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快雪堂 肚痛帖 书法有法 -- 小人书

共:💬16 🌺2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越发的有疑问

我曾经看过沐桩子一篇原创书画欣赏随笔 ?C 我们为什么要看原作? (之一),里面提到看书画要看原尺寸,深以为然,那么就尺寸来联想唐以前的书画家用何作画,如何作画也是很有意思的。中国水墨画发端于南北朝和隋朝,水墨画既是用毛笔画的,书法里的章法墨法在水墨画里的应用又是一绝,比如雪个喜欢的雪个,八大山人是哭是笑意味深远,那么,这个画上题跋书法的姿势当然也受有无托纸于案的影响,当然宋以前画上是很少题字的,雪个那是明朝以后的事,我今天不是在这里说书画同源的事儿,呵呵,只是论及唐朝以前的南北朝,隋朝,我瞎联想了一下,就算不用几案,若真都是托纸于手而写之,这个,也怪累得慌的啊。。。。南宋及以前的画是绢本居多,绢和熟纸还有不同吧?我不知道谁更硬展一些?还有啊,顾恺之同志,画的不是水墨,他爱画工笔人物肖像,《女史箴图》在伦敦的那个唐代摹本的尺寸都有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这个人物肖像的比例当时作画的时候怎么办呢?上哪里找那么大个托啊?就那么卷着画不累啊?反正我想象了一下,百思不得其解,小尺寸的倒也罢了,大尺寸的可怎么办啊?。。。估摸着,这也是五代以前画山水少的原因之一???《古帝王图》历来相传认为是初唐阎立本的作品,初唐时分,桌椅也并不流行,甚至还怪少的,这幅图可是纵51.3厘米、横531厘米。我个人的理解,若能铺展作画如斯大小,想必书法亦不成问题。还有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号称是酒后畅意挥毫,一气呵成,窃以为这一气呵成的事,怎能容手上托着纸张碍事,如果铺在地上咣叽咣叽一气写完还成。兰亭神龙本的尺寸据说是1:1临摹的,我还真没查着它的尺寸,《丧乱贴》行草书尺牍,纵28.7厘米,横63厘米,这个说是手托而作,我可能还信点,因为这帖子字迹潦草,滞顿的地方似乎比兰亭神龙本来得多,因为把纸张卷卷滞顿也是正常的,哈哈,这个纯粹是我瞎说了。。。你说这行草的东西,托手上写,确实对连贯性流畅性影响很大的啊。。。。 你再怎么挪移纸张纯熟,始终也于情理不合。

若盘腿而坐来写字,确实头得低很低,眼与笔与纸垂直,也不是不可能,根据小人书上篇得出的结论,我现在几乎可以臆想唐以前的同志们都是趴在地上写与画的。。。。直接把绢啊,纸啊,都搁地上得了。。。。

咔咔咔,为古人操了半天心,瞎论证一通,觉得很有意思,一家之言,姑妄说之。心满意足,拍拍手,睡去也。

hiahiahia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