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茗谈201:海上余绪 -- 本嘉明

共:💬440 🌺3403 🌵2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就紫石英事件的维基词条叫个真

贴主,@真理,@玉米菜

咱们就事论事。跑题,大而化之,未来莫须有的事儿,请不要扯了。

具体本词条的文字就不浪费诸位时间。只贴本词条作者(作者们)所引用的资料来源。英国的文件你们不用去查,只看看中国本土的公开出版物,要驳就去驳这些。

【英国外交部(Foreign Office)档案. F.O.371/75891/F6522,英国公共档案局(Public Record Office, P.R.O.). [远东舰队司令部1949年5月6日报告,死伤人员包括中国雇员。转引自:陈谦平. 论“紫石英”号事件.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98年, (第2期) [2018-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1).

毛澤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为英国军舰暴行发表的声明〉注释1,载《毛泽东选集》四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461-1462頁。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战胜英帝国主义国民党军舰的联合进攻(1949年4月22日). 江苏省档案馆、安徽省档案馆 (编). 渡江战役. 档案出版社. 1989年: 113.

李国华. 近代列强攫取在华沿海和内河航行权的经过. 史学月刊. 2009, (09) [2012-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7).

王建朗. 英美战时废约政策之异同与协调. 抗日战争研究. 2003, (03) [2012-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0).

F.O.371/69559/F3285,P.R.O. [斯卡莱特关于“在华航运业”备忘录(1948年2月26日)。转引自:论“紫石英”号事件, 1998.]

F.O.371/75939/F5738/1611, P.R.O.[施谛文致英国外交部(1948年11月9日). 转引自:论“紫石英”号事件, 1998.]

F.O.371/75887/F5476.P.R.O.[斯卡莱特备忘录(1949年4月20日). 转引自:论“紫石英”号事件, 1998.]

Malcolm H. Murfett. Hostage on the Yangtze: Britain, China, and the Amethyst crisis of 1949.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June 1991. ISBN 978-0-87021-289-5.[转引自:论“紫石英”号事件, 1998.]

陈谦平. 论“紫石英”号事件. 南京大学学报. 1998, (02): 57––67.[永久失效連結]

CHINA (BRITISH POLIC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C Deb, 05 May 1949, vol 464, cc1224-349 pp1224. 3.45 p.m.

金明. 长江春雷惊天下:紫石英号事件.

董晨鹏. 炮打紫石英号:中英长江事件始末.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 ISBN 7222029842.

康鹏. 炮击英舰“紫石英”号事件真相. 《党史博采》, 2014第4期

W.R.N. Hughes. HMS Amethyst - the Yangtse Incident 1948. Naval Historical Review. 1979-09 [2012-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6).

康矛召. 轰动一时的英舰“紫石英”号事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百年潮, 1997(4)

Prem 8/944,P.R.O. [艾德礼首相在英国下议院的发言(1949年4月26日).转引自:论“紫石英”号事件, 1998.]

ATTACKS ON H.M. SHIPS. CHIN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C Deb, 26 April 1949, vol 464, cc25-46 [英国下议院辩论(1949年4月26日)]

Shore batteries fire on British ships: R.N. destroyer hits back. The Mercury. 1949-04-21 [2012-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British warships' Yangtze ordeal, Nationalist guns join in Red's attac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West Australian. 1949-04-23, page 3.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949年4月22日)

R.F. Leonard. HMS London Book of Commissio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6).

卢胜,谢云晖.“春风又绿江南岸”,京沪杭战役. 第349页

粟裕、张震关于外舰进入战区请示如何处理致中央军委等电(1949年4月21日). 中央档案馆. [转引自:论“紫石英”号事件, 1998.]

中央军委关于凡擅入战区妨碍我渡江之兵舰均可轰击致粟裕、张震等电(1949年4月21日). 中央档案馆. [转引自:论“紫石英”号事件, 1998.]

叶飞. 叶飞回忆录.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2007年. ISBN 9787506553605.

1949年4月26日,粟裕、张震关于与英舰战斗情况给军委并总前委的电报[永久失效連結],中央档案馆藏。

第三野战军战史编委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 解放军出版社. 1996年. ISBN 9787506553971.

毛泽东军事年谱(1927-1958). : 74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 491.

王建朗. 衰落期的炮舰与外交:“紫石英”号事件中一些问题的再探讨. 近代史研究. 2001, (04) [201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9).

Prem 8/944,P.R.O. [哈里森致艾德礼首相(1949年4月22日). 转引自:论“紫石英”号事件, 1998.]

Prem 8/944,P.R.O. [英国内阁委员会致内阁办公室的备忘录(1949年4月20日).转引自:论“紫石英”号事件, 1998.]

F.O.371/75888/F5713,P.R.O. [施谛文报告派员同解放军交涉情况(1949年4月24日)。转引自:论“紫石英”号事件, 1998.]

William Leitch. The Yangtze Incident 1949 / 2008 (The Scottish Parliament Pubic Pettion No.PE1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1).

HMS AMETHYST BREAKS OUT OF THE YANGTZE RIVER (MP16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aritime Print.

Richard Mooney. The untold rescue of the HMS Amethyst during the Yangtse Incident. Wishaw Press. 2010-03-03 [2012-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6).

香港歡迎紫石英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ovietone 電影新聞數碼存檔

William Leitch, RN (HMS Consort): After the Concord and Amethyst cleared the River Yangtze Sir Ralph Steven, the British Ambassador in Nanking sent a telegram to the British Foreign Office in Singapore stating: "No, repeat, no publicity should be given to the fact that HMS Concord entered Chinese Territorial waters." (The Scottish Parliament Pubic Pettion No.PE1312)

Angus Konstam. Yangtze River Gunboats 1900–49.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2-12-20: 39–40. ISBN 978-1-78200-842-2.(英文)

冯友兰. 三松堂自序. 人民出版社. 1998年: 154. "北大有一位教授,在美国有很好的职业,他听说解放军在解放南京的时候,用江阴炮台的大炮扣留了英国的紫石英号炮舰,他说:“好了,中国人站起来了!”他马上辞职,冒着危险回到中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编). 天津·香港一脉情.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 115. "“灵甫号”到港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形势变化很快。我们得知解放军已强渡长江全线,沪宁战线国民党军败溃。有一件特别引起我们这些青年海军人员关注的事,就是英国派出军舰闯入我内河长江,企图阻挠威胁解放军渡江,受到解放军炮击。……企图在长江中解救“紫石英号”的英舰之一重巡洋舰……回港后就停靠在我们近旁的码头上,舰身上的弹孔清晰可见。这个事件,使我们认识到共产党有骨气,敢于教训到我们中国内河来宣扬武力的洋人,也使我们感到扬眉吐气,长了威风。(陶行健)"

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 (编). 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 "在旧社会国家受帝国主义欺侮,知识分子也没出路,当然也就难有做为。当得知解放军英勇炮击阻挠我大军渡江的英帝国主义军舰“紫石英号”,迫使它夹着尾巴逃出长江口外时,才使我长长地吐出了憋在心中多年的闷气。这一炮击大大地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使我扬眉吐气。(杨起)"

杨河 (编).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北京大学文化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29. "傅鹰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化学家,一贯忧国忧民。1949年,他在美国听到解放军渡江作战炮击英舰紫石英号的消息,十分激动,便毅然抛弃大学系主任的职位,携同正怀孕的妻子回国。"

熊杏林. "中国核司令":他的名字走入国家绝密档案. 中国军网综合. 2018-04-21 [2019-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6).

F.O.371/75895/F11300.[Note by P.Coates,Aug.2,1949]

陈谦平. 上海解放前后英国对中共的政策.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2)

通宝推:本嘉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