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特稿】萨爹在两会中关于北京地铁的意见 -- 萨苏

共:💬66 🌺5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人群的滞流是可以用提高发车密度来解决的

我瞎猜的观点是:目前高峰时间3分钟左右(上海1、2号线,其他线路还远大于这一数字)的行车间隔,对于90年代中后期建设的地铁车辆和信号系统,应该还有余地.而问题在于

1、上面河友提到的管理者本位。反正地铁规划建设的决策者是不座地铁的,只要通车就是完成工作一件。舒适和方便没有人来强制他们考虑。

2、财务约束:由于钟摆型的通勤客流特征使多数线路的运能峰谷差异较大。而在高峰时间增加运力,必然导致车辆和电力等开支大幅增加。对地铁这样巨额投资的公共交通,如果是商业化运营而不是作为公共品由财政全部和部分承担的话,需求的刚性会使经营方没有动力增加投入。挤成照片和舒适出行一个价,何必花这个冤枉钱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