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青春饭”解谜 -- 懒厨

共:💬77 🌺3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了这些帖子,风北客提供了一些INSIGHTS,

我的经历于他有些相似,在国内做了十年后移民了,因此很有些共鸣.

关键的问题还是国内的市场不健康. 我的体会是国内的IT项目成为了腐败的一个载体,而且风险比修高速公路小了很多.高速公路桥梁塌了路基跨了可会招来纪委的人,一个3亿的IT项目失败了谁都不当回事情.就是全球500强里完全失败了的项目都比比皆是,你总不能要求政府或以前的电信局的管理水平比500强的企业还高吧?

这就导致各路英雄都进入了这个市场,你在市场里的位置更多地取决于你在食物链条的哪一节而不是你的技术水平.我在国外有机会和华为的几个前工程师当同事,他们的技术水平都非常好,现在都在加州的STARTUP拿着很好的薪水,但他们在华为混得都并不好才移了民.这说明即使在华为这种公司,光搞技术都是没出路的.我猜这还和我们的文化有关.如果我在西西河宣称,俺是WIMAX全球TOP 10的专家(当然我不是),我想不会有多少人理我.如果我宣称,我和某个即将进入政治局的伙计是哥们,那就大不一样了(当然我没这种哥们).

我在国内时候就发现,你能否进入微软或CISCO的关键是你是否认识关键的人而不是你懂多少c++或协议,这样的环境是很难造就一大群高水平的程序员的.

就技术而言,我的观察是大多数人入行十年后达到最高水平,35岁左右是最高峰,以后缓慢下降,45岁以后下降加速.这还是个青春饭,但和搞科研的曲线差不多,没做小姐降的那么块.国外还是基本上按这个曲线来PAY的,找工作困难的人大多还是过了45岁的人.

国内人太多,老板有条件只用30以下的人.另外一个原因是国内的市场根本不需要一大群类似这边那种做了十年C/c++的程序员,这就造成了青春饭的印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