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梦飞闲评:三只不同命运的聪明鹅 -- dreamflyer

共:💬102 🌺17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走”在人生边上——钱钟书(上)

在写本文之前,看到一篇新闻报道,在最近的“我心目中的国学大师”评选活动中,王国维名列第一,钱钟书名列第二。

和很多人一样,我看钱钟书,是从《围城》入手的。那时,家里没有《围城》这本书。但不知是谁,丢了一本《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在那里。我没事干的时候,就翻里面的小说节选看。

但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点都不想去看《围城》。“赵辛楣”、“方鸿渐”、“李梅亭”……这样的名字,对于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陈旧、无聊啊!所以,每次翻倒《围城》,我总是略过,宁愿去看茹志鹃的《百合花》。同样待遇的,还有路翎的《财主地儿女们》,本来应该是“的”,他却一口一个“地”,还想指望别人去看么?

后来实在是没有办法,其它的篇章几乎都看了几次,没有东西看了。最后硬着头皮去看“方鸿渐”吧!结果一看之下,惊为天人!一时又后悔又兴奋,后悔的是,自己以前怎么居然就看走宝了?兴奋的是,不愧是好料沉底呀,可以慢慢地欣赏了!

随便说一句,《财主地儿女们》,到现在我也没有去看,想想实在是对不起路翎先生。

我看书就是这样,老比别人慢几拍。不过,一旦清醒过来,便立刻拼命地去搜集这老兄的一切作品,要看就看个痛快!最先是看梁实秋,后来是看钱钟书,最近几年是看王小波。说来惭愧,等我看王小波的时候,有关他的网站,都已经办了几百个了!

我记得《围城》这本书,我前后买了三次。没有办法,遇到的尽是些损友,个个都坚信“书非借不能读也”。只是借了之后,便杳如黄鹤了。我又不好意思问别人要,一本盗版书,值几个钱?

读了以后,不用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以为钱钟书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坛、“国学坛”,不是第一,就是第“零”了!难道还有比他更厉害的么?后来才发现大家都和我的意见差不多,从正规的评论家,到刚把字认全的初中生,提到钱都是一片赞誉之声!印象中好像只有人提到过一个香港的女作家,叫什么忘了,她独不喜欢《围城》,说里面的文字“过于油滑”。

当然,我们用不着去理她,头发长见识短,香港是个什么地方?文化沙漠!她能读得懂什么钱钟书?这分明就是后来的王朔骂金庸嘛,全国上下一致认为,原因就是两个字:嫉妒!

后来年龄大了些,书看多了些,知道有这么一件事情要特别警惕:“黑木崖现象”!——也可以叫“星宿海情节”。当所有的人都一脸崇敬地仰望着某一个人的时候,就肯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不是这个人物本身有问题,就是“大众”自己犯了毛病!

对于钱钟书和那些广大的崇拜者来说,有一个奇怪的悖论,钱钟书从古人看到今人,每个人在他眼里都有缺点,属于可“贬”之辈。钱钟书明里暗里连嘲带讽,“干掉”了无数。但在他的崇拜者眼中,他却偏偏成了一个没有缺点的人。

这么多的景仰者,他们到底在仰慕钱钟书的什么?

多数喜欢钱钟书的人,和梦飞一样,都是从《围城》开始的。然后,有一半的人可能看过他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中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大多数的人就此为止,只有三分之一的热心读者,可能进一步翻看了他的诗论《谈艺录》、《七缀集》和《宋诗选注》。老实说,梦飞就是属于这个中产阶级的人。

只要那些死忠者,或专业人士,才敢贸然去碰那本可怕的《管锥编》!梦飞翻了一些,很惭愧,没有这个耐性。不过明白了一点,这本《管锥编》,的确可以算是“打通中西,融汇古今”。

所以,有很多的人,提到钱钟书,便伸出两根手指:一根代表《围城》,一根代表《管锥编》。前者谁都看得懂,而且写得非常精彩;后者谁都看不懂,而且写得异常复杂!

我们都有一种很奇特的心理:那些我们不懂的事物,一定是了不起的东西!电脑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我们都买了一台;但高级电脑程序员就很了不起了,因为他做的工作我们都不懂。

如果钱钟书先生没有写《管锥编》,这将是多么大的一个损失啊!他在我们心中的神秘感,将立刻消逝殆尽!

钱钟书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他的“博闻强志”!“强志”者,非凡的记忆力也!这一点是天生的,应该感谢他的老爸钱基博。但我们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老天爷是多么的不公平啊!

谢灵运当年说,天下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俺得两斗,剩下的天下其他人大伙儿去分。我看钱钟书的文论,一边看,一边摇头,觉得谢灵运说得实在是太有道理了!怪不得我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敢情这天下才气,都被钱钟书这等人给多吃多占了!

“博闻”就没有办法怪别人了,你说看不懂钱钟书的洋文字码儿?当年大学英文逃课睡懒觉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当年清华图书馆的所有图书,据说钱钟书曾经读了个遍,这点功夫,可是一般的人能熬得下来的?

所以,大家都很喜欢钱钟书这样的天才了,一方面,钱钟书替自己达成了多年以来的愿望。——这一点就像看武侠小说,看着看着,自己仿佛就是郭靖了,而且还不用受伤!我们看钱钟书也是一样,谁不想学识广博?但几个人吃得了这个苦?所以,看着有人真的就在眼前学识广博了,也算了结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另一方面,钱钟书这样的人又可以使自己具有安全感。你说我没有钱钟书的成就大?我可以无愧地告诉你:对不起!我没有这个办法,谁叫别人的基因比咱的要粗一些?

那么,钱钟书,作为一个作家和文论家,他究竟算不算得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师”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