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请教一下 -- 明心灵竹

共:💬40 🌺10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从阶段的角度谈程度的问题,混淆了两个问题

这里的信不是说无条件相信的信,是指体证后的信

这个“体证后的信”,是一个阶段性的事情,是经过体证这一阶段之后形成的“信”。从这个角度说,的确不是无条件的。

但是经过这个条件之后,具体处理“信”的问题时,就又变成无条件的“信”。

关键在于“无条件的信”这个词组的内涵。

这个词组有两个内涵,一个是字面意思,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信奉,其中包括没有“体证”这一条件;一个是引申意思,不再质疑。

明心灵竹已经明确说明,自己的问题是疑的问题。

主要是我看佛教五毒 贪、嗔、痴、慢、疑。我本人是个怀疑论者,所以贪嗔痴慢要去我倒能理解,唯独这个疑我去不了,也没想去。

所以,对应的概念应该是引申义不再质疑,而不是字面意思。

而且佛经原文也是讲“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二者均谈到,在有“信”心之前是不那么“信”的,也就是有疑的,都是有疑作为条件的。既然对应的是有疑,那么信就应该是以不疑为基本要素。特别重要的是,原本的这个对话中完全不涉及“体证”,谈的是“章句”,也就是经文本身。

明心灵竹自己谈到,他现在是有疑的。将来倘若没有疑了,那个时候他也可以说自己是“无条件的信”。然而,那个时候的“无条件的信”,大概是经过了所谓的“体证”的,可以解释说是“有条件的信”。于是问题出现了:为什么一件事可以同时处于有无两种状态呢?

原因极简单,就是因为两者对“条件”的定义不同。一个是从先后阶段的角度谈条件,有先期阶段就是有条件,没有先期前置阶段就是无条件;一个是从程度轻重的角度谈条件,存在质疑就是有条件,没有质疑就是无条件。用的词长得样子是一样的,但是用的词所代表的内容是不同的。在语言学里就是同形词的问题。双胞胎兄弟,一个是共匪,一个是蒋匪。

还是那个帖子说的内容,内涵,外延,周延,三个基础概念。

首先必须明确定义,确定在讨论什么。语言文字是重要的工具,但是语言文字必须适应社会多样性、复杂性,必须为将来发展做冗余设计,所以语言文字有一词多义性,有一句多义性。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是语言文字作为工具的天然缺陷。但是我们不能局限于缺陷之中,而要准确把握其实质。

古人说,一理通百事。

有个和尚看见一头牛被拴在树上,想去吃草,急得来回打转。过后他跟一位高僧谈禅,就突然发问:“为何团团转?”高僧答:“皆因绳未断。”和尚很吃惊,就问他怎么知道说的是牛被栓树上的事。高僧说:“一理通百事。”

这个说法,是将道理作为工具来使用的。但是现实中,最合适的工具,还是各种基础的语言学和逻辑学工具。这些工具就好像学数学要建立数学、进制等基础概念一样,是必须要掌握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读金刚经,至少要先有个金刚钻。我还是将话说得明白一点:

一定要自学逻辑学,自学语言学,提升对语言和逻辑的掌握能力,才能去读哲学类的著作。

我知道很多宗教类书籍是强烈反对逻辑学的。但是哲学史明确指出,宗教本身都极其重视逻辑。这种反差意味着宗教一面加强自身逻辑能力,一面努力降低工作目标的逻辑学能力,以战争来比喻,就是加强自己的军力、降低敌人的军力,其效果是制造碾压效果、减轻传教的困难。特别是宗教作品使用了大量的逻辑结构,没有逻辑基础根本是读不懂的。而且,自己用着逻辑,不让别人讲逻辑,宗教无时无刻不再暴露这种言行不一的矛盾。这不是我对宗教有偏见,是他们自己就是这个样子,我不能说为了让别人说我对宗教没有偏见而帮他们撒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