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数学同志旧帖欣赏(98-99)(2)海外应当存在亲共的华人政治团体 -- 一介

共:💬6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数学同志旧帖欣赏(98-99)(30)团体间争论

团体间争论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及成长道路和周围环境的差异,各人相互之间对许多事情都

有不同的看法是很正常的事情,由于这些不同的看法而导致的争论对于大家的相互

交流以及提高认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比如在一个公司的董事会中,有人主张投资房地产,而另一些人主张投资旅游

业。这些人可以相互进行争论,有可能在争论中一个人说服另一个人,也有可能虽

然没有结果,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会有人改变看法。再

比如在数据库设计中,有人主张用Sybase,有人主张用Oracle,都有各自的理由,

经过争论,也许还是没有结果,但大家不致于反目成仇。

炒菜应当是咸一点还是淡一点,买电器买哪一家的,房间应当怎样布置,上大

学是哪一门专业好,这些都可能导致争论,但这些争论都可以叫做个人间争论,每

个人在争论时都按自己的想法,在提出自己想法时不受约束,有可能说服别人且也

可能被别人所说服。即使达不成共识,也不致于相互仇恨。除了个人间争论外,还

有团体间争论。在团体间争论时,持不同意见的双方或者各方都是团体,比如两个

党,两个社会,两个地区,两个种族之间的不同看法。团体间争论时,每个人的想

法是受到约束的,他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受到他所在的团体的约束,而且无论逻辑上

如何不通,他必须坚持己方的观点,决不可能被对方说服,否则将导致道德上的自

责,比如成为叛徒,等等。

我在文革中在南昌,当时全省分成了两大派,一派是保刘瑞森反林忠照的可以

叫做保刘派,另一派是保林忠照反刘瑞森的,可以叫做保林派。至于林忠照和刘瑞

森这两个人什么来历,我当时是小孩,可是一点也不懂。可是这两大派并没有什么

象样的争论,无非都是使劲呼口号,贴标语,这边贴出"砸烂刘瑞森的狗头! ",那

边贴出"打倒反革命分子林忠照! "。争论很快升级到武斗,全城整天都陷入枪炮声

之中。打到后来死了不少人,最后中央文革表态支持保刘派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造

反派,那么保林派就成了保皇派了,当然不能打那么多人成反革命,于是受蒙蔽无

罪,反戈一击有功的口号就出现了。中央还派6011,6012和6013三个从山东调来的

野战军部队与保刘派一起将保林派灭了,情况才变得稳定。

这种团体间争论还可以从美国最近的弹劾总统案看出来。参议院全体成为陪审

员。那么,作为陪审员的职责,应当是首先听取起诉人和辩护人,原告和被告各方

提出陈述之后,再根据事情本来的是非曲直,依据美国的法律来判定被告是否有罪。

当然肯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对于这样一个不牵涉到政见,只与总统的私

生活,他的隐瞒行为有关,就不应当出现基本上是共和党的人认为总统有罪而民主

党认为总统无罪的情况出现。出现这种情况说明这是团体间争论,每个个人都在为

团体服务而失去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假如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共和党的总统身上

呢? 那么这时各个议员们就都会持相反的观点了。当然也有个别的共和党员或者民

主党员倒向另一党派的观点的,这样的人是独立思考的人。但并不能说自己的想法

正好与己方的政党一致的人不是独立思考的。

这种团体间争论包括南斯拉夫的阿塞冲突,俄车冲突,中国的两岸间敌对,等

等。这些争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道德的争论,将己方看作是代表正义善良一方,将

对方看作是非正义的邪恶的一方。在争论中逻辑并不重要,即使逻辑不通也要坚持

到底,因此最后只能演变成一场骂战。骂战当然不可能有胜负,却在人们心目中埋

下仇恨的种子,发展下去诉诸武力,就导致战争的灾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