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懒虫从前当过官(1) -- 大懒虫1号

共:💬21 🌺4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懒虫从前当过官(2)

我当班长比较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班主任尽力栽培,提供或创造很多锻炼的机会,同时严格要求。二是我比较投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我会非常专心地去筹备。三是我有一个团队的支持力量。这第三条是比较重要的。这个团队主要是跟我比较要好的女同学,她们主要是小队长,小队长在具体执行任务的时候,是起关键作用的,班级里所有的评选,也是以小队为单位来进行的。对她们,我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总是把最困难的任务留给她们去执行,做得不好我还发脾气。但是她们都脾气比较好,工作还很用心用力。一个好汉三个帮。当时帮我的人有十来个,而且那些有特长的同学还特别服我,再加上班委会里我威信最高,所以,可想而知,我这个班长当得是很有力量的。对现在来说,最值得感谢的不是那时候我有多威风,而是到现在,这种被支持的感觉还依然存在。因为,当年我的支持团队,依然还与我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不仅如此,我们的家长们也保持着讯息相通、习惯互相询问我们的近况。这点,要归功于我们的小地方几百年来居住同一个地方的风俗,使得我们世代相交。

此外,当时我还是大队部的宣传委员。负责一些和宣传有关的事情。印象当中也就是出出板报,发发报纸,主持一些大会。都忘记了,不过倒是记得毕业典礼我是三个主持人之一。当时搞得场面很隆重,一千多人的礼堂都满了,很多村民都来看了。后来有同学说我主持的风格很大方。这个词语我听着很受用,所以记住了,大方。后来我看了看照片,的确是,呵呵!可惜此后我再也没主持过大会。不过,上周在一个会议上上台说了几分钟,下来后问他们感觉怎么样,他们说:“很潇洒!”嘿嘿~~

本班班干部当过中队长后,个个能力强悍,能独当一面(如我班有一任中队长,前年开始当上了我们镇中心小学的副校长),而且又是男生,稀罕,因此,率领众多女大队委员的大队辅导员经常向我们班主任索要一个男生,而我们班主任一个都舍不得给,所以,我是我们班唯一一个当了三年的“三条杠”。

很多年后,班主任对我说,当时把你放到大队部去是考虑到不会影响你的学习成绩,其他同学的话可能会因为分心把学习成绩越搞越糟了。不说真是不知道,那时候,班级工作搞得风风火火,看上去班主任那么地关心班干部工作能力的培养,原来老师最关心的还是学习成绩。他还说,刚接我们班的时候,在学科成绩上我算是基础最好的,太多的同学的学习成绩都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惨不忍睹。而加上大多数男生品行不良,又是偷又是赌或者两者兼备,所以他当时真是精疲力竭了,先重点抓品行,再重点抓学习,结果两年下来,身体就撑不住了。原来如此!

四年级之前我不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比较好,后来更不知道为什么会比较好。这真是一个谜。到现在为止,我们家族里父母两系上下两代所有的人都不爱学习。除了我妈,我妈一直说她热爱学习,而且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外公没让她继续读书,她还对当年她爸把她从学校里拖回家看管才1岁的小妹妹的情景耿耿于怀。我爹则是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跟着上学的队伍去上学,路上把书包藏起来,玩一天,放学的时候再取下来跟着放学的队伍回家,如此持续半年多后彻底不上学了,他总共就上过三年学。而我的确遗传了我爹,把上学当成是任务,真的从来没把学习成绩放在眼里过,一直到高中毕业,我只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从不多余做一道题目,我们高中也不搞题海战术,而大学,基本上我连教科书都不买,胡乱记几句笔记。对所有的考试一视同仁,都是临时抱佛脚。我对学习的态度及整个家庭环境,再加上我运气一直不错,考试成绩都还算上流,这就导致了我可以把足够的时间都用来做班级工作。于是,我的领导才能因为投入而提早开发了。

其实那时候我们村有个港商回报家乡,在我们小学设立了奖学金,奖励每学期班级前六名。不过奖学金可真不高,一等奖,5元,二等奖,3元,三等奖,2元。当时的物价是,跟街上的图书馆借书,一本金镛的书2角/天。当时我爷爷给我们发的压岁钱是10元,我和妹妹经常能从爹的各个口袋里瓜分所有1元面额以下的零钱,一般都能分到1元以上,每天还能从给他打酒的钱里扣下部分,偶尔爹还会赏我们五块三块的。奶奶每个月还会从她的养老金里拿1块给我。还有,我每学期存在班级小银行的零钱总数也会在5元左右。我小时候不爱吃零食,主要支出也就是借书看,所以虽然没多少钱,但基本上也算不缺钱。我拿过几次一等奖,一次三等奖。我想,如果当时奖学金是一等奖50元的话,那么估计我会将心思多放一点到学习上的,呵呵记得有次爹发给我和妹妹各50元,50元哪,真是大款啊!我和妹妹抱着钱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起来也不吵架,高兴着呢!结果还没高兴两天,第三天他后悔了,又要回去了!真没劲。

其实说起来,零花钱对学习成绩还是有影响的。我记得当时班级有个多才多艺的同学,因为把过多的时间花在挣钱上,后来学习成绩就下去了。其实她家的家境还是不错的,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喜欢挣钱。而另一个同学,本来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但是后来因为家境贫困的缘故,从小学开始老是帮家里做挣钱的活,到初中一年级就因为经济原因,退学了。我一直不太明白,她家三姐妹学习成绩都不错,可都退学了,那时学费不算多的,何况他们家还借钱盖了几间楼房呢,能借钱盖楼,怎么不能借钱上学呢?我真的不太明白。我们那里有很多挣钱的机会的,比如春季可以帮茶厂采摘茶叶,比如任何季节帮制衣厂钉扣子剪线头绣花钉珠花什么的,谁都能做,我们那里有好多制衣厂,那时一个暑假下来每人能挣好几十块钱,我们班就有不少同学这样挣零花钱,或者帮家里挣钱。我暑假找同学玩去的时候,总很羡慕地看着他们,算着他们一天挣了多少钱。回家跟爹妈说我也想和同学一样挣钱,总是被无情地训斥一顿,有时候出去一整天的话,还会被他们盘问一番,看我是否偷偷地去挣钱了。我爹妈的意思很简单,不许我去那样挣钱。现在想起来,我应该感谢爹妈,虽然他们让我参加家里的各种劳动时,气势汹汹不容偷懒。虽然我到现在为止,生长在茶山附近都没有采摘过茶叶,欣赏过很多刺绣的过程可不会绣花。有一个道理我爹妈不会讲,但是懂,那就是: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这的确很重要,跟我要好的那些同学的家长,基本上都是同样观点的。所以,我们的假期除了做作业做家务外,就是尽情地玩了。所以,我在小学期间,尽情地锻炼我的组织能力,尽情地和朋友们玩。每个暑假寒假,我要看很多图书,和朋友们下无数盘五子棋,还有各种名目的玩。六年级时,我就带领我的小团体中几个心灵手巧的,利用所有的假日,从采集标本到绘制卡片,到美化修饰,花了半年时间,做了60多张图案各异的卡片,送给每个同学和老师。

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工作以后,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如此之强大。大学期间,好多同学都利用学余时间打工挣钱。我却一直享用父母的劳动成果,除了学习就是玩,大学让我获得很多心灵的成长,让我过得极其快乐奔放,主要就是我的除了学习就是玩的生活内容。不过我还行,在某段我妈切断对我的经济援助期间,我还能撑得住。我妹妹也是如此,家里一旦真的不资助了,难受是难受,但是最终还是自己能行。其实到一定时候,每个人都有独立能力的,就看父母能不能忍到适当的时期,到时候能不能狠狠心切断经济援助。我发现我家乡的好朋友们的父母都是在关键时刻能狠心的,我高中同桌夫妻俩双方的父母都有钱,但是漂流在外期间,双方家长都在适当的切断对他们的经济援助。做孩子的是能理解父母的。

在小学当班长期间。我还兼任班级小银行的行长,负责把大家的零花钱存起来,每周固定时间存一次,无利息和无保管费,需要的话可以取走,零存零取,零存整取,都可以。我自己只是少数地取了几次,同学们也一样,以存为主,等小学毕业的时候,我拿回了十多元,呵呵~~这个良好的习惯多年来被我抛弃了。这些年都是“吃光用光不喊冤枉”(我们村里的俗语)。今年初开始忏悔了,于是花钱有计划了。存一部分(存到一定程度后做投资用,已经开始考虑投资项目了呵呵),用一部分,挣一部分。没想到效果良好,居然能做到不动用卡里的工资。早知道,早就该如此了!现在想起来,我小学时候的小银行行长真是没白当。甚至我觉得,以后说不定我可能会和金融行业有缘分呢,真是难说,比如最近突然狂想补补财经方面的知识。

比如小学时候我们要办队刊。可别小瞧这队刊。开本:大16开,页码:60P至80P。全部是手工制作,从封面到封底,到内页的制作设计,及文字的誊写。当时是四个小队每队每月一刊。班主任老师说,当他第一次见到我们出的刊时,他自己也惊呆了,他没想到我们能出这么高水平的刊物。这是小学五年级时候的事情。我是我们小队队刊的主编。负责封面封底的绘画,内文的设计,及一般以上的文章的誊写。大多数是文摘,有部分原创。我们刊的名字是“百科知识”,呵呵~不用说,在我这么严格的主编的监制下,本刊从创意到设计到内容,都是第一。

因为有这个基本功,所以初中我当宣传委员那阵子,因为对办刊有感情,我就创了一班刊。以原创为主,内容五花八门,刊名似乎还挺有诗意(不过我的确想不起来了),那时我还亲自写了几首诗,呵呵那是我唯一写诗的时候。初中时候我文笔很好,擅长写记叙文,曾经得过学校的作文竞赛第一名,我保存着那段时期的日记,文笔非常清新纯净,和我那时候的青春期混乱状态截然不同,后来我再也写不出那么干净的文字了。出了三期,后来实在弄不到稿子了(原创路线不好走),加上后来我不当宣传委员了,加上后来班主任也换了,就不弄了。后来我与出版业与做杂志这个行业有很深的缘分,其根源,最主要应该是小学时候的办队刊。

小学时候我当班干部时间之长,经历之丰富,没法一一列举。这本来就是算不清的。比如我经常和月亮一起回家。我妈责问。我的理由总是:在工作。以至于我妈会很愤怒地说:你到底是在学校读书还是在当老师上班?!完了又补一句:老师也比你下班早!呵呵那是当然,学校到一定时间要关门的,我的工作地点于是经常不是在这个同学家就是在那个同学家。就是不敢弄到自己家里,我妈是会赶人走的。

关键词(Tags): #老掉牙的故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