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关于发展中国大型飞机产业的建议: BY陕飞董事长 -- georgenine

共:💬10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关于发展中国大型飞机产业的建议: BY陕飞董事长

外链出处

胡晓峰

一、发展大型飞机产业的必要性

大型飞机产业链涉及国家大部分工业行业,大型飞机产业的发展将会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型飞机所涉及的科学技术范围几乎覆盖整个航空科学技术领域,是推进我国科学技术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强大动力。大型运输机和大型特种飞机是现代战争不可或缺的武器,没有大型飞机,不可能取得现代战争的胜利。正因为大型飞机及其产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度,所以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和一些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都争相发展大型军、民用运输机,大型飞机产业成为突显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战略性产业。

二、中国大型飞机产业现状

我国航空工业已有50年历史,经历了从产品测绘仿制、自行设计制造到国际合作、技术引进的发展过程,航空产品设计技术、产品制造技术和工业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已研制成功的大、中型飞机有H-6(轰六)系列、Y-8(运八)系列、Y-10(运十)样机、与国外合作生产的MD82和MD90等。但目前仍没有自己的大型飞机,更没有形成产业。

我国大中型飞机的主要设计单位有中国一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和陕飞公司飞机设计研究院。大型飞机制造单位主要包括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飞机制造厂。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也具备一定的大型飞机制造能力。

两大飞机设计机构拥有近3000名专业设计人员,其中研究员130余人,担负着我国大中型军民用飞机的自行研制、改进改型、测绘仿制等多种任务,完成了数10种军机和民机型号的设计研制。通过专题科研、技术攻关、新技术开发,已形成一批可以应用于型号设计的软件、方法、手段,已掌握主要关键设计、试验技术。三大飞机工业公司现有大型机械加工设备、设施2100余台(套),基本满足大型飞机零部件的机加、钣金、装配、热表处理等制造任务。经多年转包生产,数控加工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复合材料加工技术也达到较好水平。目前我国航空工业系统已具备独立研发大型飞机的技术条件。

三、中国大型飞机产业存在的问题

1.中国大型飞机产业一直缺乏长期、明确、坚定的产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往往是受某一个专家或院士的一句话、一封信,或某领导的一个指示,或国内国际的某个偶发事件,就产生或变更当期的发展目标,因此不可能有长期发展战略。

2.投资主体单一化妨碍了正当竞争和技术与产业进步。长期以来,航空工业产业缺乏责任主体,找不到项目的最终责任人和最终受益人。究其原因,主要是航空工业由政府垄断,单一的政府渠道投资,激励不了企业的进取精神,从而阻碍了技术与产业的进步。

3.国家层面上的行业主管部门功能缺失。航空工业究竟由国家哪一个部门制订宏观政策,是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还是国防科工委?解放军总装备部?甚或是已经被解体并企业化了的中航一集团、中航二集团?这些部门或者是职责不清,或者是无法脱离自身的利益羁绊,不可能对航空工业的宏观管理有所作为。

4.航空科研和工业结构配置不合理。一个国家战略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应属于国家的基础研究领域,但目前仅有的航空基础研究部门均已企业化并分配到各集团公司,基础科研活动不活跃,技术储备严重不足。由于存在集团或企业之间的利益隔阂,又阻碍了基础科研成果的共享。而航空工业制造单位在军工企业改制中被简单地一分为二,相互的竞争结果是,在有限的国家投资面前谁都做不大。站在国家层面上,的确看不出中国目前大型飞机产业的核心力量何在。

5.基础能力相对薄弱。中国要自行研制大型飞机,目前仍缺乏许多必要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前提技术”和“基础技术”。

四、发展中国大型飞机要从军机入手

从技术方面考虑,中国的大型飞机不能从民机入手。首先,民机技术要求高,适航“门槛”很难迈过。调研、论证、研发时间太长,要想形成产业,变数很大;二是按民机规范研制出来的大型飞机无法满足军机战术技术指标要求,期望在民机基础上加以改进成为军用运输机,技术上很困难;三是研发军机可以带出民机,军机经过局部更改衍生出民用客机,波音公司走的就是这条路子。

从经济方面考虑,发展任何一个产业都必须有市场的拉动,军机有明确的市场牵引。大型飞机产业在起步阶段必然是十分艰难的,也是十分脆弱的,回顾我国开发大型飞机的历史,每一次失败都是因为搞出了产品没有市场。要培育一个新兴产业,必须找到必要的市场空间,这个空间要能够提供必要的时间,让该产业能够从幼稚走向成熟。如果从军机入手,在未来20年内向中国军队交付一批大型飞机,中国大型飞机产业地位就必然得到巩固,就有能力向民用飞机市场进军。

五、发展中国大型飞机产业的政策建议

1.制订长期稳定的航空工业发展战略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建议在全国人大设立专门的“航空产业发展委员会”,以法律的形式来制定航空产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和规划,以及相关的促进航空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措施,使国家成为航空产业的宏观管理者和指导者,真正做到国家该管的管得住,该放的完全放开,使企业成为法律框架下大型飞机产业发展的主角。

2.对国产飞机的研制和使用给予政策扶持,确保国产飞机的市场份额。首先要求凡政府出资的采购项目应优先采购性能相当的国产飞机产品;对研制和采购使用国产飞机的企业和实体在税收、融投资和信贷等方面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多方面鼓励支持民营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促进航空工业企业对外的资金、技术、销售、服务等方面的合作。

3.改革现有投资体制,鼓励多元多渠道投资航空工业。允许民营资本和国际资本进入航空领域,以利于开展积极高效的市场竞争,提高产业的投资效率。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打破低效率的行业垄断和行政干预,利用市场经济法则,通过市场竞争进行航空工业尤其是大型飞机产业的优化和重组。

4.调整国家航空科研体系和航空工业体系。建立国家归口管理的航空研究机构,从事应用基础性研究,为整个航空工业的所有企业服务。企业则集中力量利用已有的技术和基础设施快速进行型号的研发和型号项目的市场运作。现有的航空工业两大集团应当合并后重组,根据专业性质、依靠企业行为组建:大型飞机工业公司、小型飞机工业公司、直升机工业公司、发动机公司和机载设备公司。

(作者系陕西飞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