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次考察药厂的经历(上) -- 夕曦

共:💬14 🌺29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次考察药厂的经历(补)

这次疫苗事件暴露出来的是中国药品监管系统遗留的问题。整个监管系统建立不到二十年,建立之初就被贪官念歪了,之后历经几届领导人,做了相当大的改进,但遗留的问题时不常还会爆发出来。

三聚氰胺牛奶就不说了,先说说这次的疫苗事件。

长春长生生物是在2003年完成私有化转制的,那时正是中国建立药品监管系统关键期,长春长生生物要生存下来必需通过GMP认证和疫苗的许可证。在当时都是可以通过各种关系运作搞定的。哪个能人能搞定这两证,应该决定了公司的生存权,功劳最大,在公司中的话语权就大。私有化转制或许就很难有人反对了。荒唐时代的荒唐事。

后来药品监管系统不断完善,公司赚钱会越来越难。中国的疫苗分公费和自费的两类,在竞争对手数目不变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不断降低成本来增加利润。而降低成本需要改动生产工艺流程,按照法律规定需要申报审批,又是一大笔投入。所以公司能人就在生产记录上做文章。

能人原想打擦边球,钻个空子。药品监管系统规定所有批次的疫苗必须通过安全性的检定才能上市使用,但疫苗的效价只随机抽取5%检定。这样由于改动生产工艺流程虽然可能导致疫苗效价降低,但肯定是安全的,用到人身上不会立即出事,至于效价降低导致的结果,谁也说不清,总可以想办法过关。估计能人还会想:不就是效价低嘛,多打几针不就得了?

只不过这时药品监管系统对这部分的管理已经从法规提升到法律,甚至刑法范畴了。而且还有人举报。于是虽然没有象三聚氰胺牛奶那样直接引发人身伤害的报导,长春长生生物仍然可以被抓个正着。从这点看,中国的药品监管体系还是有很大进步的。在出现人身伤害之前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补救;同时惩罚的力度大大提高。当然还可以做的更好。我个人认为,如果长春长生生物可以生存下来,应该会由国家接管,类似安邦的例子。

比问题疫苗更加棘手的是当年制度转型过程中滥批的药物。曾经看到有报道,现有的药品许可证中,大部分是郑筱萸时期审批通过的,一说有5万个药。其中问题相当明显的应该早就剔除了;还有一部分确实是有效的好药。但大部分可能是类似这次的问题疫苗,吃了不会出什么事,还是安全的,但也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不大。对患者来说,增加了医疗费用,可能耽搁了有效治疗,甚至导致不良的结局,但又完全不知情也无法证实。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极大地增加了医疗费用。从这点来说,郑是死有余辜的。

对于大量存在的问题药(安全但效价低甚至无效),现有的药品监管系统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对应。或许今后只能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引导患者接受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市场机制逐步淘汰。

至于河友担心的侧翼:疫苗事件斗争激烈。这个党,如果治理不好,堪忧

我觉得没有那么大的担心,我们自己就是从没有很好的监管体系下长起来的(至少2000年以前),现在我们孩子的生长环境已经极大改善了,虽然不是最好的。作为家长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尽量给孩子选择更安全的环境,远比将责任推给社会、政府实惠。

通宝推:摆一碗,吃土的蚯蚓,明心灵竹,随风而去,jdrlgd,独立寒秋HK,桥上,mezhan,李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