企图,逐渐趋于守势。此后北周改在玉壁设置勋州,由韦孝宽担任刺史。自542年以来,韦孝宽几乎一直坐镇玉壁,面对汾水以北的北齐临汾盆地(晋州)。纵观韦孝宽的军事生涯,韦孝宽善守不善攻,580年,权臣杨坚派他讨伐相州总管尉迟迥,他也没打下来,靠突袭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才得手。560年代的几次重大军事行动,他都没参加,564年宇文护统帅3路大军东进,韦孝宽反对,宇文护没搭理他,把他留在后方继续把守玉壁和勋州。

韦孝宽所说的华谷、长秋,据胡三省给《资治通鉴》做的注,华谷是古代汾水下游支流华水的源头,今稷山犹有华峪镇,顾颉刚及其弟子刘起纡认为,居住在华水流域的夏人以其所居地之“华”水来命名自己的部族,其他戎、狄部族的人也称他们为“华人”,于是河东(运城盆地)的夏人便有了“华人”、“华族”这样的名称,夏朝首都安邑也在运城盆地中的夏县。长秋得名于汉朝设置的长修县,讹传成了长秋,位于汾水下游河道以北,汾水东北——西南流向,在临汾(当时叫平阳)附近拐了个大弯,向正西流,所以汾水下游按南北分,汾南属周,汾北属齐。华谷、长秋都在运城盆地外围,筑城能巩固北周汾水南北的联系。

宇文护拒绝韦孝宽的筑城建议,可能源于瞧不上韦孝宽,认为他不会进攻,只会修城守城。另一方面,北周的机动兵力的确有限,564年宇文护出动倾国之兵东征,总兵力20万,北周不可能一直维持20万兵力,在去掉驻守各地的地方武装,能投入到境外作战的机动兵力,不可能超过10万,我认为在570年前后的战争中,北周的机动兵力在7-8万人。

另据《通典》记载,577年北齐灭亡时,有303.2528万户,2000.686万人口,而吃掉了北齐的北周,有359万户,900.9604人口。两组数字都有问题,第一北齐的每户人口太多,超过6人,第二灭齐后的北周人口数比北齐还少,第三,原北周的户数不到不到60万户,不到北齐的1/5。我认为北齐2000万人口的数字是准确的,毕竟北齐占据了完整的华北平原和江北淮南之地,都是当时中国最富饶的地方,北周面积虽大,有价值的地盘只有关中、四川盆地,关中历经兵燹,早已不是秦汉的膏腴之地,四川盆地又太小,所以我认为北周的人口不会超过北齐的一半,850万上下,去掉地方部队,机动兵力达到8万是正常情况下的极限。

周军在宜阳一带的兵力,前文分析过,多了说可达8万,往少说也有5万,晋西南的汾北前线,实在匀不开兵力修筑、防守新要塞。反过来说,如果周军在晋西南还有兵力,北齐也不会在晋西南发动进攻,围汾北救宜阳。

回来再看周齐两国的动向,570年上半年,斛律光在宜阳一带三战三捷之后,两国边境暂时消停下来。据《周书 刘雄传》,两国达成了停战协定,“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扰”。

六月甲辰(570-08-09),齐帝高纬的宠妾穆黄花生长子高恒,高纬大喜,大赦,想立高恒为太子,又怕斛律皇后不高兴,把孩子交给皇后抚养,这位皇后就是斛律光的女儿。九月乙巳日(按陈垣的《二十史朔闰表》,九月初一是辛亥日,乙巳日在辛亥后54天的十一月,怀疑是己巳日,570-11-02),高纬不顾斛律皇后还年轻,册封高恒为太子。十月丁酉(570-11-30),北周郑国公达奚武去世。这多半年两国没有值得一提的战事,只有周军可能在继续劳师费力的继续围困宜阳。期间北周最大的战事,是支援附庸国后梁,抵抗南陈的进攻。后梁是梁的余脉,侯景之乱后,南朝大乱,梁武帝萧衍的儿孙们打作一团,北齐北周也跑来揩油占便宜,梁国大将陈霸先占据梁国大部分地盘,建立陈国,北周占领四川,版图向南延伸到云贵,北齐占领淮南江北,萧衍的孙子、编《昭明文选》的昭明太子萧统的第三子萧詧,占据江陵苟延残喘,做北周的附庸,对抗陈国,萧詧的梁国史称西梁或后梁。

十二月,风云突变,丁亥日(571-01-19),齐帝高纬来到陪都太原(当时叫晋阳),派右丞相、并州刺史斛律光主动出击,带领5万步骑去汾北修城。修城必然触怒北周,就意味着打仗,而且是546年高欢第二次围攻玉壁失败以来,极其罕见的北齐主动进攻北周,北周方面的记载是“齐将斛律明月(斛律光字明月)寇边”。

从前文可知,北齐上次一次性出动5万兵力,还是564/65年的邙山之役,那时北齐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出大军不行,此次在缺少预兆的情况下,主动出兵这么多进攻,无论动机如何都很反常。

斛律光在玉壁附近、汾河以北,修筑龙门、华谷两城。龙门城在汾水——黄河汇合处以北,黄河东岸。黄河河道出秦晋峡谷,在这里突然变宽,流速变慢,这个瓶颈叫龙门,相传为大禹开凿,用于疏导黄河水流,鲤鱼跳龙门的龙门,也是此处。据谭其骧先生的历史地图集,华谷城在龙门城以东,与周将韦孝宽驻守的玉璧城隔汾河相望。龙门、华谷二城,将北周的黄河以东的运城盆地与汾北分开,加上龙门以北的黄河水流湍急,难以渡过,对北周而言,汾北成了飞地。

斛律光跑到汾水南岸,与韦孝宽面谈,说:“一个宜阳,大家争了这么久也累了,现在我们不要了,想在汾北取得补偿,请别见怪。”韦孝宽回答:“宜阳是你们的重要城池,汾北才是我们不要的地方,我们不要的土地你们取了算什么补偿?而且您辅佐幼主,位重望隆,应该顺应天地之道,以百姓安居乐业为念,怎么可以穷兵黩武,给民众造成怨恨和灾祸?贪图一块寻常之地,造成千里无人烟,横尸暴骨,令本已疲惫的百姓生灵涂炭,我真为您不值啊!”

斛律光与韦孝宽不欢而散,北上包围北周的汾州定阳城——今山西省西南部临汾市吉县,临汾城正西。在定阳城南修建南汾城,加上南边刚修成的华谷、龙门城,斛律光切断了周定阳与运城盆地的联系,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见北齐风头正劲,当地万余户胡人、汉人来投靠。

斛律光又在汾北筑平陇、卫壁、统戎等13座要塞,沿着临汾盆地的南边缘,向西一直延伸到黄河边的龙门,占据北周的汾河以北、黄河以东的大片土地,“马上以鞭指画而成,拓地五百里,而未尝伐功”,之前韦孝宽忧虑的事都变成了现实。

北齐犯边的消息传来,宇文护赶紧找来堂弟齐国公宇文宪商量对策,经过几年锤炼,宇文宪已经相当熟悉军务,回答说:“如宪所见,兄宜暂出同州,以为威势,宪请以精兵居前,随机攻取。非惟边境清宁,亦当别有克获。”宇文护同意。

同州位于今陕西东部渭南市大荔县,潼关西北,洛川(也叫西洛水,与洛阳的洛水相区分)河畔,向东南可照应潼关,向东可呼应蒲坂渡口,是北周的边防重镇。561年,晋国公宇文护在同州建立晋国第,立德皇帝(宇文肱,?—526。宇文护的祖父,宇文泰的父亲,所以是宇文泰系与宇文护的共同祖先)别庙,所以同州在北周的地位,相当于北齐的太原,东汉晚期魏王曹操的魏国首都邺城。

按宇文宪的建议,次年(周天和6年,571)正月初一(571-02-10),由傀儡皇帝出面,派宇文宪与申国公李穆带领2万周军从龙门渡黄河,对付斛律光,宇文护坐镇同州,作为预备队。外交方面,宇文宪的幕僚刘雄前往北齐,指责斛律光背弃合约,“辞义辩直,齐人惮焉”。北周对刘雄的工作很满意,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周昌县伯,邑六百户。

宇文宪的周军比斛律光的齐军少一倍多,2:5,极为罕见,可知北周大部分机动兵力还在围攻宜阳。北周面临重大抉择,继续包围宜阳,还是解围救援汾北。

也是在正月,一直在临汾坐镇的左丞相段韶,突然来到南线宜阳附近的定陇,筑威敌、平寇二城,巩固宜阳的防御,随即返回临汾。

宇文宪、李穆的周军渡过黄河,突然来到汾北,齐新蔡郡王王康德措手不及,连夜撤军,但是宇文宪、李穆刚刚在去年被斛律光打败,兵力又少,不敢进攻斛律光,背水作战也很危险,撤军渡河西归。

二月,为了应对周军的大举报复,齐帝高纬派头号名将段韶、宗室第一名将太尉兰陵王高长恭前往前线,战争打了快3年,兰陵王高长恭终于出场了。第二次邙山之战后,周齐两国没有大战,兰陵王没有表演的机会,仅仅能从《北齐书 武成帝本纪》、《北齐书 后主本纪》的流水账中,找到他加官进爵的记录。

565年,兰陵王出任尚书令,569年,太上皇高湛去世,后主高纬亲政,兰陵王继续做尚书令,570年,高纬让宠臣和士开担任尚书令,兰陵王转任录尚书事、中领军。571年,和士开顶了兰陵王的录尚书事职务,兰陵王做了名义上的最高军事长官太尉。总之兰陵王的官越做越大,但行政权逐步丧失,被皇帝剥夺转给和士开。

宇文宪西撤之后,柱国枹罕郡公辛威、郧国公柱国韦孝宽等,率领步骑万余,渡过汾水进逼斛律光刚修建的平陇城,两军会战,斛律光大破对手,俘斩上千,战后撤入华谷城休整。获封中山郡公,增邑一千户。

三月己酉(571-04-11),宇文宪率领枹罕郡公辛威、幕僚刘雄、周城县公尉迟运等人,再次从龙门渡过黄河东进,斛律光不迎战,向东退守华谷,宇文宪也不追击,拿下斛律光建立不久的伏龙等4个要塞(《周书 辛威传》说5城),从“伏龙”二字来看,这4城在龙门附近,宇文宪企图一鼓作气打通本土与定阳的联系。

到此我们能看到周军的问题,北齐在汾北修筑城垒链,切断周汾南与汾北的联系,北周要想破解,可以选择两个方向,一个是南方,汾南玉壁韦孝宽方向,一个是西方,从黄河以西宇文护坐镇的同州出发,由宇文宪从龙门渡黄河。理想状态是南、西并举,让齐军顾此失彼,事实却是,西线宇文宪部先渡河,没打仗缩回去了,南线韦孝宽后出击,被斛律光揍了回去,两路没有呼应,各自为战且步调不一,北周的这个问题一直到宜阳——汾北攻防战结束,也没有解决。

斛律光部躲在华谷监视宇文宪,轮到段韶出击了,带兵围攻柏谷城,胡三省以为柏谷是洛水流域的同名城垒,进一步认为斛律光将周军吸引到晋西南之后,段韶去洛阳周边占便宜,是为围魏救赵。其实这个柏谷在临汾盆地南缘,现在的山西省稷山县柏壁村。柏谷位于高山之上,十分险峻,众将缺乏信心,段韶说:“汾北、河东肯定将落入我国之手,但如果拿不下柏谷城,那么它就会成为我们体内的毒瘤。现在周援兵正忙于攻打其他城垒,忙过不来,不用太担心。而且此城虽高,却很狭小,我们用火弩攒射,敌人躲都没地方躲,一天内我们就能拿下。”于是段韶击鼓进攻,攻陷柏谷,俘虏周守将薛敬礼,斩首甚多。段韶因功封广平郡公,也驻军华谷城休整。

从三月起,齐三大名将分为两伙,第一名将段韶带着最年轻最弱的兰陵王高长恭为一路,第二名将斛律光带领另一路,两伙轮流从华谷城出击和休整。北周宇文宪带一路人马,问题在于北周将领虽多,但能力都比北齐三大名将差一截,李穆、韦孝宽、宇文桀、梁士彦都打不过段韶、斛律光,所以宇文宪缺乏帮手,独战两伙齐军,忙的手忙脚乱,顾此失彼,齐军却能好整以暇,以逸待劳。

===== 汾北形势简图(570—71) =====

黄                          |

河                          汾

|                          水      

|             吕            |       

|             梁            |       

|             山            |晋  州     

|姚襄 郭荣城                    |临汾(平阳)

|    定阳(周汾州)               |      

|柏杜城 南汾城                   |      

|两乳谷                       |      

黄                          |       

河         柏谷               |       

|龙门 华谷 平陇                  |       

|  ——————————————汾水————————/    

| /玉壁=================峨嵋台地=============          

|/                                

|                                

|                                

|蒲坂渡口                            

|                                

黄                                

河                                

|————————————黄河——————————————     

潼关                               

段韶、兰陵王歇了,轮到斛律光出击,率军5万攻克周姚襄城、白亭城,俘虏北周仪同、大都督等9人,捕虏数千人,因功别封长乐郡公。姚襄城在定阳城西10点钟方向,黄河河畔,是沟通定阳与河西本土的孔道,齐军攻克姚襄城,就从东、西、南三面包围了定阳,使其陷入绝境。

在此之前,宇文护手下的中外府水曹参军郭荣(547—614),在定阳视察城防,认为定阳城与姚襄城距离太远,无法互相支援,建议在两城之间修筑再修一城,宇文护批准,史书没说此城的名字,姑且称为郭荣城。眼下斛律光攻克姚襄城,后来齐军也拿下定阳,却始终没攻下郭荣城。

这时定阳已被齐军围困4个月,援军、粮草都无法进城。宇文宪派遣柱国宇文盛向去定阳运粮,从后事看没运进。宇文宪自己从两乳谷进军,攻克北齐柏社城,再夺回姚襄城。但是齐军对定阳的包围圈很坚固,宇文宪的成绩也就这样了,止步于姚襄城一带。宇文宪派柱国宇文盛、幕僚刘雄在齐包围圈以西扎营,并在营外挖了一条长堑,另派柱国谭国公宇文会(?—572。宇文护之子,宇文护倒台后被杀)筑石殿城与齐军防线对峙,一时间,两军相持不下,齐军也无法攻克定阳,周军也无法解围。

四月,战局发生突变,据《周书 武帝纪》、《周书 宇文纯》、《周书 田弘传》说,齐将段韶、斛律光进军宜阳,北周赵国公宇文纯(皇帝宇文邕的9弟,580年被杨坚杀死)、雁门郡公田弘(北齐称为纥干广略,纥干是鲜卑姓,广略是字),出洛水河谷击破段韶、斛律光,于庚子日(571-06-02)攻克宜阳等9城,田弘因功增邑五百户,进位柱国大将军。

《北齐书 斛律光传》、《北齐书 段韶传》的说法不太一样,周军率先从宜阳方面进攻,企图围魏救赵,解汾北的定阳之围。斛律光率军5万南下,在定阳前线与周军相持的段韶主动要求与斛律光一同南下,留下兰陵王继续围攻定阳。周宇文纯、田弘,与齐段韶、斛律光,在宜阳城下会战,斛律光“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

我认为北齐方面的记载更加可信,事实应该是周军主动进攻宜阳一线,打下宜阳等城,打通从洛水或崤山南道进入洛阳盆地的道路,更是重大战绩。斛律光、段韶迅速反击,战胜周军,但没夺回宜阳城,是北齐的一大损失。

通宝推:北纬42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