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请教一下 -- 明心灵竹

共:💬40 🌺10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南传和大乘

以前给一个朋友写的,顺手拷过来

-------------------

先摘一些从网上找到的,再补充几点其他的:

小乘佛教是大乘对南传上座部的贬称,所以上座部肯定不会用小乘来自称,就好象你是中国人就不会称呼自己做东亚病夫一样。

上座部认为佛陀的果位就是阿罗汉,所有的阿罗汉和佛陀的果位是一致的,不存在高下之分。证悟阿罗汉果者即是阿罗汉,阿罗汉死后不再进入轮回,也不会重生,释迦牟尼已经证悟阿罗汉果,也就不会再出现于六道的任何世间。

菩萨有能力证悟阿罗汉果,但是放弃了证果,决意修行大菩提(菩萨)。

最近的一位佛出生在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名为悉达多.乔达摩。他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 “佛陀”。

据说,下一位佛陀名为弥勒佛,他目前是一位菩萨。在上座部佛教中,菩萨是指尚未觉悟四圣谛,但最终会觉悟四圣谛而成为佛陀的人。

在遥远的未来,当前一个佛陀的教导早已被遗忘之后,菩萨会重生为人、重新发现四圣谛、再一次教导八圣道。

这就是大乘轻视南传修行者的原因,菩萨道修行者想放弃听闻佛法证悟阿罗汉的机会,发愿成为菩萨,最终成为未来佛去教化他人成为阿罗汉,或者想成为未来佛的弟子投生,而解脱道修行者,目的是趁着目前释迦牟尼的佛法还在世,赶紧的证悟阿罗汉,今生就彻底解脱,不再轮回。

对着两者的道德观,其实无法区分高下,因为发愿成为菩萨,并不一定就真的能成为菩萨,而且二者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最后还是要成为阿罗汉。

大乘与声闻乘的最终目的一致,有争论的地方,其实是后期大乘经典脱离解脱道,上座部认为那些不是释迦牟尼的教导,而且既然上座部已经有菩萨道,大乘菩萨道就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加上来源无法确认,所以干脆不予理睬。

上座部认为,菩萨在证果之前,也只是凡人,证悟阿罗汉果之后,就不再是菩萨而是阿罗汉。

如果你想今生解脱,就学上解脱道,想当未来佛就学菩萨道。

但是,成为菩萨的条件非常苛刻,一位修行者在第一次被授记成为菩萨时,他必须具备八个条件,即:

⑴、他必须是人;

⑵、他必须是男性;

⑶、修行圆满至可在那世证悟阿拉汉果;

⑷、遇见在世的佛陀;

⑸、他必须出家成为一位佛教比丘,或相信业因与果报的沙门;

⑹、他必须成就四禅八定与五神通等圣德;

⑺、增上行,有能够完全地奉献自己的生命给佛陀的极强诚意;

⑻、拥有不畏任何艰难去成就佛果的极强善欲。

当具备以上八个条件时,所发的至上愿才能生效。在至上愿生起之后,修行者即被佛陀授记为「菩萨」

补充几点:

1. 大乘贬斥阿罗汉是自了汉,焦芽败种。但是佛陀的名号中第一个叫应供,也就是阿罗汉。大乘说阿罗汉只顾自己解脱,不管别人,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阿罗汉已经完全净化了身心,没有贪嗔痴,没有任何烦恼,非常慈悲,对于有缘众生,都会尽力帮助他们也达到解脱。阿罗汉是轮回的最后一生,之后进入涅槃界。

2. 成为菩萨的条件是及其苛刻的,要求学佛的人都发心做菩萨是不切实际的。只有最最最出色的人杰才有可能成为菩萨。成为菩萨的条件中,比如第三条,我看到的一种解释是这个人必须能在在世佛陀说完一首四句偈子后证得阿罗汉果。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人做到了,但他随后就进入般涅盘。而第四条, 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在世的佛陀了。 即使上面的八个条件都满足了,得到授记,仍然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和十万恒河沙劫。一劫就已经是无比漫长的时间,何况是无数个劫。释迦摩尼佛经过了这个无比漫长的时间积累,圆满了成佛的条件,最终重新发现了法,解脱的道路,并把法,解脱的道路教授给我们,佛陀在世时,一直教授的是解脱道,我们只要遵从他的教导,沿着解脱道往前走就行。 学佛的绝大多数人 99.999.....9%应该走的是解脱道,不是菩萨道。而且条件具足又足够努力的话,今生就有可能证果。

3. 大乘说佛陀时代的众生心性适合学习小乘,现在这个时代适合学习大乘。然而佛陀时代的众生很多都是跟随佛陀修行很多生, 徳慧积累到接近圆满的地步。那个时代的很多人,听几句法的偈子或是佛陀稍加指导,就证果。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证初果,已经是很难了,更何况二果,三果,阿罗汉果。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心性比佛陀时代强,是大傲慢。

4. 修行方法上,南传修行以四念住为中心,展开七觉知,八圣道,深观无常,苦,无我,发展观智,最终证圣果;

5. 经典上,南传经典以四部为主《相应部》,《中部》,《长部》,《增一部》,对应北传佛教的《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可能是最接近原始佛教的经典。 http://zh.wikipedia.org/zh-cn/%E9%98%BF%E5%90%AB%E7%B6%93

6. 此外还有很多差别,比如南传上座部对戒律要求严谨,因为没有戒律的基础,连定都达不到,更何况开发观智证圣果。南传的出家人以托钵乞食为生,比库(汉译比丘)的本意就是乞士。还有过午不食,不蓄金钱,不做法事,不念咒,吃三净肉等等。

通宝推:夜如何其,明心灵竹,寂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