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青春饭”解谜 -- 懒厨

共:💬77 🌺3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青春饭”解谜

一直不明白为啥国内把编程这一行业称为吃青春饭的一行,直到上周末,和刚移民过来的高中同学H君聊天,才弄清点头绪,大伙要是有何高见,非常欢迎。

先简单介绍一下H君,我和他初中高中都是同学,他本人很喜欢编程,初中是就用学校的APPLE II 拿了个省级比赛的奖。大学毕业之后,在某银行从程序员做起,很快升到经理,前后做了9年,接着跳槽到某外资企业,又做了4年。无论怎么看,都是资深的IT中人。

拿这个问题问他,他想了想,介绍了他的经历,似乎有些普遍性。在银行做了三四年,领导就要升他做经理,工资更高,名声好听,换做你,你也很难拒绝吧?但这么一升,基本就跟编程绝缘了。那原来的活谁干呢?再招大学毕业生就是,反正工资便宜。

那么,工程的质量如何呢?他也承认确实不行,他自己干了几年,才刚刚上手,那些毕业生完全没有经验,加班加点,质量还是不行。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用户本身也有问题,他们的要求实在太低了,简单来说,就两点要求,一个是便宜,另一个就是能用就行,以后的事情以后再算,完全不考虑往后的发展。

这样一来,编程的大部分都是刚毕业的年青人,难怪给人的印象是吃青春饭的印象。

我的结论是这样子的:

其一,早几年,中层经理非常缺乏,存在一个断层,大量的程序员给提拔上去,但底层有经验的程序员又很缺乏了。

其二,软件业市场还很不成熟,非常象刚刚开放时的制造业。

其三,国内的企业,似乎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应用软件的好处。

其四,开放市场,就象当初制造业一样,引入外国的公司,对国内的软件业会有很大帮助,但时间可能比制造业会长。

我的砖就抛出去了,大伙是否可以接着聊?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不仅是软件业,国内很多行业全部是青春饭

不如说说哪些行业是不必吃青春饭的。

家园 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一般都是越老越吃香,比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什么的。

家园 一般而言

需要知识,经验积累的工作,通常是越老越值钱,(当然不是指老到退休那种)例如工程师,医生,教师等。

需要体力的,通常越年轻力壮越好,就是所谓的“青春饭”了。

之前疑惑的是,编程应当是属于工程师一类的,不应该出现“青春饭”这种现象。现在看来,是国内就业市场有特别之处而导致的。

家园 国内做技术的全部都是青春饭

不管什么行业都好,因为你做一辈子工程师要被人眼中看不起的,工资也不好。大家说是说经验资历重要,但是工资不跟上去怎么养家活口?如果做工程师,在国内顶级了也不会超过50万年薪,最通常是20多万封顶,但是你50岁了还是在一个30岁的项目经理下干活自己心理上也过不去。国外这里项目经理部门经理赚得比他管着的资深的大牌architect少不是什么特例,国内没有这样的例子。

国内任何职业30就是个大槛,如果没有晋升到管理阶层,下半辈子就有点麻烦了,所以不仅软件行业,绝大部分技术行业都是吃青春饭,一定要在35岁以前变成一个管理人员。

家园 我看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知识更新太快,一个是精力问题

搞软件开发,面对的最大一个问题是知识更新太快,人得不断的更新自己知道的东西才能跟的上趟。不像牙医,学了技术以后,就可以基本上吃老本。

还有一个就是精力问题。知识更新本身需要人不断的学习新东西。编写软件本身,也常常是持久性的活。一般情况下,都不太容易说把做到一半的软件暂时丢下来明天继续干,而往往是一直顶下去。真要投入了,恐怕吃饭走路做梦都是要写的程序。年纪轻的时候,身体有本钱,年纪一大,恐怕就有难度了。

家园 这个就不敢苟同了

知识更新太快是个很常见的说法,我不认为这是对的。从严格的编程角度来看,自从第二第三代的编程语言出现后,编程方法本身并没有突破性的发展,软件开发速度并无几何级数增长,即使是OO,也没有带来什么重大突破。具体的数字,可以参考人月神话一书。

我的看法是,彻底掌握一种语言之后,无论知识如何更新,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不应该存在很大的困难的。如果觉得很困难,其实就是没有上手,还没有理解编程的精粹。所以,那些刚做了程序员才四五年而转去做管理的,我觉得真的很浪费人才。

至于精力问题,要两看。其一是个人性格,象我,从来不把工作时的思绪带回家。其二是项目管理的功力了,我目前的项目,做了十八个月,过两天正式交货,这段时间内,我只试过两个周六要加班。(想想,项目管理固然重要,另外一个因素也很要紧:钱!)

家园 【原创】编程青春饭的经济分析

河里的经济行家多,小弟是外行,冒昧弄下斧头,各位大佬多指教,希望砸砖轻点。

初看软件青春饭,似乎是有违经济学原理的,想想,通常需要知识,经验积累的工作,是越老越值钱的,但编程这一行,居然大多是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在做。而且根据老中所说,大部分人,30岁后就转做管理。

按照传统的经济供需原理,有经验的程序员少了,就是说供应少了,照道理,工资会上涨,照道理,工资上涨的话,会吸引有经验的程序员留下来,这样子的话,不应该出现青春饭这个现象。

但偏偏出现了,何解?小弟大胆推测一下:

其一,既然供的方面解释不通,就从需的那方面来解释,就是雇主对有经验的程序员的需求是很小的。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雇主对如何鉴别程序员的优劣有困难,因为未必做的时间长,就是一个好的程序员,跟年资的关系不大。但鉴别工资太容易了。

其二,是所用制的问题,在公有制,或者是垄断行业,(官办企业,陈经老大别拿砖头砸我!),企业的效率不是很关键的,在这种情况下,对应用软件来提高营运效率,未必有很大兴趣,如此一来,对有经验的程序员的需求就少了。

要证实第二点应该不难,要是有人能对比一下上了一定规模的私营企业和国营企业的程序员的平均年龄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同意你的看法。

  俺女婿就是干这行的,三十多点干的还不错,但他自我感觉在新东西上已经比不上刚毕业的学生。

  他在一个小软件公司干的时候每天都要加班到十点以后,根本就没时间去学习新出的东西,一直就在吃老本。

  现在到了个大公司,实际上就是软件维护,学新东西的动力也就不足。

  俺本人也从八十年代就接触编程,从苹果II开始,但新出的东西根本来不及学,现在也就能编个小程序一而已。

家园 说了这么多,没一个讲到点子上

我在这行混了9年了,先臭屁一下,下岗前曾经做到100多个人部门的技术主管。 现在下岗以后做独立程序员,继续coding,哈哈。

其实最本质的原因是国内的软件行业核心技术不在我们手上,国内软件行业主要的工作应该理解为服务集成。这对技术整体要求相对就比较低。除了少数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大部分公司对技术并没有什么严格意义上研发要求。基本就是一个按用户需求的服务组装,这种前提下,当然是成本越低越好,一个项目成功与否,见不得人的东西以外,主要取决于项目管理和需求控制,跟技术没多少关系,有关系也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外企。 技术人员的基本出路是这样,一部分比较优秀的 工作2,3年以后去大的掌握核心技术的外企做技术支持,福利高,待遇好,基本没可能留住。一部分比较优秀的出国,最优秀那部分可能会选择自己创业。所以你想想,三五年以后,还有什么人在做开发,这些人留在一线的,做了3,5年还不提拔做经理的(跟前面那位兄弟说的不完全相同,在一个团体里,表现优秀的必然要被提拔为leader,只不过国内不好的地方,大部分人就再也不动手写程序了。),也都是个体素质相对差的,和毕业的学生比没有任何优势,那么这是大半也是考虑转行做别的(很悲哀,我发现很多30左右的程序员,个人能力并不比刚毕业的大学生突出,可以说做到30岁,还只是程序员的,很多都是失败者)。国内软件公司除了东软和少数外企的研发部门,基本都是这个状况。

我今年30了,还在写程序,不是喜欢,只是懒得再和其他小朋友打拼抢工作。做做兼职,谋生手段。其实看看以前一些公司的小朋友也挺悲哀的,现在行业门槛太低, 这几年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大面积的缺人,有点能力的,工作2,3年,在老鸟看来还什么都不懂,就一个一个做了架构师,研发经理,以后就再没机会更深入的学习积累技术了,行业现状如此。不靠吃青春饭拼体力加班,又能干嘛。

当然牛x的人也确实有,那些人, 几年就挣够一辈子生活费了,又有多少还愿意长期继续做下去?

另外一个国内的高校教育有问题,很少教学生怎么和人相处,出来的人脑子很是有问题,技术好点的,脾气往往大10倍(me2), 处处碰壁,或者就是一个心思只想搞技术,根本不管公司项目死活,这些人最后多半都不可能长期吃技术饭下去。

家园 错啦

这2个都不是关键。

1.会学习的人,越老学的越快。我已经2年没写code,现在重新翻书,还是比很多年轻小朋友快。我甚至认识几个4,50的牛人,学东西比20岁的快n倍,经验的积累,知识再更新,总是有规律的。

2.至于精力的话,年纪问题唯一的直接关系就是加班。我从来不认为长期加班对一般的项目开发有帮助。这么多年的实践证明,很多时候长期加班都是应付领导和客户的一种低效率行为,加的越多,效率越低,我管的项目我都尽力反对加班。还是xp说的好,一周认真工作40个小时,效率比时间更重要。这种情况下,也谈不上什么精力问题。可惜大部分领导不这么想,这才是很多人越老越不愿意做开发的一个直接原因,用我一些朋友的话说,干不干事都要你待到10点以后才回家,成家以后每人愿意受这个。

家园 另外技术人员的待遇也是个很大问题

基本上做开发的,不如售前售后的,技术好的,不如做经理的。就拿我来说,其实我做经理前后做的工作基本一样,管2个项目,兼职做其他项目的技术顾问。但是加了经理的头衔,年薪就翻了一倍,增加的工作量主要是开会,你说我到底做不做?很现实的问题。而且加上了经理头衔很多时候就有理由不再做n多事了,就算想做,每周的会都开死人,自然就渐渐的不再过问太具体的技术了。

和我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技术好的有那么几个,没一个混的好的。都是那些转了销售,售前售后,去了大外企的混的不错,收入,待遇,差了很多倍。很现实的问题。喜欢技术,难道可以什么都不要,搞一辈子?一个人坐上经理位置(大家都知道经理往往都是什么都不干的人,呵呵)就可以是一个资深架构师收入的几倍,还要整天听他瞎指挥,你觉得有几个技术人员可以忍受?所以即便明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好的经理,也要把这个位置做上先,这样窝里斗比较有优势(唉,有程序员的地方,这个内斗就少不了,都是牛人呀,不知道是不是中国特色)

现在软件业浮躁程度是空前绝后,全行业都大幅度缺人,是个人就有人要,大家都忙着跳来跳去,有几个有心思搞技术的?我知道几个鬼子公司跑来中国搞外包基地,结果连人都招不满。有些人甚至来上了一天班就跳槽了。我以前带队的时候,看着有些小朋友就是头痛,教也不是,不教也不是。

再p一下s,俺下岗以后,俺那个部门,为了稳定军心和发展国民大计,听说是一口气提拔空降了n个副经理,现在有10个领导了,然后,哥们说,今年的奖金没指望了,产值本来就没完成,又多了这么多经理。

家园 呵呵,兄台说的都是现象嘛

待遇也好,浮躁也好,都是目前国内的现象。

小弟我就是想弄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国外,至少澳洲这边不是这个样子。

严格来讲澳洲这边也不是没有浮躁过,Y2K,.COM的时候也是如此,只不过泡沫之后,很多人给淘汰出这一行,这几年算是好得多了。

还请兄台继续聊。

家园 澳洲的核心问题是没有市场

你要知道中国的市场就清楚了。

去年ibm中国区的老板和我的一个老板吃饭提到ibm前年在中国的销售额,200亿美金。你知道中国现在的it市场有多大?

中国现在的it市场,基本上是有啥都可以吃下。而这个市场又是极度畸形的, 简单一点说, 软硬件的比例基本是1:10,

甚至1:50,所以才会造就ibm这样一年200亿美金的神话。我见过很多政府客户,几千万的机器买回来当pc服务器用,甚至

还不如pc服务器实用,因为每人会用,四川某政府部门,采购了上千万的alpha机器,过了n年以后清点库房才发现居然还有

堆废铁放哪。政府和国企采购占了整个it市场的大头,一句话,化的钱不是自己的。

这样的市场环境,你指望有什么公司会正经搞技术?核心技术说白了就是原厂商的,大家就是努力帮原厂商搞集成。技术人员是所有环节次要环节,而软件技术人员,主要是应用技术开发这块的人,又是这个食物链最底层的。国内现在大部分中型以上的项目,软件都是亏的,甚至白送,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软件人员越便宜,越菜,越容易生存。这个估计是行业外的人很难想象的。很多客户在开发时候就指定必须投入多少人,而往往给的钱,不到成本的一半的,他们的依据基本是硬件已经出了那么多,软件根本就应该白送的。每个软件公司都在喊以人为本,什么核心技术,其实没几个公司做到的,越大的软件公司越明显,经营成本高,竞争不过原厂商和小公司,只能降低人员要求,大幅度的养菜鸟。

非政府部门,比如电信,软件业的生成也不是那么乐观,早先做sp的很多是发财了,单这不是主流,最近帮朋友搞的一个项目,6,70万成本的项目,客户只肯给20w,还几家公司抢破了头的争。 电信局那边的领导甚至这么说,我们有个项目,预算100w,最后10w也做下来了。

另外一方面,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对软件服务业又有巨大的需求,和印度比,我们不需要做外包,光国内市场的需求,所有高校合格毕业生加起来,基本是有多少吃多少,我们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大致是3年前国内软件行业的情况是, 平均一个软件公司,只能分配到1,2个合格的程序员(一点都不是笑话,最近我接触一个case,某外企找了12个人做了6个月的外包项目,在我看来一人1个月就可以完工的,到现在还上不了线。)。这样的情况就导致国内软件人员,尤其是j2ee这块,高度流动。只要是有点能力的,找到一个好点的工作根本不困难。所有公司,我知道除了东软,都缺人,缺人招不到,只好找堆菜鸟顶着。这个浮躁程度,和国内的经济环节,政治体制息息相关,澳洲也好,美洲也好,根本没同比性。软件业归根到底是一种服务业,以国内市场的情况,大部分软件公司根本就不需要,也没有机会想家电和制造业那样全球化的抢夺市场,吃好中国就够了,怎么会有所谓核心竞争力的需求,没有需求,自然也就不需要解决技术人员的核心问题了。

纯粹做技术的公司也不是没有,但是这样的市场环境,处了极少数的公司,大部分都很难生存下来。以前公司老总有句名言,公司只所以生存下来,就是因为不思进去,一不留神还成了行业老大,这是中国it业的悲哀。

做企业产品的公司也好不到哪去,我举个老大用友的例子,这个号称过了cmm5的公司,内部开发管理我就不贬了,总之是和俺以前公司合作及其不愉快, 他们甚至连一个基本的接口文档都拿不出来,不是不愿意,是真的没有,为了调试一个和金蝶的接口,化了快2个星期时间。最后调试完毕我说这个东西相信你们在其他公司也有机会用,需要我提供源码么?用友的资深顾问说,市场上将来只会剩下用友,所以不需要什么和金蝶的接口,气的我半死,md,本来就是升级到你们系统,你们自己不会做,我帮你做了,还这么拽。用友在我另外一个朋友公司实施,性能有很大问题,他们技术顾问要求升级到linux,说升级到linux就可以解决性能问题,升级上去以后更慢,又找了一个资深技术人员,这个人一口咬定,升级到window就性能就肯定满足要求了。我朋友跟踪就发现,其实就是开发质量的问题,某个sql写的有问题。 我某个同学在用友qc,按她的说法,用友也是很难留住人的,随便干了2,3年的人,出去就可以拿差不多20k一个月,而企业内部,现在高薪的,都不是真正干技术活的那些人,所以。。。。。别听用友金蝶什么的胡吹几年进世界x强,人力资源问题他们没一个能解决的。

我以前有些晃悠的太厉害,看不下去炒掉的人,去别的公司,接着我那破公司名头,工资还可以double,这样的整体环境,你觉得会有多少程序员安心学习技术?而这种半瓶子程序员,3,5年以后可能继续再做技术么?

家园 讲讲我的看法吧

说的是美国情况,和国内比虽然略有不同,但是基本差不多,只不过这个“青春”可以延续得稍微久一些。

首先,编程的门槛很低,入门并不难,新人容易进。在入行后的前几年,经验可以很快提高,收入水平也随经验很快提高。但是一般来说,最多10-15年左右经验的程序员水平到达顶点,再往下进步空间不大。但另一方面多数人思维惰性却随年龄增大越来越严重,学新东西也相对越来越困难,同时工资水平却随经验年份而增加。

一项新技术新工具出来,新人老人在同一个起跑线。当然有经验的人可能会进步更快,但是他们却往往因为雇用成本太高和不少经理有潜意识歧视等原因机会反而不如年轻人。这样就造成老程序员一旦被解雇,除非正好有非常对口的工作机会,即使降低收入要求也很难再找到工作。当然浪里淘沙,40-50岁以后还在编程的,虽然凤毛麟角,但一定是在那一门里钻得很深的大牛,而且还得一直有好运气。

其实国内还是好的,因为人才缺口大,有些经验的老程序员多数可以进入管理层。在国外,能进入管理层的是少数。多数程序员老了还是转行或者被淘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