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像鸟儿一样腾飞(一) -- 晨枫

共:💬240 🌺50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以前写过一篇“夏延”

请看《夏延的故事》。现在看来,里面有些叙述是错的,懒得改了,将就吧。

一直对夏延的故事很感兴趣,但对夏延的原理不甚了了,我也是在写夏延的故事(和后面的V-22)的时候,开始更多地学习直升机的原理。直升机比固定翼飞机好玩多了,很多原来以为简单的事情,都不简单,奥妙深着呢。

刚性旋翼或许在制造上简单,但在气动原理上比柔性旋翼复杂很多,所以到现在还是只有极其有限的应用。如果不解决刚性旋翼的高速稳定性问题,老兄的设想只是把夏延的尾桨改称NOTAR,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还是会有高速下桨叶稳定性的问题。

进气道紧贴机翼后上方的做法很罕见,主要原因有两个:

1、上翼面的气流必须和下翼面的气流在机翼后缘汇合,才能产生升力。换句话说,只有“同一股”气流在上下翼面之间产生速度差,才能产生升力。要是气流分离了,升力就没有了。否则鼓风机岂不都要飞起来了?

2、上翼面的气流在流经后缘的时候,有一个下洗作用,所以进气道的位置也不对。看看这JAS39在着陆时的机翼下洗气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发动机对进气道的要求是进气速度在整个正面上均匀,这样压缩机效率最高,设计也最容易。所以,有条件的话,进气道都是布置在有“干净”气流的位置。米格-19的进气道在机首,就是因为这样布置,对当时还不发达的气动设计手段来说,最容易保证性能。民航客机的翼下吊挂发动机也是向前伸出去,一样的道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