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台湾,同胞? -- 2313234454dfsd

共:💬70 🌺794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补丁:阴谋论之民进党版“大决战”

补丁:阴谋论之民进党版“大决战”:1129、2016、“平津战役”

昨天看《少康会客室》专访陈文茜,有一重大论调:以20年的时间轴来看,台湾政党制衡政治将告别台湾,重回20年之前的两蒋时代,一家独大的局面将重现,只是主角变身为民进党,国民党成为配角甚至待宰羔羊。

对此深以为然,暗合之前几篇帖子的观点。

一、民进党夺权之路:激进革命到温和夺权的转变

国、民之争有点类似于国共之争。区别在于TG走了一条暴力夺权的道路,而民进党因为种种因素制约,从早期的党外激进运动走上走上了和平演变、议会夺权的温和革命之路。

其中,1999年的《台湾前途决议文》是一个根本性转折,操刀人郭正亮在大陆某电视节目直言此文形成的构想:民进党到底是永远抗拒“中华民国”这个体制,不进入体制抗争,还是先进入体制再寻求改变?《台湾前途决议文》为阿扁投入2000年“总统”选举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彻底改变了民进党的政治路线,走上了一条议会夺权的温和革命之路。类似的言论,郭正亮在点评香港“占中”时批评民主派此举愚蠢:局势明显对你不利,你要一直在体制外反对吗?如果先加入体制内“袋住先”,再寻求改变,现在这样把主动权拱手让于北京,你什么也没得到。这就回到民进党当初的选择!

民进党这个巨大转型,是从国大代表到“立委”到“总统”的渐近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革命时代的革命人物逐渐掉队,政治人物开始主导民进党,所谓的新世代,说白了就是马上打天下的革命人物边缘化,让位于适合温和革命的政客。陈水扁明显带有激进革命时代的革命人物的特点,不适合民进党新形势下新的政治路线的需要。客观地说,蔡英文可能算是一个转折时期的关键性政治人物,她能在1129说出自我警惕这么有政治高度的话,不容易!有点像毛主席进京赶考说的“两个务必”。最近,她在换柱行动成定局后,喊出了不断“总统”要轮替,国会选举也要轮替。以她的稳健保守风格,说出此话,意味着她要争取的肯定不是“立法院”席次过半,而是2/3甚至3/4。

拉长时间轴,以历史的眼光来说这些老古董,不是要讲故事,而在于说明一个大家可能忽略的甚至被表象所迷惑的可能性:国、民之争其实是一个零和游戏,与国共类似,区别只有实现路径:暴力or温和。毕竟,大家都是中国人,中国人在政治上没有妥协制衡的传统,并且国、民两党在理念、国家认同、利益分配等方面差异实在太大,甚至南辕北辙。有些差异涉及到国家根本发展方向以及各自的根本利益基础,更不敢乐观。

以此观知,对民进党的种种行为,不要简单地以西方政治伦理的政党政治来观察,而以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来思考,可能更接近事实的真相。

所以,对于今年洪秀柱参选风波到今天换柱成定局,或有一种阴谋论。是役,民进党利用国民党内部矛盾,发动的是一场旨在歼灭国民党主力、从根本上击毁国民党的大决战。从刚开操作柱上、宋参选,种下分裂国民党的种子,然后再通过民调等手段造成国民党危机的表象,引诱国民党为了救亡图存,操作换柱,从根本上破坏国民党的礼制法规,瓦解国民党的政治信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奋斗,实现最后的大决战。国民党上下似乎都沉浸在两党制衡的西方政党游戏的氛围中,压根没有想过,民进党可能本来就是要置其于死地而后快。

由此,我联想到了国共之争的“三大战役”,国民党也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被迫走到大决战的境地。

二、国共三大战役始末

1946年6月,国民党拉开了全面进攻的序幕,至1947年3月,被迫调整战略,实现重点进攻,同年6月30日,刘邓跃进大别山,拉开战略反攻的序幕。全国战场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原、西北等五大战略区。各大战略区经历艰苦的战斗,取得了一系列战役胜利,特别是东北战场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以及华东的以孟良崮战役为标志的一系列战役,有力地消耗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1948年10月,华东野战军陷南城,整个局面发生根本转变,国共力量对比已出现战略性转折,揭开战略决战的序幕。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共中央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在东北、华北和华东战场上的主力。

三大战役歼灭了国民党最精锐的主力兵团,特别是蒋的嫡系重兵集团全部覆灭,广大的江南地区,国民党已无兵可守,唯一一支战略力量——华中李白集团已独木难支。此时蒋桂矛盾白热化,最后以蒋下野、李宗仁代总统结局。

三、民进党版“三大战役”

太阳花学运吹响了民进党战略大反攻的号角,类似于“千里跃进大别山”、“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等几个战略区众多战役的集合。

1129选举类似于辽沈战役,为民进党夺取全岛江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一战,宣告台湾从今往后绿油油一片——无人不台独,无人不独台。

2016总统与立委选举,民进党有可能是发动一场类似于淮海战役、聚歼国民党嫡系王牌主力,彻底击跨国民党组织性防御体系和组织能力,自此之后,国民党将无力组织系统性成规模的大型会战,国民党彻底成为一支敌后游击战的散兵游勇。淮海战役中,老蒋也是临阵改将,几次反复。从黄伯韬兵团被围,到黄维兵团坐困蒙宿一带,到最后杜聿明兵团撤出徐州,中途变更“撤即不能打”的既定策略,强令杜兵团援助黄维兵团,到最后杜兵团被围歼灭。

有意思的是,杜兵团被围之后,中共中央从全局出发,东野主力尚未进关,为稳住傅作义兵团提前从塘沽出海口南逃,故意对杜兵团围而不打,使傅作义撤退决心难定,为东野主力进关断傅主力后路奠定了基础。这与今天换柱的过程实在有几分相似。

还有相似的,就是杜兵团的撤退。杜聿明怀疑国防部有内鬼,撤退计划只有老蒋与杜两人知道,并且通过各种渠道放出烟幕弹,让郭汝瑰误以为杜兵团30万人马从海州一路撤退,隐蔽自己从永城方向突围的战役企图。粟裕在布置追击时,曾说这是他最难下决定的一个夜晚。但是在杜兵团撤退途中,老蒋又突然改变原定计划,要杜兵团先西向攻击解困黄维兵团,导致杜兵团丧失最后的撤退机会。如果杜兵团30万重兵主力撤回江南,整个局势极有可能重回南北朝格局,起码,渡江战役不会秋风扫落叶般顺利。

从争天下的角度,阴谋论的角度地揣测,整个柱上柱下的社会氛围和民调操作,以及对国民党内部派系矛盾的精确利用,对照各名嘴在电视台上的大放厥词,事后看来,这些曾经的“谣言”变成了“遥遥领先的预言”。说这里面没有民进党的操作,没有阴谋论,真不相信。

收尾之战——平津战役。

民进党在2016年夺取“总统”和2/3-3/4立委选举,关键是立委至少要达到2/3席,“平津战役”的条件基本成熟。所谓的平津战役,分为天津模式、北平模式、绥远模式。对应于民进党,则要处理三部分力量。

一,国民党党产归零。“立法院”一战至关重要。若党产法案通过,国民党就失去了最后一块阵地,全岛最后一支战略力量将陷入全岛包围之中,国民党各政治人物将作鸟兽散,纷纷寻找新的出路,忙着改换门庭。

二,这就为“北平模式”的解决提供了条件,收编国民党的残兵败将考验民进党的政治智慧。一看民进党有没有心胸接纳本土蓝的投诚,不对本土蓝搞转型正义,进行政治清算;二看有没有心胸接纳本土蓝成为参与新政权的参政党,搞联合政府,而不是清一色。

三,接管军队、情报、警察等代表政权核心权力的强力部门。这是深蓝最后的阵地,民进党有没有办法成功地将深蓝压制住,大幅启用台籍将领,边缘化外省将领,彻底掌握强力部门,这考验蔡英文8年执政的政治手腕。

如果处理过急,或者心胸过于狭隘,不排除强力部门铤而走险,甚至走军事政变的路子,重新夺回国民党政权。虽然有人津津乐道于台湾实现了“军队中立”,政治的现实是,世界上没有完全中立的社会力量,特别是军队等强权部门。如果真中立,美国的肯尼迪一定泪流满面从地狱里出来抗议?

感想

绿营很多人都对TG历史非常感兴趣,核心的兴趣点是:TG是如何以弱胜强,战胜当时强大的国民党?

他们要学习TG这种能力,并破解成功密码,希望能找到对他们有用的秘密武器。这些精英对TG的历史之熟悉,非外人所能想象。比如柯文哲,对TG的历史,以及某些历史事件背后的政治用意和政治意义,都理解的非常到位。比如面临评价阿扁问题时,他引用TG两个决议来比喻。站在绿营和本省人闹革命立场,非常有政治高度!

当然,绿营对TG的学习,不仅仅是要思考打败国民党的问题,还在思考打败国民党之后面临更强大的TG和大陆,台湾如何以弱小之力打败之,争取台湾独立,这是他们感兴趣TG历史的另一个原因。

从国共的历史中看国、民两党近30年的缠斗,这种感觉非常深刻。

不过,比较搞笑的是国民党,两次国共合作,总结的经验竟然是:不要再与TG合作,跟他合作总吃亏。抹黑统战,坚决不搞第三次国共合作。讽刺的是,国、民合作坑大陆的时候,国民党也没占到便宜,又被民进党坑。历史的反讽在于,这个民进党,从组织模式和历史演进过程,虽然是个山寨货,也有点小TG的样子,国民党又一次输到脱裤。

还记得非常有名的台词吗?“长官,不是我们太无能,实在是共军太狡猾!”

哈哈哈!

2015-10-1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