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红楼一梦二十载 - 87版《红楼梦》选秀内幕 -- 遛猫的老鼠

共:💬5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一篇关于马广儒的小文章(二)

&天上掉下了个“林妹妹”&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后,立时轰动全国。不久,在上海红楼晚会上,马广儒和袁枚一曲《天仙配》赢得了满场喝彩,“贾瑞”使马广儒成了一名全国出色的演员,为他日后的演艺生涯奠定了基础。  

  红楼之后的4年,是马广儒演艺生涯的高峰期。当时,全国不少报刊都对他的表演的角色做过评价,中央电视台也聘他为特约演员。他陆续演了《西厢记》、《玉带缘》、《聊斋》、《汤显祖与牡丹亭》、《腾阁秋风》等电影及电视剧。与他配戏的演员有“金鹰奖”获得者马兰、两届梅花奖得主涂玲慧、电影演员任冶湘等。马广儒12岁上艺校,所受教育有限,从剧团到剧组,经历单纯,饰演角色又几乎全是古装人物,所以,才子佳人的故事早已潜移默化于他的思想并影响他的行为。 “小子多愁多病身,怎当他倾国倾城貌”。对与之配戏的女主角,他常怀有一种特殊美好的感情。但真正影响了他一生的是与一位南昌女孩的爱情,对其而言,是天上终于掉下了个“林妹妹”。  

  那是1988年,中央电视台和江西电影制片厂《汤显祖与牡丹亭》剧组来到江西临川,在才子之乡他与剧组中来自南昌的美丽女孩子一见钟情。  

  这位女孩是江西某剧院的主要演员,文戏、武功都非常出色,1993年获得过戏曲梅花奖。这次在《汤显祖与牡丹亭》中饰演丫环,是第一次涉足电视剧,所以表演时显得有些拘谨。而饰演“梅心剑”的男主角马广儒不但在表演上耐心指点她,而且在生活上悉心关照她。渐渐地,她对扮相俊美、谈吐风趣的马广儒产生了爱慕之情。女孩的纯真无邪、娟秀灵动点燃了马广儒心灵的激情。为了获得爱情,他再次自伤以表心迹,令情窦初开的少女感动和热泪盈怀。  

  在马广儒的情感史上曾出现过几次“惊心动魄”的场面,并留下鲜明疤痕,这或许是他血脉中艺术气质的酒后喷发,但更多的却似是性格中的自虐倾向。  

  戏拍完了,剧组人员各奔西东,而一对年轻人却如痴如醉,难舍难分了。长亭送别,泪眼相看。女孩哭着说:“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就是到安徽挑粮卖菜也心甘情愿。”这之后的半年,他们饱受了相思和离别之苦。有时,即使是凌晨两点,马广儒也会忍不住拨通南昌的长途向他的“林妹妹”倾诉思恋和爱慕,一直聊到东方发白。后来在艺术界朋友的推荐下,经南昌市市长特批,马广儒最终以特殊人才的身份调入了南昌电视台。  

  1989年冬天,当马广儒抛弃了在安徽已拥有的一切、怀着对爱情的幻想、事业的期望奔向南昌的时候,他不曾想过这里竟是他短短人生旅程的最后一个驿站!  

      & 不能直面的惨淡人生 &  

  随着“马明星”的到来,在南昌市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给略显沉寂的江西演艺界带来一丝生气。南昌电视台领导对这位特殊人才格外重视,力邀他出演了建台以来第一部大片《滕阁秋风》中的王勃。这部由著名导演谢添执导的古装片讲述的是唐朝才子王勃一叶扁舟至南昌,与歌女雅仙邂逅,激情勃发,写下千古绝唱《滕王阁序》的故事。马广儒对这部戏倾注了满腔热情。他虚心向老师请教历史知识,抽空揣摩王勃书法,为了控制体型演好王勃,他每日徒步攀登21层大楼,甚至还悄悄做了“抽脂”手术。那段时间是他在南昌快马春风的日子,他还接连参加了《假面人》、《都市大亨》、《荆钗记》等的拍摄工作。  

  但电视台是新闻单位,除了拍戏之外,还有许多方面的工作,马广儒完全没有适应从剧团演员到新闻单位的转变。最初电视台曾打算送他到电影学院导演系深造,因为他单薄的文化底蕴而终未成行。后来又派他到市宣传部新闻科工作,面对生疏的新闻业务,他一筹莫展。在剧组,他又羞于饰演行业片的小角色而与导演发生冲突。面对命运的挑战、复杂的人际关系,他变得意志消沉,终日以酒为伴。  

  而此时,马广儒过于理想化的爱情生活亦开始出现了危机。女孩生长在一个非常传统的家庭环境中。6点起床,10点就寝,生活极有规律。而马广儒初来乍到,多少带有剧团演员无拘无束的生活习性。女孩的父母不能接受他酒后的放浪形秽,痴情的女孩常常守着满地乱扔的酒瓶,默默地流泪。  

  像所有情侣一样,他们曾有过非常美妙的时光:谈戏、练功、嬉闹、郊游,然而,缘尽情断,这重重的一击,将脆弱的马广儒击垮了。  

  分手以后,那位美丽的南昌女孩一针一线地为马广儒的白发老母亲织过一件毛衣,还说过这样一句话:再没有人像我这样爱他了。而马广儒事后从不轻易提起这段伤心的往事,只是借酒浇愁。  

  此时在南昌,马广儒已变得更加举目无亲,寥寥无几的朋友又多在外地,加之又搬住在偏僻的农户家中,孤独感和思乡情绪常常油然而生。那里他最高兴的事是朋友们来看他,酒醉之后兴高采烈地取出床头那套破旧的《红楼梦》考问大家金陵十二钗是谁,曹雪芹生于何年卒于何日。南昌六年,马广儒谈的最多的书是《红楼梦》,最多的人物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而最多的话题就是红楼剧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他把这首诗挂在墙上,每每自叹自怜。  

  到后期,马广儒从小开始的自恋情结已变得十分严重——朋友小坐,酒酣耳热,他会突然长叹一声,然后声泪俱下,亦真亦幻地来上一段:“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令朋友们大感惊异;在疾病缠身时,他甚至会身着戏装像张生一样侧躺在床头,就昏黄的灯光写下:“小小三两酒曲,愿能解我五更寒意。”而愁云惨雾之时,他还会取出心爱的洞箫,让幽怨、伤感的曲子流淌在溶溶月色中。  

  面对朋友,他不止一次地感叹道:“我最崇尚古代社会,朋友之间能两肋插刀,一介书生敌万千将士。”言语中流露出对书剑英雄的幻想和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后来,他也曾心血来潮写文章练书法,甚至想出去寻找拍戏的机会,但兴趣过后,又依然故我,壶里乾坤了。  

        & 最后的人生旅程 &  

  就在以广儒最消沉的时候,一位纯情女孩怀着对明星的崇敬和对他孤独处境的同情,在父母亲的激烈反对下,义无反顾地走进了他的生活,她幻想能用自己瘦弱的肩头挽起即将坍塌的山岭。  

  他们结婚时,人们汇聚在三星级的华鑫大酒店向他们表示真诚的祝福,杯盏交错中,马广儒的手有些颤抖。经历了多年居无定所的日子之后,他终于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空间了。新房是最好的朋友设计的,小而温馨。按照他的要求,把一间大屋子隔成两间,一间会客,一间休息,隔板镂空,做成门、窗的样式,像屏风一般,落地窗幔若隐若现。人们说:“老马不愧是搞表演的,连新房都像舞台一样。”然而生活不是舞台,生活是责任和平淡真实的日子。  

  作为朋友,我曾多次提醒他:婚前的浪漫固然重要,但婚后的实际才是生活。但他往往一笑置之,全不放在心上。  

  而年轻的妻子在听完无数遍红楼故事之后,却表示她更需要一个勤奋、努力和可依可靠的丈夫。然而为了生活而早出晚归的贤淑妻子,每天面对的仍是大醉不醒的他。  

  应该说,在他们婚后的最初日子,马广儒的心情有些好转,酒也喝得少了些。那时,年轻妻子在家人帮助下开了一家时装店,他也曾去打理过。可是单纯、热情的马广儒经常将店里的衣服、鞋子以进价卖给朋友、同事,令妻子哭笑不得。生意上插不上手,工作又不顺心,他又变得无所事事、沉溺酒中了。  

  6年前,马广儒离开安庆黄梅戏剧团时,一位老艺人送过他一句电影对白:“人世间,谈何易,熟不知从善如流难上难!”而此时的他,已经饮酒成癖无法自拔,且满口都是所饰演角色的戏剧对白及唱腔。  

  关于他喝酒,朋友们没少劝,妻子更是苦口婆心,但背地里,他不但赊帐沽酒,还把做菜的料酒喝得一干二净。初来南昌时,他的体重140斤,号称喝一斤白酒,还用啤酒嗽口。而到后来,他沾酒即醉、茶饭不思,体重刚够一百斤了。过量的酒精已销蚀了他原本健壮的身体……令人心酸的是,他去世时还欠着楼下小酒馆的40元钱。从马广儒住院到去世,整整一个月,年轻的妻子变卖了店里的服装,终日守在病榻前,几次晕厥过去。可怜的妻子常喃喃地说:“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朋友们都说:“老马在南昌没过上一天好日子,他的妻子更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  

  马广儒弥留之际,高烧不止,神情恍惚,已经认不出前来探望的朋友和同事。可每当医生问起他的职业时,他仍能清晰地说出:“我是演员,演过《红楼梦》、《西厢记》、《聊斋》……”  

  他过世的那天,江西省电视台正在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凤姐设局”那一场,当屎盆子扣在“贾瑞”头上时,许多朋友潸然泪下。  

  32岁的马广儒就这样走了。一张雪白的床单,裹住了他曾经充满活力而今单薄如纸的躯体,一扇黑门关闭了今世的痛苦和来世的永恒。按照其民族的习俗,他最终安详地躺在了故乡的原野里,陪伴他的是生前最心爱的物品:一部红楼、一只洞箫,和生生不息的淮河波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