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掉进日本坑里了 -- 一份抗战时华北共产党军序列引发的困惑 -- 萨苏

共:💬42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八路军自编独立第一至第六师”应该是翻译的问题

提供一段文字,很明显,八路军的“支队”可能被日本人翻译为“师”:

1937年11月上旬,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决定,林彪率115师主力由五台山地

区南下,留下独立团、骑兵营和两个连,共约2000人,由聂荣臻领导,在晋察冀3省交界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11月8日,晋察冀军区正式成立。这样八路军115师就一分为二,成为两个部分。

要成立新的军区,就要把115师的家当分一下。其实也没有什么家产,最主要的是人员。关于作战部队的划分,中央军委在指示中已经明确了,剩下的工作主要是对机关人员的划分。机关人员的划分工作,主要由政治部主任罗荣桓负责(八路军的政训处已在10月22日恢复为政治部)。聂荣臻的回忆录中在写到这次“分家”时是这样说的:“我对他(罗荣桓)说,你来分好,你公平。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几个部门由你决定。哪些人留下,你有决定权,我不争一个人。罗荣桓同志对我非常支持。他亲自挑选了一些人,留下的同志虽然人数不多,但很得力。”

晋察冀军区属八路军建制,由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挥。中央军委任命聂荣臻为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唐延杰为参谋长,舒同为政治部主任。11月13日,晋察冀军区以在北部、西部、南部和东部的部队和工作团为基础,分别组建第1军分区、第2军分区、第3军分区和第4军分区,各军分区主力部队均整编为支队,每个支队辖3个大队(相当于团),每个大队辖3~4个中队(相当于营)。

第1军分区兼第1支队,辖第1、第2、第3大队,司令员杨成武,政治委员邓华。该军分区以原115师独立团为骨干组建。活动范围包括涞源、广灵、蔚县、易县、繁峙、灵邱等27个县,称为冀西北区。

第2军分区兼第2支队,辖第4、第5、第6大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赵尔陆。该军分区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为骨干组建。活动范围包括五台、代县、崞县、定襄、忻县、盂县等9个县,称为晋东北区。

第3军分区兼第3支队,辖第10、第11、第12大队,司令员陈漫远,政治委员王平。该军分区以115师骑兵营为骨干组建,活动范围包括阜平、唐县、完县、曲阳、新乐、定县、望都等7个县,称为冀西中部地区。

第4军分区兼第4支队,辖第7、第8、第9大队,司令员周建屏,政治委员刘道生。该军分区以115师第685团2营第6连为骨干组建。活动范围分为晋东北、雁北、直西、和冀察边等地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