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杨波:我的内心充满灰尘 - Syd Barrett纪念 -- 非

共:💬15 🌺1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杨波:我的内心充满灰尘 - Syd Barrett纪念

一两年前,我遇到一个隐居的朋友。他现在已经结婚了。我在他屋后的院子里喝茶,太阳很大,一棵十几米高的柿子树把影子铺在我们身上。那里本全是大麻,现在茁茁地长着几十株向日葵的苗子。他先讲了石榴花和天气,然后静下来,听我讲对他生活的羡慕。他说羡慕的人太多了,尽管过这种生活在客观上很容易实现。接着说,果然一些人这样做了,结果没过多少日子,他们显得比来之前更痛苦。他的结论是,你若不能把一切都放下,哪怕背着一点过来,渐渐这一点也会沉到压得你夜夜噩梦。我当时心里藏着反驳,但因时因景,没有说出来。但那时一定是很犟的想法,无非是想问,那不如更干脆些,自杀或出家之类。

Syd Barrett死了,其实我以为他早死了,结果已经60岁。我相信他是尝到人世的好的。看他老了的照片,白白胖胖,穿着英国市井的风衣。他是小乘里的罗汉。无限欢喜,慈悲纳粹。

7月7日,Pink Floyd的创建者Syd Barrett于英国剑桥郊外的家中去世,死因是折磨他多年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在家庭式小型葬礼结束之后,其家人在11日才向外界发表了极短的死讯,这应该是Barrett本人的意愿吧,这个孤独了一辈子的人,在死后也不愿意有人打破他的宁静。

一切都是意外。20岁的Barrett英俊得不像话,然后是苍白、消瘦,和不要命的颓废。他死在60岁,光头,也胖了。只有母亲和兄弟为他下葬。若有鬼魂,那么,他惊诧并羞怯地看着那些哀悼他的人。这就是他的一生。

若讲他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当然避不开他创建了Pink Floyd这件事,人们津津乐道的,应还包括他从自己喜欢的两位布鲁斯大师Pink Anderson 和Floyd Council两个名字中各取一半,从而有了Pink Floyd。却随着他在1968年离开乐队,以及后来30多年的避世生活,而使他在人们心目中成为摇滚乐一抹老旧、模糊的遗迹,一尊失了香火、被风化得五官不清的图腾。

却从Barrett的处世价值来看,人们仍旧不依不饶地将他与 Pink Floyd扯在一起,甚至似乎将他在乐队里不过3年的经历视作这个人一生唯一作为的评价,几乎是对死者的不敬。整个摇滚乐史上,找不到比Barrett更彻底的隐居者——一个唐突的例子是,1975年,Pink Floyd以那首著名的“Wish you were here”向Barrett致敬,因这首歌从歌词到歌名都极似祭曲,于是很多人都以为他已死去,随后很多年里,他已不在人世的消息煞有介事地出现在包括《滚石》在内诸多西方权威媒体中——对此,Barrett连一个字都懒得辩解,自己或生或死,在他看来,与这红尘俗世没有一星关联。

一个人小时候有出世的冲动再自然不过,但一直要避到60岁,避到死,却不容易。一个人再也找不到面对世界的理由之后,只好去寻觅面对自己的方式。他呆在乡下到处是画笔和吉他的地下室里,和母亲两个人生活,1971年与唱片公司谈好的一笔固定版税,则是一切花销的来源。他这辈子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是在 1972年,他有一搭没一搭的回话令采访者无所适从,最后,他指着窗外一的一丛玫瑰说:“我的内心充满灰尘。”

他从来不解释自己。无论被说成是毒品音乐的受难者,或是被说成是1960年代英国迷幻摇滚乐运动的神话主角。他的歌词全是疯子的诗句,无论相关爱情的荒唐比喻,还是故作欢快的古怪诙谐。他从来不解释自己。他在19岁时登台演出,很快有了毒瘾,对致幻剂毫无节制的服用使他在演唱时像一个醉汉横躺在舞台上,他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当众吸毒,因找不到自己的世界而无限惶恐。在一首名为“Jugband Blues”的歌中,他唱:“感谢你的表演,我不在这里,我想知道是谁在表演这首歌。”

1968年,过量的毒品及其导致的癫痫使Barrett再也无法在蒸蒸日上的Pink Floyd中发挥作用,作为主唱,他甚至会在台上固执地一言不发,如一个从飞船上不期降下的外星人般怔怔地站在灯光下。这几日,Pink Floyd的老头们发悼词说:“我们失去了指路明灯。”啊呵,他们或已忘记,在38年前自己是如何将Barrett踢出乐队的。更不要忘记,Pink Floyd的第一张专辑,令其一跃成为当时英国独立迷幻摇滚乐圈子里领军乐队的“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里绝大多数歌曲的词曲作者都是Barrett,演唱和吉他部分亦基本上都由他一人独揽,将之说成是他个人唱片一点也不过分。

离开乐队之后,Barrett在1970年出版了两张个人专辑,“The Madcap Laughs”和“Barrett”,它们对后世音乐的影响力超过了“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而在“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中对世界的调侃,已被这两张中对世界的疏离所替代,在看似舒畅、圆润的旋律之后,有水冻成冰的声音。英式的自省与自闭,从布鲁斯到迷幻摇滚乐的天才式过渡/融合,以及对吉他音乐与摇滚乐传统段式的实验,这些元素,都令后来的英国摇滚乐大人物——包括David Bowie、The Cure、The Sminths、The Blur等等对Barrett领恩不尽。

Barrett的音乐,除去精选和合集只能在六张唱片中听到,上面提到的三张之外,还有Pink Floyd的第二张专辑“A Sauceful od Secrets”(部分曲目),以及以其个人名义发行的两张唱片:“The Radio One Sessions”(现场)和“Opel”(补遗)。一共不超过50首歌,它们缓缓地响在一起,构成一扇门关闭,却非开启的声响。

今天,我们纪念他,应是他所不愿的;再拿出Pink Floyd或他的音乐影响之类的噱头,已是笑话;甚至,以40年前的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与精神本质去勾勒其心魄,也无聊够了。像被分娩一样,人必然遇到到一些事——而一些人遇到这些事的唯一原因,就是去弃离它们——这不悲伤,也不荒诞,这不过是一种现实罢了。

30多年前,Barrett殷勤地款待记者,给他看自己收藏的吉他和刚画的画儿,却对记者的问题毫无兴趣,只是自顾自地说:“玫瑰有很多颜色…… 这是一张比这个屋子铺着的所有尘粒还要伟大的油画……我正在慢慢消失……抱歉我有点语无伦次了……我一天走八英里,这就是我活下去的方式。”

这个人用一生去磨制一面镜子,然后用镜子的背面对着自己——他想让每一个看他的人,先看到自己,然后忘记他,并忘记他觉得应该忘记的一切。

[RM=320,40]http://cz.musictea.com/uuauth/cz2005/06/pinkfloyd/wish_04m.rm[/RM]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