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老兵岁月(一) -- 老顽童

共:💬100 🌺1365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整理】老兵岁月(廾五)

九、朝鲜7年

5、转行后勤

部队进驻八大站后产生了一些问题,部队管人不管物资,库站管物资不管人,各司其职,再加上库站建站不久,部队进入更迟,业务不熟,协调不良,造成效率低,矛盾多。

部队里的那些老兵原本是要来打战的,如今搞后勤,当搬运工,有怨气,认为干活是给库站干的,不尽力。有典型事例发生在许教导员的2营之外的连队,一个班上山砍伪装,大部分时间在山上打扑克,一天只伪装了两个垛子。还有一次出勤十人去搭平台,一天就扛了三根木材三块石头。

1952年6月间,上级根据战地后勤供应工作的具体情况,对库站及部队进行整编,营库合并,撤消营部,与库站合成一个指挥系统,避免了过去令出多门的现象。许教导员因此正式转入后勤工作。

与此同时,上级对问题较大的给养库(即201甲库)进行改组,派一位老政工干部赵佩珍和许教导员同去该库任职(任何职?没提。既然有一老政工同去,许教导员应是任业务干部——仓库主任)。为何要调许教导员去出问题的库区,应是许教导员的2营管理出色并与库站配合良好,且许教导员在出疫情时勇闯第一线坚守岗位的坚毅让领导留下印象。

许教导员,不,应是许主任,所任职的给养库是志愿军后勤最大的一个给养库,库管人员上千,库中物资有主食、副食,服装等,可谓之吃、穿、用样样齐全(知道为什么难以管理了吧,跟许教导员原先管理的弹药、油料大不一样),负责供应东线志愿军十几万人所需。

点看全图

流量很大,库区经常性储存1,2百个车皮,年吞吐量约2000多个车皮,最多的一个晚上进库物资36个车皮,汽车进出上百辆。战地库区没有完善的存储建筑和库存设施,只靠两条大山沟(尺耳洞、青松里)为护障。还要面对美机轰炸和特务的破坏,还有自然灾害的侵扰。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许主任到位后,即和指战员一起群策群力,除了克服上述困难外,还根据各人的体力,灵敏度分配工种,合理排班,减少疲劳作业,提高劳动效率。还有就是分组装卸火车、汽车,合理安排装卸点,以排除过去沟口车辆聚集,而大沟内廖廖无几的现象。

点看全图

再就是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如:

分区分类制度,之前由于各类物资都挤放在一起,经常发生差错,如发豆腐干将五香豆发出去,发大米把高粱米装出去,发酱油发了猪油等。

定额定量制度:过去由于平台搭好大小不一,存放量也不一致,而库区老乡多,过往行人多,东西被偷盗也不知道。

责任保管制度,责任到人,避免了过去因保管不善物质霉变的损失。

等等

并根据经验制定了各种物资的相应保管方法:如白面要存放在阳坡平台,如果放在阴坡外表几天就长毛了;食盐若放在库洞里会溶化;放过食盐的平台不能放主食和袋子,容易霉烂;辣椒不能放在树林里,时间长了树会被熏死,有碍防空;等等。

关键的是要加强内部纪律,早期纪律比较松懈,警卫人员偷库房的饼干、罐头吃;保管人员服装不合身,擅自到库房调换,有的甚至把皮大衣用秤称,那件轻穿那件。人员随便在库洞里抽烟……

困难大大的,任务很艰巨,但在许主任和201甲库全体指战员的巨大努力付出之后,给养库很快地成为志愿军坚实的后勤基地。

关键词(Tags): #各司其职#给养库#群策群力#管理制度#内部纪律通宝推:迷惑不解,不远攸高,履虎尾,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