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十八亩误导当年农村生活状况的情况 -- 嘎嘎

共:💬15 🌺19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十八亩误导当年农村生活状况的情况

    一个口口声声自称经历过那段非常时期的人,却对农村当年经济状况如此外行,以至于破绽百出,但为了消除对各位没有经历过农村生活的伙计们造成的误解,有必要在这里一一指出。

    其一,十八亩以皖南为例,似乎几十年前当地农村就已经达到了小康。姑且认为他所说的那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子存在,那它能多大程度上反应当年农村的艰难困苦?而且最最不幸的是,十八亩引用了皖南。皖南!纯属自撞枪口啊!外婆一直念叨着要回老家看看,79年大舅和他一起去了,前后近两个月。回来后外婆形容枯槁,衣衫破烂,一字不提老家的事。其具体场面我就不描述了,各位请看“军歌嘹亮”里高大山老婆回老家那一幕。我妈偷偷问大舅,也只有一个字“穷!”。不过昨天他回忆穷到何等程度呢?“没吃没穿,房子烂”,还有就是“人很贪”。而外婆这近三十年从来没提过她的娘家。

    其二,农村发展“副业”种中药材,纯粹是以量取胜。起初大队还种金银花,杜仲和药枳子,但只有块茎类中药材才能赚钱,主要是产量高。所以生产队把靠近山坡的不太长庄稼的土地用于种沙参秸梗芍药,尤以芍药为主,每年能卖600多斤(干重),但这能挣个几十块钱呢?而我记忆中以杏仁最贵,半书包杏仁(大概干重5斤)可卖2块左右,一书包干橘子皮能卖四角左右。而我曾卖过收集近三个月的龙胆草,干重20几斤(未干之前至少得120几斤),卖得一块左右。十八亩说收集当地特产中药材,哪个特产的中药材能卖N多钱?除非如你最开始提到的“人参”,可这玩意儿,安徽,它产么?所以“包产到户”大力发展农村“副业”时,除了有人在院坝边上不占地方的地儿种几棵杜仲,再也没有人种芍药之类的。

    其三,关于工资的问题,我父亲的同事们也回忆不起当初规定的到底是多少,但只能拿17块多,而且好几年没涨过一分钱。至于由财政局分发工资是否就是因为他们属“地方干部”(老实说,老师们从来就没认为他们是啥“干部”)不得知,但后来在85年的时候象征性地补发过400块钱(相当于两头半肥猪)。而且本地的工资水平一直明显低于各位给出的“标准”。我父亲他们的工资似乎在100块这个坎上翻过去后,涨得飞快,现在退休工资都有800多元,而本地平均工资水平才在200到300之间。

    其四,关于工会,父亲回忆说工会在文革中遭到破坏解散,是老邓还是老西上台后才恢复的,有哪位高人可以提供详细的背景?而十八亩在这里提供的是哪个时期的工会?此外,银行问题,文革期间农村哪来的银行?嗯?还把钱存到银行去!你这明显就没有在农村生活过么,缺乏基本概念。

    最后,我一再强调我只想提供自己的经历,让我们看看如何避免重蹈覆辙,而不对那段非常时期定调(我算个啥呀:))))。而且你也能看出我一直以新中国建立之后,抗美援朝两弹一星等骄傲不已。但我也认为国家应该从宏观上制定政策,让每家每户过上幸福的日子。只有每个细胞都健康,整个机体才有活力,而显然当年的一系列政治活动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回顾缺失才能避开将来重犯,难道这不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做的么?至于“包产到户”后,农村政策是否就完美了呢?不是,而且也有很大的失误(等待整理),但“民以食为天”,至少这一政策彻底解决了肚皮的问题。我希望你这个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或者没有在那段非常时期生活过的人,不要为其唱赞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说句不中听的话

      此一个话题呢,嘎嘎好比反顽的王外马甲,18亩呢,可以不恰当的比作顽军司徒卡.

      怎么讲呢,18亩段兄弟检索到本本资料很多,并由此而信心满满殊不知我中土国情特别,尽信书不如无书.

      • 家园 是啊,他对当年农村的境况越说越离谱:)))

        我真恨不得回去按照年月日一条一条地列出来,因为咱家似乎遗传记不清年月日的毛病来!

    • 家园 回答。

      其一,十八亩以皖南为例,似乎几十年前当地农村就已经达到了小康。姑且认为他所说的那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子存在,那它能多大程度上反应当年农村的艰难困苦?而且最最不幸的是,十八亩引用了皖南。皖南!纯属自撞枪口啊!外婆一直念叨著要回老家看看,79年大舅和他一起去了,前后近两个月。回来后外婆形容枯槁,衣衫破烂,一字不提老家的事。其具体场面我就不描述了,各位请看“军歌嘹亮”里高大山老婆回老家那一幕。我妈偷偷问大舅,也只有一个字“穷!”。不过昨天他回忆穷到何等程度呢?“没吃没穿,房子烂”,还有就是“人很贪”。而外婆这近三

      十年从来没提过她的娘家。

      哎哟,你还是个地域歧视者啊,皖南穷山区,被您定案啦,祝贺您呐!有个工有个农,孩子少(两个),当时小日子是不错D,随你怎么说啦,这是事实。可多数人家并不都有个“工”的,读者这点还是明白的,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不正显露无疑?

      对四川么,我一直喜欢,天府之国么,除了跟着吃麻辣,近来还有女孩儿漂亮,养眼、出名。四川人口过亿,在瞧不起穷人的当中,出个把吹牛家,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其二,农村发展“副业”种中药材,纯粹是以量取胜。起初大队还种金银花,杜仲和药枳子,但只有块茎类中药材才能赚钱,主要是产量高。所以生产队把靠近山坡的不太长庄稼的土地用于种沙参秸梗芍药,尤以芍药为主,每年能卖600多斤(干重),但这能挣个几十块钱呢?而我记忆中以杏仁最贵,半书包杏仁(大概干重5斤)可卖2块左右,一书包干橘子皮能卖四角左右。而我曾卖过收集近三个月的龙胆草,干重20几斤(未干之前至少得120几斤),卖得一块左右。十八亩说收集当地特产中药材,哪个特产的中药材能卖N多钱?除非如你最开始提到的“人参”,可这玩意儿,安徽,它产么?所以“包产到户”大力发展农村“副业”时,除了有人在院坝边上不占地方的地儿种几棵杜仲,再也没有人种芍药之类的。

      (为了避免误当事儿说,先声明我们那儿不出人参)。
      只要你还提人参,那么这个问题的其余部分,我也不回答了,呵呵,读者知道谁无理取闹D。

      其三,关于工资的问题,我父亲的同事们也回忆不起当初规定的到底是多少,但只能拿17块多,而且好几年没涨过一分钱。至于由财政局分发工资是否就是因为他们属“地方干部”(老实说,老师们从来就没认为他们是啥“干部”)不得知,但后来在85年的时候象征性地补发过400块钱(相当于两头半肥猪)。而且本地的工资水平一直明显低于各位给出的“标准”。我父亲他们的工资似乎在100块这个坎上翻过去后,涨得飞快,现在退休工资都有800多元,而本地平均工资水平才在200到300之间。

      第N次称赞您有勇气承认自己搞错了,别人对17块/月工资有疑问合情合理。不是别人把他们当干部没有,而是别人把他们当老师(来给工资)了没有?

      其四,关于工会,父亲回忆说工会在文革中遭到破坏解散,是老邓还是老西上台后才恢复的,有哪位高人可以提供详细的背景?而十八亩在这里提供的是哪个时期的工会?此外,银行问题,文革期间农村哪来的银行?嗯?还把钱存到银行去!你这明显就没有在农村生活过么,缺乏基本概念。

      信用社。存银行、存信用社,关键字是“存”。离开农村很久了,“银行”会脱口而出,有什么奇怪的?先前编了“从17块/月工资,还要扣除2块工会费”的煽情故事,又来句“工会在文革中遭到破坏解散”,什么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啊?瞧。

      最后,我一再强调我只想提供自己的经历,让我们看看如何避免重蹈覆辙,而不对那段非常时期定调(我算个啥呀:))))。而且你也能看出我一直以新中国建立之后,抗美援朝两弹一星等骄傲不已。但我也认为国家应该从宏观上制定政策,让每家每户过上幸福的日子。只有每个细胞都健康,整个机体才有活力,而显然当年

      的一系列政治活动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回顾缺失才能避开将来重犯,难道这不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做的么?至于“包产到户”后,农村政策是否就完美了呢?不是,而且也有很大的失误(等待整理),但“民以食为天”,至少这一政策彻底解决了肚皮的问题。我希望你这个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或者没有在那段非常时期生活过的人,不要为其唱赞歌。

      我从不为集体化唱赞歌,批还来不及呢,我的ID就是单干典型,这个村子顶住了集体化,了不起。农村集体化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所以被改革了,但是那个年代就能被随意“捏来捏去”?

      “地里的庄稼永远都是一副营养不良的症状,收获季节也很难有啥喜悦的心情”?这就显示出你根本不是农民,是宣传家,要是在文革期间,就很可能完全另一副嘴脸喽。

      从56年合作化起,到82年全面包产到户,这20多年,农民是付出了艰巨劳动的,保证了人民解放军守卫国土的粮食等需要,保证了城市居民的粮食等需要。地里庄稼永远一副营养不良的症状?这符合“要搞包产到户”的宣传,可不符合史实,虽然我拥护改革开放之一的包产到户。农民的辛勤劳动,庄稼也有长势喜人的时候,也有“比去年收成又高了”带来的喜悦,凡自己付出了劳动,看到果实就一定是开心的,这就是农民,中国的农民。

      你以为这20几年农民都在“象资本主义工厂的工人破坏机器以示反抗”那样,跟自己的肚子过不去,天天磨洋工啊?农民的主体永远努力工作的,他们不喜欢“集体化”,可是劳动还是不会偷懒的。包产到户不仅使得农民更拼命劳动,还有良种、化肥、农药等等因素,才真正使得包产到户后,农业生产上去了。

      • 家园 砸蛋如何成了砸花?我明明是砸蛋啊!
      • 家园 再给你砸一蛋并做解释:))))

        你自己说皖南当年如何如何好,我仅仅以我外婆娘家的境况戳破你这个谎言,哪来的“地域歧视”?想要挑动群众斗群众,不能采用这种下三滥手段吧。我一提到农村种中药材,你是否认为背个背篓进山钱就卖出来了?“人参”当然最贵了,所以人家是进山挖人参了,现在要否认,以为把字儿加几个就成了?你这张脸想往哪搁?还想“反攻倒算”,你看我没有修改之前的“工会”也不会误导人往那个正而八经的工会上引啊,我不是说了其实那个“工会”相当于医疗保险。就说你那“银行”是一时之误,你拷贝些工会的概况来干嘛呢?工会不是在你欣赏的年月不存在了么?关于17块的工资,你不信算个啥呢?难道周围这么多人都有类似经历都是人家造谣?随便蹦啊你,不过应该恶补一下农村那个年头的基础知识。

    • 家园 无意争论

      不过您的一些看法(或者说是描述),我认为是有点偏离事实的。

      皖南,一直到目前还是安徽比较贫穷的地方。但您不了解的是,它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大的发展。这么说吧,三四十年前,它比邻近的浙西北稍微还好点,但人家一改革开放就起来。皖南呢,没有。您可能因为现在的印象而想象以前。或许我理解错了。

      皖南多山区,很少有大块的平原地带。交通也很不方便,一些小村庄只有几户人家,现在仍然有很多农村没通公路。而您说的房子烂,这恰恰和皖南的民俗不符合。皖南那里的人,稍微有点钱就盖房子了。两层三层是很经常见到的。可以这么说,那时候单纯从房子来说,它远超过外地用土夯起来的房子。您如果现在去,或许还能见到很多古老的房子,但仍然是两三层。我不知道,如果这叫做烂的话,那么什么叫作不烂。

      农村是有自留地的,家家户户都有一点,即使是在文革期间,在您所提到的皖南也是有的。自留地的东西,一般自种自用。副业也是有的,象皖南的茶叶、枇杷(说到这里,或许您都可以猜出来是哪个县了),一直是那里的主要副业。而农村里,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找副业。

      至于工资,各地情况有所不同,我不知道,也没有做过调查。但是,在文革快要结束的皖南,一个民办教师,一个月是29(或者27?),因为我看见过无数的这么多的工资表。文革结束后皖南的师范生,每月补贴是18元,在学校里,他们花不了这么多,小孩去的时候还可以改善伙食。

      农村的银行,应该说一般叫信用社,基本上每个公社(现在叫乡)是有的,至少在皖南。所以您的“其四”,可能需要修改一下。

      我觉得有没有农村生活经历并不能说明别人就没有讨论的资格。就象我,从来没在NBA打过球,但并不妨碍我也大嘴一下。我想说的是,我看到的听到的只是很少的一点点,我不能从我这一点点就推广到其它。

      我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您可以指出来,但我更希望的是您可以告诉我怎样去改进。批评容易(容易MM,我不是讲批评你噢),做事难。

      谢谢您的理解。

      • 家园 皖南多徽商,曾经很辉煌,但你误解了一点:)))

        我外婆是铜陵某个农村出来的,她还是79年回去的,我所说的并不是皖南的现况。而且刚看了一篇回忆录(不是高行建的),也提到文革期间皖南农村是如何的落后。现在看来,苏南当年的农村显然是很不错的,至少能吃饱穿暖。但十八亩提到的这个皖南,还有他如此缺乏农村生活的背景,确实是个大问题。

      • 家园 嘀咕再从树荫里溜出来

        顶您一下

        我看到的听到的只是很少的一点点,我不能从我这一点点就推广到其它。

        我也觉得,二位的故事都是可信的,只是个例,不要推广就是了

        回到树荫里接着凉快

    • 家园 比较认同你的观点...

      下官也是乡下呆过的...八十年代末乡下一样有人住草房,墙就是竹子编起来的.

      • 家园 我家的瓦房是82年修的,所以对82年印象比较深刻:)))

        而且自那以后真的是吃得不错,三天两头有点肉吃,而晚上吃面条还得加个鸡蛋,自家当年养的鸡,最多时达60几只,仔公鸡吃掉,母鸡产蛋,从来没卖过,都自己吃了或送亲戚朋友。

    • 家园 皖南出来的,花之~~
      • 家园 我外婆是皖南出来的:)))

        不过皖南文革后还出了不少名人,象高行建都在那噶达呆过(此人为民运,咱们就不以他的回忆为标准吧),还有经济学家之类的,网上应该能找到他们关于皖南农村文革期间的悲惨回忆!

    • 家园 献花!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捏造历史的终归会被唾弃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