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肯尼娅:你心疼 -- 希宝

共:💬38 🌺4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过两篇关于东干人的报道,他们秉持了中国人的勤劳本性

在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的蔬菜主要是他们生产经营的,日子在当地也算富裕的。讲陕甘土话,还叫政府为衙门,文字是西里尔字母标注的陕干语,陕西人--刘胖子应能与他们对话。

在网上搜了一下,摘一些大概:

东干族特指1877—1884年间由新疆喀什及伊犁地区迁至沙俄统治下的中亚七河地区的几批陕甘回族人,其中多数为清同治年西北回民起义军的余部。至抱批人总数已过十万,散居在今哈萨克斯坦(约4万)、吉尔吉斯斯坦(约4万)、乌兹别克斯坦(约2万)28个居住点上,其中陕西籍回族移民后裔约占东干人总数的55%,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籍回族后裔约占45%。①东干族是境外中国回族最集中、最有特色的移民群体,

1928年几个东干文化人在亚库普’周的领导下,并吸收俄籍专家阿。德拉古诺夫等人参加,创立了一套西里尔字母拼写的东干文,并编撰出了一本《东干——俄语词典》。

1993年7 月笔者在比什凯克看到80%的店铺、饭馆仍是东干人开设的。据查,1913年,仅 在比什凯克一处,由东干人开设的店铺不下50家,各种作坊(油坊、磨坊、糖坊、粉坊)不下100家个陕西回民就是经商的天才,东干人继承了这个传统

1998年10月一位东干朋友来笔者家中做客时讲,直到今天,中亚生活得最好的还是东干人。他们是商品经济的先行者,也是市场开放最大的受益者。

哈萨克斯坦全国市场上60%以上的蔬菜,都是东干人提供的。

  上个世纪80年代,被称为国内“东干研究第一人”的陕西师大博士生导师王国杰教授在研究中,偶然收集到关于东干人的零星资料,从此开始了对东干族的研究。为找到东干人,他几次到中亚实地考察,收获颇丰,其中还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故事。1990年,王教授第一次实地考察,来到哈萨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几番寻找东干人未果,因为听说东干人善于种菜,所以他来到菜市场碰碰运气。果然,他看到一名50多岁开“拉达”小车卖白菜的老头,相貌很像中国人,于是他特意用陕西话问道:“菜咋卖呢?”没想到卖菜老头用纯正的陕西话回答说:“你个东干人买啥菜呢?”因为东干人自家种菜,无须市场上购买,所以老头有此一问。“我不是东干人。”“不是东干人,咋说俺东干话?”“不是我说你东干话,是你说俺的话。”此时老头惊异万分:“你是从大清国来的?”王教授兴奋地说:“我是从陕西来的,你先人就住在那儿。我可把你们找到了。”后来,这个叫马回成的卖菜老人还不放心地问他:“左宗棠的人还在不?”

东干族这支中国最大的海外移民团体,百余年来与故土音讯隔绝,在汉字已经失传的情况下,他们艰难地传承着华夏的文化,坚持使用陕西方言进行交流。在这里,秦腔仍然盛行,而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岁时节令等,都还保持着清代陕西的习俗。一些华夏文化的传统价值观,比如尊长敬贤、重视家庭等,在这里甚至比在中国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发扬。而最令人感动的,则莫过于东干人对先人故土的深厚感情。被称为“东干人之父”、最早将起义军残部带到中亚的领袖白彦虎在弥留之际曾留有遗言:“你们一定要回去,我们老爷的肚带子(东干土话,即脐带)在那边呢。”“以后回到西安,在西安西门的门环上敲三下,说声回来了,就是我回来了。”新渠的东干诗人大吴说,百年来,我们就像离群的羊,不知何日才能回到大羊群里去。

链接:

中亚东干学与中国回族学[QUOTE][/QUOTE]

万里寻访“东干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