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台湾,韩国重点机电产品进出口及市场粗析 -- 小楼

共:💬28 🌺5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台湾,韩国重点机电产品进出口及市场粗析

先说一点,数据比较粗的,细化的数据可以获取,但是兴趣主要在宏观和方

向上,太细化的东西需要相当的经验和专业学识,需要各位贤达指点。

自己觉得对于中国经济宏观方向的学习理解对于我们是有很大好处的,没有

什么比踩准时代的节奏更有效的促进我们的发展,从小处说,政治运动年代

如此,经济建设时代更加如此,从大处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如果大家

都能对未来的路有清醒的共识,于国于民,都是幸事。

河里的大牛们已经分析了未来的方向,这里列举点粗浅数据希望能够对大家

有所参考。前面我讲了一个逆差之王,网友指出应该细化,非不能也,是不

为也,细化过后难免陷入加工贸易内资外资的是非,深入下去,必然偏离主

题的宗旨,如果单纯从贸易方式看,这个逆差之王并不那么危言耸听,但是

从中国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转型看(不想用“转型”这个词,我觉得不是转型的

事情,而是更高更全的占据产业链条的问题),如果想要更上一层楼,这个

可是当务之急。

台湾和韩国这两个国家地区是亚洲的地缘政治热点,也曾经是经济热点,在

经济结构上以外向型经济为主,重点出口产品是机电产品,技术含量比中国

大陆较高,大多数产品和中国大陆重叠,甚至是直接竞争最激烈,初步了解

这两个国家地区的机电产品概况是必要的。

单位:美元,数据来源:商务部,Dialog Tradstat 国际海关查询系统

提示:关于台湾的数据以及类别和大陆的有所不同,两岸之间的数据出入很

正常,由于庞大的贸易往来,5%的差距都会造成统计口径的极大差别。而

中国人之间发生贸易的偷逃税款行为是。。。。

台湾2005年机电产品出口总体增长5%,达到1228亿,和2004年比较,增

长大幅度减缓,2004年增幅达到19.6%。

台湾机电产品有四大主要市场(2005年):中国大陆:出口金额占19.47%,

美国:18.02%,香港:16.17%,日本7.84%,美国香港日本在台湾机电产

品出口中占据的份额始终比较平稳,而中国大陆的需求在2005年首次超过美

国占据了第一的位置(2004年对中国大陆输出比2003年增长63.4%,206.7

亿,对美国输出218.3亿),而香港主要是转口贸易,有理由相信,香港的转

口到大陆也有相当大的比例,毫无疑问,大陆已经成为台湾机电产品的第一

大贸易对象,大陆的需求对台湾的机电产品制造业,甚至出口甚至整体经济

运行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具体的商品看,台湾2005年机电产品出口除开前面说的逆差之王和彩电以

及通讯设备外,用全线溃败形容毫不过分,个人理解的原因是传统机电产品

在和大陆的竞争中处于下风,无力反击,而这个趋势在今年的数据出来后将会

进一步明确。

先说好看的,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对中国大陆出口继2004年达到77%的增

长后,2005增长幅度达到了41.1%,达到了44.9亿,有趣的是,第一和第四

位是香港和新加坡这两个转口贸易中心,香港甚至达到了82.1亿,新加坡也有

31.1亿,日本排第三,32.9亿。

印刷电路中国大陆第一名,14.2亿,占据比例31.9%,香港依然是第二,7.4

亿,美国第三韩国第四。

另外一个增长点是彩电,这个不是指的lcd,也不是显示器,液晶面板台湾大

多作为微电子零件出口,这个说得是成品电视机,金额不大6.7亿,增长幅度

达到126.3%,略小于2004年的173.2%。出口金额超过10亿且增长在10%以

上的还有移动通信设备,27.15亿,增长18.7%,比较2004年放缓7%。

再说难看的,这个。。实在是有点难看。从类别上看,摄像机增长-32.2%,钟

表增长-19.6%,电子计算器增长-27.8%,缝纫机增长-19.9%,笔记本电脑

增长-57.8%,电工器材-13.4%,光通讯设备-16.1%。

而从输出国别看,趋势更加明显,彩电对德国输出-44%,对日本输出-6.5%,

笔记本电脑全线崩溃,摄像机对美国-55.4%,日本-21.4%,移动通讯设备

对中国大陆-45.9%(上年度是增长102.5%),香港-46.5%,汽车零配件对

第二大贸易伙伴比利时的增长在2004年增长75.8%后,2005年为-31%,而

光通讯设备全线溃退,无一增长。

从2004年以及2005年台湾机电产品的进出口数据看,台湾机电产品出口主要

依赖中国大陆和美国,而有趣的是出口产品同时面对中国激烈竞争,一方面依

赖中国大陆的需求拉动,另外一方面很多产品在中国大陆的竞争下剧烈下滑,

而美国始终是台湾稳定的贸易伙伴,除开笔记本电脑,光通讯设备和电工器材

对美国出口下降外,别的一概上升,例如汽车及散件对美国出口上升42.2%,

移动通讯设备对美国出口是上升150%(唯一的上升国别)。

台湾传统制造业的衰落(主要是面对大陆竞争)的趋势已经形成,主要的增长

点越来越依赖高科技的集成电路和微电子组件,参照中国的逆差之王,2005年

大陆电子元器件第一大进口地区就是台湾,达到242.07亿(大陆海关统计,和

台湾统计出入很大),不谈贸易方式,仅仅谈论此消彼涨的制造业差距,大陆

和台湾正在缩小,甚至在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上已经可以全面打垮台湾企业,而

在高技术含量的方面,台湾的优势是一面倒,这也是台湾经济的唯一希望和落

脚点,但是这种被迫的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的做法只能说是无奈的注

定,一旦大陆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台湾的经济就仅仅只能构依靠美国和日本

扛着,问题在于一旦中国能够在逆差之王领域取得突破,美国和日本身上的包

袱恐怕就不是一个台湾,起码,还要加上一个韩国。

韩国,2005年出口2844.1亿,同比增长12%,机电产品占据了68%的比例,

达到1928.7亿,前四大贸易伙伴分别是中国,美国,日本,香港,好了,这里

大家已经可以感觉到韩国制造业结构和台湾的共性,实际上,基本雷同。

韩国,第一大出口商品是机动车,2005年出口272.56亿,增长10.7%,第二

大就是中国逆差之王,超过100亿的还有油品,船舶和移动电话和摄像机。注

意,除开油品的增长达到51.2%以外,其余的增长都在10%左右,大大小于

2004年普遍20%左右的增涨,而对比2006年1-6月,增长幅度还在降低,对

比韩国对主要贸易国的出口增长,明确的表明,除开中国需求,韩国的出口基

本面正在整体下滑。

2005年,韩国对中国出口增长24.4%,对美国出口增长-3.5%,对日本增长

10.7%,对香港增长-14.3%。韩国出口总体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而细化到

具体的商品种类,对除开中国以外的国家增幅都有不同幅度的大幅度下滑,对

中国的增长幅度却在加大,从表面看形势是乐观的,但实际上对中国市场的依

赖已经逐步确立。

总体的看台湾和韩国的出口数据,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这两个国家地区的

出口结构和制造业水平相当,都是以机电产品为主,在机电产品中,技术含量

偏低的部分已经面对中国的直接竞争逐步丧失市场,而在以中国逆差之王为代

表的技术含量高的部分具有明显的优势,也是唯一的优势,颇有把所有鸡蛋被

迫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的意思,从产业结构上看,是不得不为之。

而台湾韩国的主要贸易伙伴都是中国和美国还有日本,形象的说是在科技老大

和制造业老大的夹缝中打拼,前面讨论逆差之王的时候朋友们说过没有那个国

家可以做到全部都是顺差,实际上这个涉及国际经济体系的均衡,如果平衡被

打破,就要重新洗牌,而洗牌的过程就难以预料了,可能是全球经济危机,可

能是战争。

中国目前制造业面临一个问题,如果科技水平上去了(这个我看是早晚的事,

是必然的事,这个不是以个人或者国家的意志为转移,而是逐利本性驱动的)

,那么首先被砍下的就是台湾和韩国,但是砍下以后呢?砍下以后最直接的后

果恐怕就是全球贸易平衡被打破,倘若事情到了地球上除开资源,没有中国想

要的东西那一步,问题就大了,这个不危言耸听,而是事情正在向着这个趋势

发展。中国目前科技的差距就在逆差之王那一块,如果赶上了,就是质变,就

会直接引发全球经济秩序重新洗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