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宿命难逃,命运玩笑 -- xx28

共:💬830 🌺2764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586章 告别神仙湾

半夜下一点了,外面格外寒冷,沐记者裹上大衣,带上自己的相机,顶着夜风上哨塔,每迈一步她都要费上一番气力。

我让宋排长拉她走在前面,而我帮她拿了相机,这次我也带了自己的数码机,到极寒处试试功能。

天气冷,把人冻得发僵;楼梯陡,更是难以迈上。每爬一个台阶,对沐女都是个考验。走到塔楼大半截处,沐记者实在走不动了,扶着墙喃喃地说:“难道真的半途而废?”眼睛都有泪光闪现,而那万分沮丧的脸,让人心疼。

于是,我脱下大衣让排长帮我拿着,然后半蹲下,对女记者说:“趴到我背上,我背你上去。”

女军人一咬牙,也脱掉大衣,趴到我的背上,搂住我的脖子,我双手按住她的双腿,迈步登上台阶,就听见耳边有小声说:“谢谢你了,谢你成全。”

背着百多斤的重量,迈步都吃力,笑就更勉强了,我只好用力把她的身子往上推了推,那样她会舒服些,继续吃力地一步一步地登上塔顶哨位。当把她放下时,她的脚都冻木了,落到地上,吃不住自己的重量,往边上一歪,就要倒下。

我一下将她拉住,她顺着劲扑进了我的怀中。倒不是她有意的,而是她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顺着那股大力倒过来罢了。

当着宋排长和哨兵,我都不好意思了,忙说:“对不起,对不起。”

这个时候,谁都没有邪的想法,也没人回应我什么,只是好半天,靠着我的沐记者才能动弹。看她能动了,便催她赶快拍照。

沐记者并没着急,忍住万般的头痛胸闷,仔细环顾了四周,又仔细地琢磨了哨兵的身姿和神色,构好思,才指挥着我和宋排长,还拿过我的数码相机,交替用两个相机拍照。

在她的精心构思和善于用光下,拍出一幅以繁星为背景,以人物眼睛为焦点,突出了钢枪的森然,大衣和军帽上沾满冰雪的夜哨图。非常棒的作品,饱含了她对普通士兵的热爱!

沐记者在别人采访她时,说自己是受到了特别的激励,才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拍出了深刻反映自己内心感动的照片。什么是“特别的激励”,她没有细说,让采访她的艺术评论记者很遗憾,反复诱导都没让沐记者说出,嗯,她遵守了自己对我的保证。

为了佩服她敢于冒了生命的危险上哨台,我为沐记者找了一张工作照,当然,她也给我拍了照,是一幅没有穿军大衣的照片,冬装上也有落下的冰雪,但不多,脸冻得无颜色,身体冻得直哆嗦,此刻眼睛不是失神,而是焕发出一种盎然,被她抢拍下。下来后,她指着计算机屏幕上的照片说:“虽然不威武,就不具典型性,可你这发热的眼神却是有意思,看美女这么带劲?”她有些挑衅地说。

“我那是对你拍照时的创作热情有感,兴趣盎然而已。”

我这句话表述有问题,容易产生歧义,所以听我说完,她便一字一顿地说:“性-趣-盎-然,是么?你太……”可说到这,她立刻收住不说了。

是太什么,至今也没明白。

当时她那即将爆发的“公子女”的脾气,却吓我一大跳,那时我们是孤男寡女在她的房间,弄出些动静,我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我狼狈而逃,可她在我离开房间后却嫣然一笑,为自己的失态而笑……

我们的队员一班岗只站半小时,居然排了14班哨,从夜里11点值到次日清晨6点,最后两班哨是连安东和王鹏飞站的。他俩克服了身体上巨大的疲劳和不适,费尽气力,才登上塔楼哨位,以无比的毅力站满半小时的夜哨,而那时又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

连安东来自海军陆战队,善在水中憋气,肺活量大,恢复快些,又有极强的好胜心,别的队员站夜哨,他也必须参加,并说:“完成勤务,这个不能少了我,否则我来大队干什么!”话很质朴,如同他人一样。

王鹏飞便是对自己要求高的自觉了,他说:“经受生死考验,是咱们部队的必经之事,以其在此地是第一次,远比在战场发生更有利,陈参谋、教导员你们同意吧!”这样的求战打动了我们,最后一班哨交给他,可以让他上哨前多睡会。

所有的队员下岗后,我对柳教导员说:“大概铁军就得这样炼成,必须大胆地不断挑战自我,征服生死线。”

“极是!”

次日,边防连的哨由教导队队员承担,全连官兵齐聚俱乐部,观看了前一晚所拍下的摄影和数码照片,亲眼目睹录像和照片所反映的哨位上的背景和气氛,让指战员们那个激动,都后悔自己没能站那班岗。

指导员站出来讲话:“拍夜岗的影像,实在是困难,要有体力,要有技术,还要有条件,教导队出了大力,宁干事和沐记者可是在挑战生死啊!所以,我们无法安排更多的同志在哨位上留影,这个大家应该能够理解。”然后,他喊了声:“大家呱唧呱唧,表示感谢!”

俱乐部里响起一阵热烈而整齐掌声,表达边防连指战员的心声,让在旁帮助播放影像的崔新成一阵惭愧,他回来对冉建绪说:“人家拼死拼活取得的业绩,那一刻像是被我冒领了。听到人家全连热烈的掌声,我头上都冒汗,担待不起啊!咱们不能再光守着指挥车,也得出去做些实际工作。”

“我们的实际工作,应该是,保障指挥车的工作状态最好,能够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让指挥车搭载的系统更强大,保证前面的分队完成好各自复杂艰难的任务。”冉大上尉直楞楞地回答了。

“妹的,你个大工程师就不能鼓励鼓励我?”崔新成拍着小胸脯,装心受伤样地说。

冉建绪说的没错,表现了他的理性,明了他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可是,这两种态度有区别么?

依我说,没有!都是我部官兵对自己严格要求和奋进向上素质的良好表现,该鼓励和正确引导。

不过冉建绪向我汇报了小崔和小童的“牢骚”,为此我找到他们俩,特意表扬了一次。我说:“你们辛苦坚持一晚,切实保障了边防连和新训队拍摄夜间执勤影像的任务,一点也没冒领光荣的不妥。我得肯定你们,切莫骄傲喔,接下去的西训会更艰苦,你们还得坚持下去。”

“副主任,我们晓得。可是对于你的表扬,我还得说,冉组长也同我们值夜班了!”崔新成紧跟着补充了一句。

可我一听,立刻的反应是,“那他该受到批评,乱弹琴,我已经下命令把职责交给你们二人,他还不执行,有个骨干的样吗?”

小崔不想埋没冉工的工作,没料想我没认可,还在他们面前批评了冉工负责任的做法,有些后悔。

童尚际仍是没心没肺,申辩地说:“冉工也为了保障任务顺利完成嘛!”

“那么是我不想保障这次上极高海拔实验任务完成啰!”我把一次夜间任务放大到指挥情报车上高海拔地带实验任务上,把他们堵得没话说!

哈哈,我发现当官的说话,怎样说都有理!是我学坏了么?

告别喀喇昆仑山的时刻终于来临了,边防连除了在哨位上的全体官兵都在营房前列队与教导队告别。

马连长、宁指导员站在队列前,面对教导队的柳教导员、于副队长、薛总教敬礼,他们三位也是端正回礼,然后一双双大手有力地握别。

马连长说:“这次教导队上神仙湾见学,最后其实是我们边防连守在哨所向兄弟单位的见学,谢谢你们啦!”

“我们双方不要再客气了,两天时间已经把我们结成了兄弟,和相互配合的战友,今日一别,正是革命征途常分手,次次分别同样情。”

教导员说得真好!很多同志竟难过地流下了惜别的眼泪。

这样难分难舍的场合,感染了我,我向着哨所敬礼,放声唱起了有名的军旅歌曲《小白杨》,以深含情感的歌声舒解两方战友的离别之情。我们双方的战友都被歌声感染了,很快大家一起合唱起来,那种战友之情在歌声中奔涌。

我觉得这首享誉军内军外、边防海防的军旅歌曲所赞颂的就是坚强不屈与挺拔昂首,刻画的是在广大土地上坚韧顽强、傲然挺立的护国卫家哨兵的朴实形象,体现的是在祖国大地上军人们默默贡献,用热血书写军旅人生的那种情怀胸怀!

军人们回首面对墨蓝的苍穹和那醒目的国防绿,激越的军歌震荡在雄壮与粗犷的天边雪野,大家的胸中涌动着一股无所畏惧的澎湃心潮……

宗记者嘴角颤颤的,他是我们中间年龄最大的军人,仍为这样的场景激动着;王记者手举照相机,像手持的是军人的武器,用其镜头张扬着场中的军人激情;沐记者眼含热泪,但目光紧盯着两排战士,她是在酝酿一篇雄文么?

在下山的途中,我们去了康西瓦烈士陵园,祭拜永远守望在那里的英烈们。陵园位于赛图拉乡至神仙湾哨所的必经之路上,背倚白雪皑皑的喀喇昆仑山,面向日夜流淌的喀拉喀什河,向前再翻过几座山就是曾经的中印战场。来往的车辆经过时,祭拜烈士成了不约而同的朝圣举动,我们也不能例外。

当我们到达时,见不到内地烈士陵园的那种苍松翠柏掩映,鲜花绿草满地,只见在山间的一块较平整的山坡上,正中矗立着高大的黑色大理石纪念碑,写着“康西瓦烈士陵园”几个遒劲的大字,其后则是一块块墓碑。陵园里长眠着100多位边境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在国防建设中牺牲的烈士,在驻守边境中牺牲的烈士。

雪域高原的上午,静悄悄的,不时感觉阵阵寒气袭人。我们在静默中走进陵园,向先烈们默哀祭拜。沐记者不知什么时候准备了一个不大的花圈,此时和王记者摆放在纪念碑前。

  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默诵每一位烈士可歌可泣的事迹。此时,仰望天空,已是艳阳高照,苍穹蔚蓝;远望四周,巍巍喀喇昆仑,雪山皑皑;喀拉喀什河在前方生生不息的流淌,就像无数辈中国军人不屈不挠地捍卫祖国领土安全完整在忠诚地延续一样。

云山苍苍,河水泱泱,战死士兵,无悔无怨,青山处处,可埋忠骨。

别了神仙湾,别了康西瓦,在这里获得的,“影子”官兵将永远不会失去!

通宝推:梓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