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论说“文革博物馆”问题 -- 清徽

共:💬244 🌺16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谁是文革最大的受害者?

胡说两句,各位指正。

建不建文革博物馆,其实是一次争夺文革解释权的意识形态斗争,也是直接事关政权合法性的敏感话题。这个话题在巴金先生逝世之际由右派发难即而发酵,毛派处于接招的位置。不过总的看来,右派因为在社会平等和公正被严重践踏的背景下毛派声势正逐渐壮大而处于不利位置,博物馆的话题可以算扔出来的一块防御加反击的石头。

如果大家对左右之争的口水战感到厌倦,不妨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谁是文革最大的受害者?

右派的控诉已经太多了,从伤痕文学开始,不一而足。但在左派精英/大众的两分法视野里,这些悲情不过是重新掌握话语权的精英的作态罢了,在这个过程中大众的视角和立场被完全遮蔽,处于失语状态。更为糟糕的是,这种失语状态,正是目前大众苦难的根源,所以他们也控诉,继而要返回毛泽东,重新阐发文革,作为从低下的政治经济处境突围的思想资源。谁是文革或其反动的受害者?左派和右派谁讲得对呢?我看讲得都对,也都不对。

对不用讲了,同意就是。不对在于,其实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最大的受害者,既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而是--传统文化,这是左派和右派都不讲的。文革最大的消极后果,是维系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伦理与道德观念,在文革中打得粉碎,结果是“人心散了”。如果说五四运动只改变了少数精英的观念和精神的话,那么文革就是以不可比拟的深度和广度颠覆、摧毁了普通中国人的观念和社会的组织结构。自此孔子“礼失求诸野”的乐观预言已经变得不可能,因为“野”也已经被全部搞定了。

说右派不讲传统文化,不完全准确。他们也讲,不过那只是在对文革进行控诉的时候讲,只是一种廉价的博取同情和支持的工具罢了,看看他们掌握权力后是否进行传统文化的恢复和重建,就很清楚了。一个红脸,一个黑脸,同一场大戏,同一个阵营。

同一个阵营?对了。难理解?不难理解。本来是同一伙人却斗争得死去活来的多了,天主教vs.新教,苏共vs.中共,哪个不是你死我活?极左和极右,两极相通。这个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很容易理解,即使从西方的思想理路上,这个命题也不难证明。冷战的对立环境造成的思维定势,还或多或少得占据着我们的头脑,使我们只能看到差别,而注意不到更本质的同一。

文革必须反思,每个人都在这么说。可惜,很少有真正的内省和反思的态度,能看到的,仍然是互相倾轧,是意识形态之争。正如一百年前在中国的土地上日俄进行的拉锯战一样,角力的是外来者;而受害最深的,却是失语的中国的老百姓。在 Chinese Culture Here 的网站上,在讨论文革问题的时候,中华文化不应该缺席,不应该失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