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掉进日本坑里了 -- 一份抗战时华北共产党军序列引发的困惑 -- 萨苏

共:💬42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google:“邓华+支队”的结果

平西抗日根据地创建阶段

  抗日战争爆发后,以流亡在北平的东北大学生、抗日义勇军成员赵同、高鹏、纪亭谢等人为首,联络昌平县白洋城保卫团总汤万宁及其子汤玉瑷,宣布成立国民抗日军。这支队伍一成立就得到中共北平地下组织的支持,陆续派去大批共产党员、民先队员及进步青年,并建立了党的组织队委会。1937年9月底,中共北平地下组织指示部队向宛平青白口、斋堂一带转移。这时以杜存训为首的斋堂地区进步青年,在国民抗日军的影响下成立民先队,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中共北平市委的要求下,为加强对国民抗日军的领导,八路军总部派出以吴伟为首的几位老红军组成武装工作组来到斋堂一带,根据朱德总司令要求,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抗日根据地。11月中旬,国民抗日军根据聂荣臻司令员的指示开往蔚县,接受改编。国民抗日军焦若愚、佟旭野和吴伟等12位老红军继续留驻斋堂一带开展工作。以市委农委书记刘杰为首的一批党员撤离北平,于中旬到达青白口一带,建立中共宛平中心县委,创建抗日根据地。根据中共北方局的决定,苏梅、陈群、陈仲三也于11月中旬来到斋堂、青白口一带。几路人马会合后,成立了以刘杰为书记的中共宛平中心县委和以吴伟为队长、胡敬一为党代表的平西抗日游击队支队。1938年元旦,中心县委和游击队离开青白口、斋堂一带,前往晋察冀军区所在地集训和休整,后经军区决定,开辟以斋堂川为中心的平西抗日根据地。1938年3月初,晋祭冀军区第一支队政委邓华率三大队自涞源出发,出紫荆关沿长城东北行进,经涞水的板城、涿县的野三坡进入斋堂川,司令部设在西斋堂村中的聂家大院。不久,部队扩编为第六支队,通常称为邓华支队。邓华支队协助地方在东斋堂建立了宛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后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平西地方工作委员会。邓华支队便以斋堂川为基地向周围地区发展,在西北方面,支队第一营连克怀来的矾山堡、蔚县的桃花堡和涞水的金水口等敌人据点;第二营开到坨里车站附近,摧毁维持会,在紫石口建立房涞涿联合县,在谢家堡建立宣涿怀联合县。至此,平西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4月底又在房山县长操组建房良联合县。5月,宋时轮支队经雁北开赴平西,与邓华支队会合,进一步加强了平西抗日根据地力量。

晋察冀军区于1 9 3 7年11月7日成立,次年2月,聂荣臻司令员即按中央的决定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从红军骨干比较多、战斗力比较强的第一军分区抽调了一部分兵力,由邓华同志负责,组成了邓华支队,决定进军冀东。邓华同志受领任务后,按照军区的部署,1 9 3 8年2月20日从涞源出发,逐步开辟了平西.房山、涿县、涞水、良乡(今属房山)、昌平、宛平(今属北京市丰台区)等地,在一部分县建立了抗日政权,组织了地方武装,扩充了部队,为挺进冀东建立了前进基地。1938年5月,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又将晋西北活动的宋时轮支队调到平西,与邓华支队合并,组成八路军第四纵队,由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治委员,进行东进前的整训和准备。至此,冀东人民的武装抗日大暴动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在此期间,河北省委曾前后两次派李楚离同志去阜平和平西,向聂荣臻司令员汇报了冀东的准备情况,并与邓华同志商定了八路军的东进计划和冀东起义的有关事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