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十八亩误导当年农村生活状况的情况 -- 嘎嘎

共:💬15 🌺19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无意争论

不过您的一些看法(或者说是描述),我认为是有点偏离事实的。

皖南,一直到目前还是安徽比较贫穷的地方。但您不了解的是,它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大的发展。这么说吧,三四十年前,它比邻近的浙西北稍微还好点,但人家一改革开放就起来。皖南呢,没有。您可能因为现在的印象而想象以前。或许我理解错了。

皖南多山区,很少有大块的平原地带。交通也很不方便,一些小村庄只有几户人家,现在仍然有很多农村没通公路。而您说的房子烂,这恰恰和皖南的民俗不符合。皖南那里的人,稍微有点钱就盖房子了。两层三层是很经常见到的。可以这么说,那时候单纯从房子来说,它远超过外地用土夯起来的房子。您如果现在去,或许还能见到很多古老的房子,但仍然是两三层。我不知道,如果这叫做烂的话,那么什么叫作不烂。

农村是有自留地的,家家户户都有一点,即使是在文革期间,在您所提到的皖南也是有的。自留地的东西,一般自种自用。副业也是有的,象皖南的茶叶、枇杷(说到这里,或许您都可以猜出来是哪个县了),一直是那里的主要副业。而农村里,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找副业。

至于工资,各地情况有所不同,我不知道,也没有做过调查。但是,在文革快要结束的皖南,一个民办教师,一个月是29(或者27?),因为我看见过无数的这么多的工资表。文革结束后皖南的师范生,每月补贴是18元,在学校里,他们花不了这么多,小孩去的时候还可以改善伙食。

农村的银行,应该说一般叫信用社,基本上每个公社(现在叫乡)是有的,至少在皖南。所以您的“其四”,可能需要修改一下。

我觉得有没有农村生活经历并不能说明别人就没有讨论的资格。就象我,从来没在NBA打过球,但并不妨碍我也大嘴一下。我想说的是,我看到的听到的只是很少的一点点,我不能从我这一点点就推广到其它。

我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您可以指出来,但我更希望的是您可以告诉我怎样去改进。批评容易(容易MM,我不是讲批评你噢),做事难。

谢谢您的理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