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汽车行业接近临近点? -- 子玉

共:💬23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几个关键点不同意

因为当时中国自己没有设计和制造汽车生产流水线的能力,红旗的车壳是扳金工用榔头敲出来的

中国当时是有能力的,现在也有能力,只不过有差距,也不是如社会上感觉的那么大。当时老农的领导和老师到日本、美国考察回来说,嘿,丰田的许多设备还不如我们呢。

二汽、一汽都有设备制造厂和设备修造厂,就是造生产线的。虽说跟世界一流有差距,但绝对属于世界中等偏上。当初如果咬牙上的话,现在整体已经上层次了。

二汽还有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开发能力还基本保留着。如果再流失,那就难说了。看看吉利和奇瑞有多少二汽工程师就知道了。离开的人,哪个不是流着泪走的?哪个不在新地方受重用?

君不知,劳斯莱斯也是敲出来的?正因为是敲出来的,劳斯莱斯成了高贵的象征。

所以,采用合资的办法,就能够尽快引进生产线,很快使用生产线,由外商投资分散了自己的投资风险,采取市场经济的调控手段让投资方自己竞争投资,比较好的解决了重复建设的问题。

所以笔者认为汽车工业的发展策略,应该算比较成功的,也完成的不错。

首先,由于股权的规定,我们必须是控股,也就是说,投资风险仍然由我们承担。重复建设的问题根本就没解决,看看有多少合资公司就知道了。

再者,以目前为止仍然是中国第一大合资公司的神龙公司为例。从一开始,我们就必须从法国进口设备,光设备就把投资的钱赚回去了。而神龙公司公司直到现在仍然达不到盈亏点,也就是没法赢利。这就象一个无底洞,把二汽从卡车上赚的钱全填进去还不够。当时老基地的职工是很有意见的,我们这边拼命努力,那边花钱如流水。首任中方总经理宋祖慰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压力太大看不到希望而逃跑的。

但是大型企业基本上不存在自发开展技术研发的机制

人才是有的,关键是策略上早就投降了。当时二汽有一个著名论断就是,我们是竞争不过国外厂家的。所以要走合资的路子。又说造卡车是中学水平,造轿车才是大学水平。到老农离开的时候,又说造卡车是研究生水平了。

对照吉利和奇瑞,真要挖道缝钻进去才对。人家成气候了又有意无意地嘲讽人家。以老大正宗自居。

我的感觉就是中国企业在小轿车行业的发展可能就在一个临界点上

这倒有可能,但重担历史性地落在吉利奇瑞们身上,而与本该当担起此重任的一汽、二汽察肩而过。这重担是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推掉的,却让仍然很稚嫩的民族企业艰难地过早地承担起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