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汉奸汪精卫的争论可以休矣-兼谈主和和叛卖的界限 -- 天策上将

共:💬47 🌺116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西方虽有一定程度减弱,但离抛弃还差得远

某种颇有影响力的说法是:工业化国家(如中国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主体意识形态仍然是民族主义,后工业化国家(如美国和西方)的主体意识形态已在向民权主义过渡。

个人认同这种说法。但西方和美国远未抛弃民族主义。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其实就是民族主义的美丽翻版) 在技法上比我们高超许多,所以效果很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中国一谈爱国主义就喜欢人为拔高,结果适得其反,让想党一部分人生出反感来。

我重复过多次,国家间关系的主要基础是利益之争,而不是意识形态问题。(象50-7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里纯粹为了意识形态分歧而不顾国家利益的做法,是反常的、愚不可及的、丧心病狂的,所以也是短寿的,不是主流)

正是因为国家间关系以利益斗争为主,所以美国/西方 一直用民权作为武器打击他们的对手 (比如中国)。而在客观上,由于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也由于文化文明方面的原因,我们中国在民权问题上的确与西方差距较大;这令美国和西方在使用这一武器对我们攻击时总会令我们很被动。个人以为我们的政府在意识到西方批评我们民权问题主要是出于其自身利益这一点的同时,也应有努力改善我们的民权条件,这样可以改善我们与西方在“法理”方面争斗的态势,进一步改善我们的国际形像,让我们在与西方的全面斗争兼合作关系上更为主动。

回到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问题上。我认为西方后工业化国家确实有这种民族主义向民权主义过渡的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在他们会为维护民权而有限度地牺牲掉一些利益 ---- 有时的做法会很轻易地被工业化国家指责为“虚伪”和“装模做样”。比如英国等欧洲国家也会严厉指责美国虐俘问题并责成美国政府严加查办。

但问题是,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为主的工业化国家却绝少有这样的表现。因此虽然西方国家为维护民权所牺牲掉的是极其有限的利益,但依然是种进步的表现,是值得称道的。这总比西方国家“官官相护”那种黑暗局面让人舒服得多,也会让更多的人愿意相信公义、正义、(普世)道德 这个世界上还是有着一席之地的,而且很可能在不断扩大其领地。

我的意思很简单:国家间关系仍然是利益为主,意识形态/道德评判 为副;但我们不能简单认为只有利益问题才是我们要关注的,别人对我们意识形态和道德方面的批评就可以视而不见;如果那样,我们的国际形像会恶化,长期来看是会严重损害我们国家利益的。如同多数人所公认的那样,利益实际上更精准的描述是短期利益,而道德是长期利益。从这个角度来看,完全不顾及道德、不追求道德完美的国家,其做法是鼠目寸光的,因为它只顾及到短期利益而无视长期利益遭到损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