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贴】北京故宫馆藏雕塑赏析 -- 雪个

共:💬40 🌺10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北京故宫馆藏雕塑赏析 (二)

点看全图

孙仲乔造石羊,高99cm,长100cm

  石羊用整块石头圆雕而成。羊角侧卷成“C”形,体两侧羊毛为同心圆状,腿跪卧,前部刻有铭文“永和五年大□□□月九日西郭记子丁次渔孙仲乔所作羊”。永和为东汉顺帝刘保使用的年号,五年为公元140年。

  与孙仲乔造石羊一同入藏故宫的是另一件刻有“孝子徐侯”的石羊,从原存放地点、大小型制、雕刻手法上看应是一对。二者联系考察,孙仲乔应为石匠,即石羊的雕刻者,出资者为徐侯。

  中国古代陵墓石刻起源于何时,迄今无定论。李济先生推测安阳殷墟出土的跪坐人像可能与后世石像生有某种渊源关系。《西京杂记》数处载有相关内容,称晋灵公冢有石人男女四十余,五柞宫青梧观有石麒麟等,但《西京杂记》成书较晚,内容尚需推敲。西汉霍去病墓石雕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石像生实物资料。

  两汉时期,石羊一般多立于大臣墓前,《水经注·滍水篇》记汉安邑长尹俭墓“南有石碣二枚,石柱西南有二石羊,中平四年立。”它是墓主身份、地位的象征,同时也是汉代孝道伦理观念的体现。由于一般石像生很少刻有纪年,所以此件石羊成为判断同一时期作品的标尺,在中国陵墓雕刻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石羊传出自山东临沂县石羊镇。

点看全图

泥质灰陶立羊,汉,高12.8cm,体长15cm

此羊颈短,羊角向下弯卷略呈螺旋形,身体肥硕,四肢矮短作直立状。作品没有直接用线刻手法表现浓密的羊毛,而是用短颈、肥硕的体型与矮短的四肢表现出羊毛的厚重感,这种避实就虚的方法是中国古代雕塑的传统表现手法,与西方艺术极端写实的造型手法截然不同。

古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因此,要将死者生前所拥有的物品随葬,以供其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用,由此产生了各种形象的俑,陶羊即其中之一。

点看全图

陶女立俑,西汉,高54.5cm

女俑挽髻,身穿广袖右衽三层衣,下穿宽大长裤及方口履,衣纹表层尚有残存的白粉痕迹。双手半握,拳眼上下相对,原似捧物侍立。两眼向前注视,全身比例适度,表现出聪颖温静的性格,塑造了一个年青侍女的形象。

这种类型的女俑,近几十年中发现的不多,但也曾有出土,如在西安市东郊白鹿原任家坡姜村附近汉代陵墓从葬坑出土过与此相同的陶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