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台湾,同胞? -- 2313234454dfsd

共:💬70 🌺794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外三篇:换柱应该坚持的原则与灵活

面对死生存亡之境,有没有权变的手段可以解决目前的困境了?可不可能换掉洪秀柱了?

政治斗争从来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温文尔雅的雅致,国民党有换柱的紧迫性和急切性,事急从权,生死存亡的关头,并不是要苛责国民党死守教条和原则,坚持礼与信而不灵活变通。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坚持原则与灵活之中把握平衡,这就是政治智慧。

就用兔子早期的历史故事来说明,这是原则性与灵活性完美统一典范,值得借鉴。这次就不引用全文,历史跨度太长,我作一简单梳理,若有兴趣,可自行去读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传》。

BTW,这是一部号称引用的资料全是真实的信史,是一部宝藏巨著。管理者从中汲取管理的智慧,历史者从中寻找历史真相,粉毛者愈发地崇拜英雄人物的伟岸,好事者从中猎奇八卦,天真烂漫者从中体现政治斗争不是请客吃饭,丢掉幻想和温情。严重建议各位一读。

故事一:长征如何确立毛主席领导权力

自湘江一战,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从八万六千余人,锐减为三万多人”,此时从上到下各级指战员,包括各“大佬”“开始思考,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毛主席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的穿梭说服各“大佬”,“分析第五次反围剿的军事指挥错误”。期间,中央负责人曾在“通道城”恭城书院“举行临时紧急会议”,意图劝说博古、李德放弃错误的意见,会议最后通过多数决,“通过了西进贵州的主张”,但此时的争论仍然没有结束。不过,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中央开始逐渐放弃李德的错误指挥,这就是遵义会议前夕的黎平会议,并通过了根据毛主席的“发言写成的《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完全绕开了李德,李德开始边缘化。

1935年1月2日至6日,中央红军向遵义挺进。鉴于蒋介石进攻逡巡狐疑,“毛泽东、王稼祥等向中共中央提出,立即准备召开路面政治局扩大会议”。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城红军总司令部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各大佬 都出席,以及重要的军事将领,共20人。

“会议后不久,在常委中重新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以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者上的帮助者。”

《毛泽东传》对遵义会议和毛主席给予了高度评价: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依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中央的组织问题,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长达四年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走自己的路”,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毛泽东在身处逆境的情况下,经历了长时间被孤立的痛苦磨练,他深切地体会到团结大多数的极端重要性。长征路上,他在中央领导层一个一个地做工作,让正确的意见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这才实现了遵义会议的巨大转折。贺子珍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对我感叹地讲:“办什么事都要有个大多数啊!”她比别人更清楚地察觉到:

“毛泽东在遵义仁义以后,有很大的变化。他更加沉着、练达,思维更加缜密、周到,特别是更善于团结人了。”

自此之后,虽然军事上的围追堵截的险恶局面并没有改变,反而更加严重,但是,中央红军在毛主席的领导,开始掌握主动权。

故事二:如何安排强势的军阀张国焘

比如,1935年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央红军仅2万人,而张国焘有8万余众,中央与张国焘关于红军北上南下分歧巨大,同时,张国焘对原中央的错误以及人事安排也非常不满。面对张国焘不断伸手要权,将红四方面军的干部往中央军委里塞,为了团结,中央做出了人事调整:“同意将原由周恩来担任的红军总政委改由张国焘担任,周恩来调中央常委工作。”,但“仍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同志兼任总司令,并且在6月29日任命张为中革军委副主席。期间,张依伏兵马占据绝对优势,有效仿蒋介石北伐时以军事政变的方式取代武汉中央的前例。

有一种说法,时任总书记的张闻天曾在张国焘的压力下建议将总书记的名器让于张国焘,毛主席当即批驳张闻天糊涂,事关名份,党之名器,岂可随意授受。

故事三:陈毅与粟裕:副手粟裕负战役之指挥之责

陈毅与粟裕在合兵成立华东野战军时的人事安排: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副之。但是,中央直接明文告之:粟裕负战役指挥之责。等于是剥夺了当家正职的最主要权力。

故事四:月月鸟养病与地雷兄行总经理之实

最近一起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月月鸟任总经理,地雷兄副之。为了让地雷兄有总经理之实,又不坏了国家法度,最后的政治安排是:月月鸟发布生病休养的公告,地雷兄就此独揽总经理之权。事实上,后来月月鸟也有外出视察新闻,发挥他应有的作用,但是那个养病公告就一直悬在那里。

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换柱的政治动作一对比,就明显感受到云泥之别。

第一,会议没有否定过去政治路线,也没有一棍子打死所有当时的决策者,把打击面限定在李德博古少数几个人身上。相比较朱立伦在中常会的发言,把选情低迷的屎盘子一股脑地扣在洪秀柱头上,这是一种极端幼稚的政治举措。

第二,会议并没有让毛主席当头,坐上中央负责人的头把交椅:总书记和三人团。而是做出了一个非常妥协的职位调整: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以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者上的帮助者。事实上,张闻天的总书记一直做到1945的七大,毛主席一直以明君待之。

这里要强调一点的是,中央红军其实是毛主席一手创建的,而目前这个屋顶——临时中央及博古三人团,是因为顾顺章叛变导致上海中央在上海呆不下去而迁到中央苏区的临时中央。以国民党和蒋介石的政治文化和传统来说,这是鸠占雀巢。毛主席从当时的中央苏区党政军一把抓变的实际负责人和最高领导人逐渐变边缘化,成为一个象征意义的中华苏维埃主席。

强调这一点的目的是提醒各位,无论是毛主席还是当时的中央,都为彼此预留了弹性空间,没有整碗端去,赢者通吃,而是争取大多数,团结大多数,不去纠结、在意谁是名义上的总统候选人的正副。

在兔子的历史上,类似不以职位的正副定英雄的政治安排,是一件极为常见的事件。上面四个故事,都说明了兔子对名分的看重。老蒋的失败就是,以军乱政。北伐打到南京城下,自恃有军人在手,就可以自立中央,视武汉正统中央如玩物,国民党粉丝可能认为,天下大乱,可以权变,天下有能者居之,反而为蒋介石这种短视的做法叫好,谓之有担当,有使命。殊不知,这极为短视,功利心态,急于速成,却违犯中国自古以来孔夫子的教导:名正言顺。所以,司马光这个政治老油条在《资治通鉴》的开篇就给皇帝念紧箍咒,开宗明义: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反观这次换柱,就是典型的赢者通吃,整碗端去,不给人留有余地,变成了你死我活的僵局。既然朱立伦有较高的人气,又是党主席,愿意承担一切责任,放下原来的身段参选,那为什么不在现有的格局下,做洪秀柱的副手?洪秀柱的喊话不是没有道理!显然,朱立伦有自己的小利益无法克服,有能者居无能者之下,情何以堪,天理何在?!并且,选上,副总统有职无权,担心自己被边缘化。

第三,沟通过程有耐心,恒心,不忿不愤不悱,也不计较个人的名位得失,一切以大局为重,团结大多数,争取大多数。反观这次换柱行动,沟通急躁,失败主义情绪浓厚,患得患失的心态极为严重。并且,所谓的劝退洪秀柱,完全就是赤裸裸地逼宫和威胁,再加以利诱。洪秀柱的坚持并非毫无道理,太子事关国体,名份早立,如果想这上面动脑筋,权变,看似灵活十足,实则蠢蛋十足,将失大义于天下,国民党的诚信何在?公开于庙堂之上视规章制度为儿戏,玩弄名器于股掌之间,权变机巧,何以说服选民?

洪秀柱的不退,有她作为政治家的立场和远见,但不见容于国民党的政治文化和传统。并且,这里面有没有洪个人利益的盘算,也不好妄论。但是,换柱走到今天,即使洪自愿退选,国民党看似一派祥和团结,其实,选民心如明镜,一样只会加速选情的恶化,而不是朱立伦和其他大佬、立委一厢情愿地以为可以“少输为赢”,止血保1/4的立委席次。也就是说,只要换柱行动开始,国民党的选情就注定了比捧着洪秀柱这个臭狗屎一直走下去还要差。

所以,我们基本可以对因换柱造成的国民党立委选情(总统是肯定没戏了)的危害建立这样一个大小排序:

换柱1.0版——洪正朱副 > 不换柱一直走到2016年 > 换柱2.0版——洪下朱上。

当然,事实上,洪正朱副的设想是天真的、幼稚的,也缺乏基本政治常识,只能是意淫。

另外,军公教,不是指绝对人数,而是指加权的关键领导职位,掌握资源分配地位的职位。

政治就这样,欺负弱小,依附强者。2000万本省人和300万外省人,你说中央会选择谁?何况是本省人的独立意识高涨的背景下。如果不出意外,本省人中还会分闽南人和客家人,分而治之,拉拢人少的客家人,尽量在双方之间掺沙子,扔石子,挖墙脚。一个目标,尽量让其内耗不团结,方便中央控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