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探讨】从公务员提工资谈社会科学的逻辑 -- 四月一日

共:💬24 🌺5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抬杠抬杠, 连花带砖

高不才说得没错, 但切面有所不同. 基本上, 经济政策必须考虑有效性, 而我前面的推论是在质疑这个有效性. 如同高兄所言, 如果劳动市场不完全竞争, 那么这个政策的效果将会减弱, 但并不是完全没有. 高兄所给的说法是以 "提高公务员工资可能(或者目的是)使得全社会工资水平上升" 取代有明显观念捆绑误谬的 "提高公务员的工资必定导致全社会工资水平(显着)上升".

那么差距在哪里呢?

"提高公务员的工资必定导致全社会工资水平(显着)上升"

若 A (提高公务员工资) 则 B (全社会工资水平上升),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满足 "提高公务员的工资" 的条件, 便会产生 "全社会工资水平上升" 的现象. 这是明显的伪论.

"提高公务员工资可能使得全社会工资水平上升"

若 A (提高公务员工资) 则有可能产生 B (全社会工资水平上升),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满足 "提高公务员的工资" 的条件, "有可能会" 产生 "全社会工资水平上升" 的结果. 这道条件式 (conditional statement) 中存在有不确定语句 "可能会". 如果把这个 "可能会" 改成 "可能不会", 这条描述照样能成立, 而且代表的意思完全在逻辑上完全一样. 但是对于看的人来说, 却会有相反的 "暗示效果". 同样的, "减员可能增效" 和 "减员可能不会增效" 是一样的.

那么, 可能会也可能不会的关系又是什么呢? A 可能产生或不产生 B, 这是句废话, 还是忽略的什么重要的变量? 我在原文中拆出了一大排的关系, 每个环节都有其成立的环境条件, 有就是存有让其不成立的因素.

公务员加不加工资这事其实我不关心, 只是借题发挥一下, 用来说明社会科学命题的 "外洽性" 问题. 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可以关在实验室里控制变量, 所以只要环境条件不契合, 就未必能产生预期的结果. 而这些存有环境限制的假说命题, 就成了不清楚社会科学的人认为不科学的主要依据.

最后说下药的问题, 高兄的说法不错. 不过, 这个 Package 该是什么, 才是更有效的呢? 要我说, 我认为比加公务员工资更能有效刺激内需市场的办法多了去了, 比如减税.

砖而不往非礼也, 高兄再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