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突然发现台湾的书价十年内涨了两百倍。 -- 钟山

共:💬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突然发现台湾的书价十年内涨了两百倍。

    借了两本书,都是台湾出的。一本出版于1988年11月,共276页,定价一元七角。一本出版于1998年1月,共289页,定价280元。第二本的纸质不错,书也大了一圈,不过只是版面的留白多了一点,两本书的字数应该是差不多的。

    偶然发现书价差这么大,非常诧异。

    有没有高人给我解释解释,在这段时间内,台湾的物价有没有这么涨呢?而且,我又突然想到,当初美国压台湾提高利率,是不是就是这段时间内呢?

    先谢谢了。

    • 家园 台湾货币调整

      引入新台布。

      • 家园 嗯,应该不是因为这个。

        查了唯基百科:

        新台币(英语:New Taiwan dollar)是中华民国撤退到台湾后的法定货币,1949年6月15日开始发行流通,ISO 4217代号为TWD(或简称为NT$、NTD、Taiwan dollar)。

        新台币的前身为台币,又称为旧台币,在1945年5月22日开始发行。当初旧台币被定位为一种过渡时期的货币,日治政府的台币与国民政府的台币一比一兑换。由于当时中国大陆战后金融状况不稳定,因此台湾未使用当时通行于中国大陆的法币、金圆券,另外再发行台币。

        关于发行新台币原因的官方说法,是由于1948年上海爆发金融危机,连带也使旧台币币值大幅贬值,造成台湾物价水平急遽上扬。

        不过另一种关于发行新台币原因的版本,指出是因为所谓的台湾光复初期,国民党在台湾把一些民生物资,如糖、米之类的,都搜括到中国本土去进行所谓的剿共,造成台湾内部民生物资短缺,使得台湾的米价甚至比上海当地的米价还高(当时台湾产米而上海不产),因此造成台湾通货膨涨,一日三市,币值急速贬值,就算有钱也可能买不到米。

        在1949年6月15日台湾省政府公布“台湾省币制改革方案”、“新台币发行办法”,正式发行新台币,明订40,000元旧台币兑换1元新台币。1950年6月21日行政院发布命令,中华民国国币单位保留银元本位,而记帐单位自1950年7月1日起改为新台币,银元与新台币以1949年12月29日最后牌告汇率固定为3:1。

        1961年7月1日台湾中央银行在台复业,依照“中央银行在台湾地区委托台湾银行发行新台币办法”,由中央银行委托台湾银行发行,纸币上印“台湾银行”字样,法定地位比照国币,成为今日中华民国的法定货币。自1970年12月21日开始,钞券上印“中华民国”字样,以昭公信。另外为因应金门、马祖、大陈岛等战地的特殊需要,也曾经发行限定流通这些地区的新台币金门、马祖、大陈流通券,目前则已经取消。

        1962年12月19日中华民国司法院大法官释字第99号解释:台湾银行发行之新台币,自中央银行委托代理发行之日起,如有伪造变造等行为者,亦应依妨害国币惩治条例论科。(大法官黄正铭有不同意见书,认为在程序上,不应受理中央银行此次声请解释,而在实体上,未经立法程序新台币决不能变为国币。)

        1992年原“银元及银元兑换券发行办法”公告废止,作为国币之银元丧失发行法源。由于国币依中央银行法规定由中央银行发行,于是在2000年7月1日订颁“中央银行发行新台币办法”,停止委托台湾银行发行,将新台币正式订为国币。7月3日发行1000圆纸币,上印字样改为“中央银行”。

        2002年6月30日废止“中央银行在台湾地区委托台湾银行发行新台币办法”,2003年6月30日原委托台湾银行发行之新台币停止流通。

        当时曾有人质疑此举是否为伸张“中华民国在台湾为主权独立国家”之主张,官方回应为:自1961年7月1日中央银行在台复业起,新台币发行单位法定即为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依据该行组织法规定,委托台湾银行发行,纸钞原印“台湾银行”仅代表实际发行单位。

        ------------------------------------------------------------------------------

        我看到过1948年台湾物价物价飞涨的另一个解释:是日本人临走的时候取消粮食供应限制,台湾人敞开肚皮吃饭,把存粮吃光了。这个比国民党搜刮去剿共的可能性高。毕竟国民党当时控制的地区本来就是鱼米之乡,何必从台湾运。

        又依稀想起来,以前似乎看过一篇国民党元老写的文章,提到八十年代左右台湾经济的教训可供中共借鉴。不过话没有说得很明,我也没弄懂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