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快雪堂 肚痛帖 书法有法 -- 小人书

共:💬16 🌺2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快雪堂 肚痛帖 书法有法

    [按] 国庆中秋,整日陪吾母闲谈唠嗑东游西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不免兴之所至,手舞足蹈胡言乱语。于是吾和吾母各创名言或发现无数。抽此一段吾母关于金石书画之发现,哗众取宠贻笑大方:看在一离退休老太太和一无业游民的份儿上,饶了我们吧您呐!

    1 快雪堂

    有一天陪老太太逛北海。走到九龙壁以西,进了一个名为快雪堂的小院。这个堂建于乾隆44年,堂名取自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故宫里有个三希堂,藏有皇宫珍藏的书法作品,也就是街上书店卖的“三希堂法帖”,其中就有《快雪时晴帖》。所谓三希,即晋朝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

    而在三希堂之前,明朝的大学士冯铨曾得到过这幅《快雪时晴帖》,并连同其他书法作品,刻了81块石刻,称为“快雪堂石刻”。到了清朝,这81方石刻被闽浙总督杨景素购得,献给了乾隆皇上。乾隆就下令在北海建起了这个快雪堂来收藏这81方石刻。

    关系有点儿乱。简单说就是,故宫三希堂藏有《快雪时晴帖》真迹,汇同其他几百件书法,统称“三希堂法帖”(《快雪时晴帖》现在台北故宫)。北海快雪堂藏有《快雪时晴帖》石刻,汇同其他80块书法石刻,统称“快雪堂石刻”。

    快雪堂是个两或三进(具体几进没注意,应该是三进)的院子。院子里很安静,没有什么游人。走廊的墙上陈列着那81块“快雪堂石刻”。正房里在举办一个什么画家的作品展览,及销售。画家还正在屋里挥毫写字呢。我扶着老太太在屋里瞎转了一圈儿。纯粹是瞎转,为的是这儿比较清静。我们家人都不会用毛笔写字,而且自古就没人懂过书法艺术(这不是谦虚,这对说名言至关重要)。

    屋门口靠右,一个柜台在买书法拓片(这个拓是多音字,这里念TA,4声,就是把纸蒙在石碑上用布槌沾墨打下来的。卖东西的女同志就老念成TUO,4声。她念错了)。看了看,好多都是西安碑林的。突然我心里一动,想找找看有没有一块碑的拓片。

    2 肚痛帖

    还真让我找着了。一个黄色小纸袋上写着“肚痛帖”,标价22元。

    还是好多年前,去西安参观碑林,就是这个张旭的《肚痛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张旭是唐朝“三绝”之一,所谓李白的诗,裴旻的剑,张旭的狂草。狂草么,越是激情澎湃的时候写的越精采。所以这个《肚痛帖》就特别精采。

    《肚痛帖》一共30个字:“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如何为计,非临床”。明白吧,就是说:哎哟妈呀肚子疼,着凉了中暑了还是怎么的。听说喝点儿大黄汤(类似感冒冲剂),着凉中暑都管用。怎么办呢,还是先躺下再说吧。

    这个帖好,好在“狂”。怎么个狂呢?从字上看就是沾一次笔一直写到墨干,“啪”地再沾一笔。呼啦呼啦的,比“急就章”急多了。而且字是越写越草,越写个头越大。这就奇怪了吧,不就是躺床上喝碗大黄汤,至于这么激动么?

    其实当时张旭不是要喝汤。俗话说“屎急屎急的”,就是这个意思。他当时在闹肚子。那一定是比屎还急,就是所谓“窜稀”。可是厕所里正好满员。于是乎,哎呀把他给急得啊,六神无主天旋地转,胡乱抓过张手纸就写下了这一千古名帖。。。从而也教育了今天的我们:什么叫作好帖子?那就是真情的流露。

    这些年来,一直怀念《肚痛帖》,就想再去西安买下这个拓片。现在居然在快雪堂看见了。“这拓片是真的么?”(其实在国内真的假的根本不容易辨别,问一句不过是习惯)。“我们北海快雪堂卖的拓片当然是真的。”售货员很温和地说。我打开拓片,凑到鼻子上闻闻,确实有股墨味儿,于是价也没还就买下了(不知道国营商店是不是可以还价)。

    3 书法有法

    坐在快雪堂后的院子里晒太阳,我打开《肚痛帖》拓片看,还唠叨着:“啊,22块钱,除以8。。。多好!”老太太半闭着眼说:“嗯嗯,你喜欢就好。”我知道,老人家不同意我的做法就这么表示。22块钱,对老辈儿人来说那是什么概念 ---- 让我买了一张纸。

    过了半天,老太太又说话了:“我想起个事来。半年前,有一天看中央10台,介绍古代的家俱。我才知道啊,原来是从宋朝时候开始,我们才有了桌子的。唐朝以前都是席地而坐,像今天的日本人。第二天我一人坐在屋里晒太阳,就想:王羲之他们那时候是没有桌子的,那他们怎么写字呢?他们就得一手举着纸写,或者是把纸贴在墙上?那他们写字的方法,手和胳膊怎么配合怎么用力,就都和我们现在是不一样的了。那现在那些书法家怎么学写王羲之的字呢,在桌子上怎么学也学不像吧。。。”

    我目瞪口呆地看着老太太:“这这这,这是您老晒着太阳自个儿想出来的?!”老太太吓了一跳,以为犯了什么政治错误:“啊?是啊,是我瞎想的啊,也就是跟你瞎说说。。。”

    这就是老太太的发现了。让我惊讶的是,老太太别说不懂书法,而且由于一种类似帕金森症的原发性震颤,现在到银行取钱都得用图章,连一个字都写不了。而她说的事情,其实就是几年前孙晓云的精采著作 ----《书法有法》的主题。

    “书法止于1600年前”,是这本书的广告语。孙晓云通过对考古文物的考察,经过几十年的思考,解答了她自己对书法的困惑。中国的写字艺术为什么不叫“书艺”而叫“书法”?法是什么?法在哪里?八分书到底是指什么?书画同源的“源”是什么?

    法,就是规则。而这个“书写的规则”,在汉代,随着汉字的完善而定型,就是“运指转笔”的笔法。在《书法有法》里,孙晓云通过对笔的粗细,纸张的软硬,握笔的方式,书写的姿势等等进行考察,悟到了汉字由圆变方的道理,以及这个从宋代起渐渐失传的“古法”。桌子的出现,古法的失传,导致了我们今天的人无法理解古人对书法的论述。一个例子:古人讲写字时要眼与纸垂直,而今天学习书法要求的是笔与纸垂直。怎么回事?其实简单。就是因为古人是把纸托在手上的,而今人是把纸铺在桌子上。

    书法不是为艺术而诞生的。书法是为了实用。简便,快速,自然的书写才是书法的本源。孙晓云把“永字八法”中的每个字都查了字典,点、横、竖、勾、仰横、撇、斜撇、捺,都得到了一个“急速果敢”的归类。

    “艺术是激情”,“艺术是技巧”,这是孙晓云的两位搞艺术的朋友的不同看法。《书法有法》倾向于艺术是技巧的。书画同源,就是书法中的“笔法”和绘画中的“骨法”,都源于同一种转笔的古法。孙晓云的书好在,她没有否定今天的书法,没有得出“今天的书法全是错误”的结论。她论述的是,只不过是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东西改变了,消失了。但事实就是事实,搞清楚历史的本来面目,中间变化的过程,是我们的愿望。

    事实上呢我觉得,技巧是表达激情的条件,而激情是使技巧变为艺术的条件。想像一下张旭当时的惨状吧。在烈日当空的院子里,对着客满的厕所团团乱转。肚子里叽里咕噜绞成一团,别说手指手腕,就连身子都扭曲成了麻花。这时候他全部身心都融为一体,毫无杂念。激情勃发,依靠人类本性,以最自然流畅的形态运用着转笔古法,在手纸上奋笔疾书,唰唰唰,唰唰唰,你他妈的怎么还不出来呀。。。

    《书法有法》是本好书。《肚痛帖》,无疑是激情和技巧最完美的结合。它的自然,它的真诚。这就是艺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关键词(Tags): #快雪堂(嘉英)#肚痛帖(嘉英)#书法有法(嘉英)元宝推荐:铁手,雪个,
    • 家园 一家之言,不必当真!
    • 家园 这个肚痛帖我认为

      大家千万别憋这个东西。通过对通篇作品的观察,我以为:

      你看张老先生开始落笔还是有些工整滴,此时,定是运气提肛,故作气定神闲。

      可是生理不饶人啊,

      只觉得腹中突然一坠,这额头的豆大汗珠忽的迸了出来,

      话外音:"TMD,老子今天非写完这几个字,然后放你出来!"(俺没来得及赶到toilet的时候,也这么提示自己,不过没有张老先生艺术如此创作的灵感。)

      “哎呀——————————————呀————————呀,娘子——快给俺拿手纸~~~~~~~~~!”(末尾几个字作爆发状,靠,俺能想象的到。你呢?)

      • 家园 就是这个意思啊!

        我也想像到了 ---- 霹里啪喳,色味俱全。

        说实话,书法绘画什么的,对于我这样兴致勃勃的门外窥探者,实在需要这样通俗易懂的东西来帮助入门,呃,消化。直接让我看<兰亭序>,怎么看得懂呢 ---- 除了知道一上来就漏写了两个字,还得在旁边补上。

      • 家园 大黄是推大便的药。

        大黃是中藥中最常用的瀉劑之一,中醫分類毒性較強,絕不可長期服用。大黃藥效成份主成份為大黃素等,經由腸內細菌轉變為大黃素之活化物anthraquinone,可促進腸蠕動,而有瀉下作用,可治療急性便秘。

        大黃性味苦寒,有瀉火解毒、清腸通便、逐瘀通經的效用,但大黃含有多量鞣質,因此小劑量不僅不引起瀉下作用,且呈收斂作用;停藥後,也往往出現繼發性便秘。

        关键词(Tags): #大黄#便秘
    • 家园 好帖啊!花——
    • 家园 好故事。不过,有点疑问

      古人席地而坐,应不代表就没有桌椅凳啊,古代的“案”“俎”“几”都可以称得上--桌案之始。而这些,早出现于魏晋之前。根据中国家具历史而得,古人是席地而坐,室内以床为主,地面铺席;再后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础上又延生出榻等。到商、周、秦、汉、魏各时期,没有太多变化,有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直到汉代,胡床进入中原地带,到南北朝时期,高型坐具陆续出现,垂足而坐开始流行。憩居形式到了唐代仍然是两种形式并行,高的桌、椅、凳等已被人所使用,虽然席地而坐仍然是很多人的日常习惯。

      所以我个人觉得可能晋人席地而坐,仍可使用矮桌,矮脚几,亦可立而案前行书。唐人狂草,也未必都是托纸而作,埋头伏案也未可或知吧。

      以下几幅图都是唐朝以前的席地而坐所用的几案家具,我觉得这些铺纸张于上书法都没有问题,没准当初王羲之就是这么写的,呵呵,至于唐朝张旭,不知当时他家富裕情景,更不知道他家花园有没有桌子,不敢乱说。。当然,坐姿不同,以及采取立姿对书法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回头我要去找你说的《书法有法》这本书看看。仍然不失为好故事,花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校书图上 有图示。

        都是一手持硬黄纸本呈与地面45度左右,一手拿毛笔写字。

        而且古人最早的持笔法,和现在我们用钢笔、铅笔的持笔法差不多。

        • 家园 以竹简、木牍的硬度。

          手持而写也是很方便的。

          当然,宣纸就太软了。

          同时,毛笔的制法、选材也有相当大的变化。

          秦汉时期,古人的毛笔都是有一头削尖了,当作簪子,插在发髻上的。呵呵,如果有墨不干————^_^。

      • 家园 确实是疑问

        平沙落雁朋友也提出了相同的疑问。可惜以我的水平完全不能替孙晓云辩护 ---- 急得我啊!希望这里有和我一头儿的朋友,赶紧出来挡挡。

        注意你贴的几幅图,几案都是非常矮,只过脚面,基本相当于一个床垫的高度吧。我们试着坐下来,伏在床垫上写写字。这就是孙晓云说的:“。。。当时的几案都很矮,几乎与床榻齐平。如将纸放于几案上悬臂书写,视觉与手要有二三尺之遥,是无法写当时的细腻小字的。若整个手臂放置几案上,好比人将头凑近至脚面,这显然是一个杂技动作,恐羲、献前贤不至于如此狼狈。稍分析,这分明不合生理自然,更无法转指。。。”

        确实很难理解,为什么古人不把纸铺在类似桌子的东西上写字。但是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的。比如既然都有了几案床榻,为什么还要等上千年后才开始流行桌子椅子呢?就那么跪了上千年。可是你看,直到今天全世界都坐椅子了,一些日本人还是那么跪坐着。

        下面是孙晓云举例的部分证据,以证明当时的几案只是用来摆放物品,而不是写字的。有些图找不到网上图片,以文字代替。

        1 西晋 书写俑

        这是“忆昔长沙邮驿”一文中的描述:

        http://www.csonline.com.cn/gb/content/2003-02/17/content_218760.htm

        长沙市南郊金盆岭9号墓出土西晋永宁二年(公元302年)青瓷骑马俑、青瓷对坐书写俑。骑马俑一手持信简,一手拉缰绳;对坐书写俑一俑左手持册,右手执笔书写,另一俑手持一案,上置书信简册,若有所言,生动再现了当时邮驿通信交往的风貌。

        2 北齐《校书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3 五代《文苑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不懂

          正是几、案这些比较矮,才能如你说的

          古人讲写字时要眼与纸垂直

          古人的坐姿是跪坐,不是现在的盘腿。盘腿坐才需要把东西举到面前书写,跪坐,尤其是长跪,眼与纸垂直很自然啊。

          想想那些竹简/木简的,老子要是一直举着,写五千字,还不累趴下了。

        • 家园 越发的有疑问

          我曾经看过沐桩子一篇原创书画欣赏随笔 ?C 我们为什么要看原作? (之一),里面提到看书画要看原尺寸,深以为然,那么就尺寸来联想唐以前的书画家用何作画,如何作画也是很有意思的。中国水墨画发端于南北朝和隋朝,水墨画既是用毛笔画的,书法里的章法墨法在水墨画里的应用又是一绝,比如雪个喜欢的雪个,八大山人是哭是笑意味深远,那么,这个画上题跋书法的姿势当然也受有无托纸于案的影响,当然宋以前画上是很少题字的,雪个那是明朝以后的事,我今天不是在这里说书画同源的事儿,呵呵,只是论及唐朝以前的南北朝,隋朝,我瞎联想了一下,就算不用几案,若真都是托纸于手而写之,这个,也怪累得慌的啊。。。。南宋及以前的画是绢本居多,绢和熟纸还有不同吧?我不知道谁更硬展一些?还有啊,顾恺之同志,画的不是水墨,他爱画工笔人物肖像,《女史箴图》在伦敦的那个唐代摹本的尺寸都有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这个人物肖像的比例当时作画的时候怎么办呢?上哪里找那么大个托啊?就那么卷着画不累啊?反正我想象了一下,百思不得其解,小尺寸的倒也罢了,大尺寸的可怎么办啊?。。。估摸着,这也是五代以前画山水少的原因之一???《古帝王图》历来相传认为是初唐阎立本的作品,初唐时分,桌椅也并不流行,甚至还怪少的,这幅图可是纵51.3厘米、横531厘米。我个人的理解,若能铺展作画如斯大小,想必书法亦不成问题。还有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号称是酒后畅意挥毫,一气呵成,窃以为这一气呵成的事,怎能容手上托着纸张碍事,如果铺在地上咣叽咣叽一气写完还成。兰亭神龙本的尺寸据说是1:1临摹的,我还真没查着它的尺寸,《丧乱贴》行草书尺牍,纵28.7厘米,横63厘米,这个说是手托而作,我可能还信点,因为这帖子字迹潦草,滞顿的地方似乎比兰亭神龙本来得多,因为把纸张卷卷滞顿也是正常的,哈哈,这个纯粹是我瞎说了。。。你说这行草的东西,托手上写,确实对连贯性流畅性影响很大的啊。。。。 你再怎么挪移纸张纯熟,始终也于情理不合。

          若盘腿而坐来写字,确实头得低很低,眼与笔与纸垂直,也不是不可能,根据小人书上篇得出的结论,我现在几乎可以臆想唐以前的同志们都是趴在地上写与画的。。。。直接把绢啊,纸啊,都搁地上得了。。。。

          咔咔咔,为古人操了半天心,瞎论证一通,觉得很有意思,一家之言,姑妄说之。心满意足,拍拍手,睡去也。

          hiahiahia

          • 家园 这个我可是真不懂了

            也不是说所有的都是自己左手托纸右手写,当时会写字的都是官员财主,都有仆人上下拽着纸的。要说是趴在地上写的,倒也可行。那个运笔方法怕是和今天就更不一样了。

            其实孙晓云讲的主要还是“运指转笔”的古法。她认为这个笔法是由于书写姿势而自然形成的,而只有拿着纸写字才会有那样自然的书写姿势。简单地说就是:书法就是笔法 -- 笔法源于工具和姿势。随着工具和姿势的改变,古时的“法”和今天的是不一样的。

            哎哟行了,我的“学问”到此为止了,已经让你们看了半天笑话。你看完<书法有法>,来给我好好讲讲吧。

    • 家园 好感受

      乌金拓太亮,大幅作品个人觉得还是淡墨拓为佳。

      书兄有空多来玩玩,聊聊。

      • 家园 现在卖的好像全是乌金拓 蝉翼拓还真少见

        可能是怕像我这等外行觉得他们偷工减料。

        常来欣赏各位的帖子,比如雪太傅扫描的王时敏画册(还偷偷非法下载),也在悄悄等待八大山人。

        有这么个好地方,有空大家聊聊连环画吧(不知道算不算金石书画啊),呵呵只有说那个我还敢张张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