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恶补英语小纪录 -- 五度

共:💬51 🌺4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恶补英语小纪录

    最近认真检讨了一下,花在英语上的功夫远远不够,准备恶补一下。总结坚持健身的成功经验,到日志写个小纪录自我激励一下还是很管用的。多年前看过一本书,讲先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定一个时间。如果到了这个时间没有达成这个目标,就到街上去裸奔。在这种状况下,一般目标都能达到,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2007年,恶补英语年。

    关键词(Tags): #随笔日记
    • 家园 【17/04/07】写作

      从N年前学雅斯开始,就知道英语能力分为听说读写,但以前好像从来没有动脑子想过。只是上了一个新东方,学了一些考试招数。临考试前,万能的新东方老师还压中了两道作文题目,而作文题目一共就只有两道。我感觉中国的教育很多都是这样,比较差的老师就扮演一个误人子弟的角色,比较好的老师就把学生教成考试能手。还有那些百里挑一的好老师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上学的时候我总认为这样的老师就已经是好到极限了。但现在想来,其实老师需要扮演的角色并不是父母,而是老师。对学生太过照顾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为自己负责任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听说读写,如果换成母语学习,就是一个小孩的成长过程。一生下来,先是听别人说话,然后有一天学会说那两个了不起的词:妈妈,爸爸。而且妈妈在前,注定了爸爸以后总是不如妈妈受宠。小孩慢慢长大,并不停的听周围人说话,通过他们的行为判断他们所说话的意思,然后积累到一定程度,小孩就开始模仿着自己说话了。

      听和说,我感觉是属于熟练工种,如果学英语的听说没过关,那只能说明功夫没有下足。随便从外国抓过来一个文盲,他的口语也要比一般学英语的国人要好许多。真正意义上的懂英语是从读开始。读其实就是能看懂文字,说白了就是人记录信息的符号。尤其英语是语法语言,在语言结构上非常严谨。一个大长句子就是一段,还一堆的which。到现在我看英文报纸其实有些句子还是看不懂是什么意思。看中文就轻松许多,一个个的小句子,层层递进,写句子长了人家反而觉得你太西化。而且中文本身也有优势,比如“苍翠欲滴”只有四个字却马上能给人一种很具体的感觉。

      阅读方面国人要想像老外那样,恐怕除了专业英文是不太可能。作为国人,最少也读过四大名著中的几个,小时候怎么也看过几部砖头那么厚的长篇白话小说,就算是看金庸王朔其实也是很有帮助的。作为上班族,现在要学英语恶补,抓过一本类似双城记来读,估计一年半载也看不完。所以只能从报纸杂志这些小篇幅的入手,这些文章虽然不是经典,但对付平时生活中写作的就够用了。

      通过阅读一方面是积累词汇。就好像越狱里面的T-bag,别人一问“破坏”的同义词,一下子就能说出十个来。另一方面就是学会别人怎么表达。同是一个故事有些人就能说的很有意思,有些人就讲得很枯燥。这些知识慢慢积累起来,就可以自己动笔了。

      写我感觉不像说话,说话经常是从海湾局势一下就蹦到DVD大减价了。写一般都有一个主题,然后围着这个主题写。有些文章看着比较散,从一个笑话说到自己公司,然后又说公司文化,又回到家庭,但归根结底还是表达作者的一些看法,只不过不像是以前人写文章那么明显,直接在最后总结:团结在。。。

      以前我提高写作的办法就是背范文,现在发现原来是个笨办法。对于公司的信函可以这么解决,因为信函是有定式的,换汤不换药,但如果用在其他地方背的内容基本上没用。琢磨半天我发现比较管用的方法还是写日记,初期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水平很烂,根本写不出来想写的意思,但写多了慢慢就能找到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最后如果有语法或者表达的问题,直接去找Google大神问就可以了。相信不管你想写哪方面的内容都能在Google上找到类似的文章,然后再照猫画虎写一篇,肯定比背别人文章有收获。

      • 家园 上周刚看了t-bag回忆童年那一集

        没想到这个形容猥琐的家伙居然还是天才儿童的说……他说得那十个destroy的同义词俺认识的还不到一半……

        • 家园 考过GRE就全知道了。
        • 家园 关键人家背字典啊

          我一个大学英语老师就是这么干的,所以我一看见tbag就想起他。

          • 家园 我大学英语课上国经班有个男生的学英语秘诀也是背字典,

            他当时说出来的时候,把大家都镇住了。

            • 家园 这个办法其实就是学生时代好用

              大学的时候空闲时间比较多,但上班以后就不是很好使。投入时间和收效不成正比,属于笨办法。

              • 家园 个人对学外语的一点心得

                我觉得呢,工作中和学生时代不一样。学以致用可以是很好一个原则。

                建议根据自己的某些个兴趣爱好,去搜查有关方面的文章/博客,看人家母语国的人是怎么用的,因为你对这个领域感兴趣,所以,对其中所说的东西感触会比较深刻,自然对词汇句子都容易记牢。

                比如,我看英国人和美国人写的酒博文,就很有感觉。因为平时自己接触WINE较多,貌似较专业吧。

                另外,还有订阅的科技类的文章,也比较有意思,其实那些文章比GRE的阅读文章要难,但是由于感兴趣,所以,也就无所谓了。

                从个人爱好出发可以找到很多结合点。

                以上是泛读,精读也是很有好处的。曾经背诵过很枯燥的专业文章,本来打算把整本书背出来,但是后来只背诵了半章,可这半章,也够我在托福写作中不做一篇练习就能直接写到5分了。我觉得要练好写作,还是应该背诵几篇很地道的文章。直接根据格式和句式练习写作,打学汉语作文开始我就没做过,不知道。

                实用写作,怎么说呢,英语已经被我掌握得很乱了,反正做做蹩脚的现场翻译和交流问题不大,书信方面也能理解对方的意思,自己表达也算能放别人看明白,即使有的时候拼写错了,别人也能看明白。我想,这算差不多了吧。又不想成为英语作家。

                学外语,其实最好的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说出来,那样锻炼起来其实很快的。

                我觉得口语吧,还是根据实用来用,最好能找到实际中需要的场合去活用。工作中这种机会是很多的。各种语言都用用武之地。学生时代就比较单薄,不过我从来没参加过各种外语角,我觉得那样很傻。对着一群为练口语的人练口语,真的很傻,还不如我自言自语呢,想象跟一个帅哥说话感觉比这要好得多。找该外语的母语国家的人互练口语,也挺浪费时间的,学生时代曾经为了练日语,找了个日本美女留学生,互相练了几次,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因为发觉她实在太笨了,理解能力不是一般的差,什么都不知道似的。同宿舍一个英语爱好者,4年中找了不下20个留学生练口语,有几次还拉我去,我觉得那场合,实在别扭,找不到什么想说的,于是一句都不说。写到这里,我才算明白,聪明人,语言天才,都自学去了。

                说了那么多,其实心里觉得自己不够专一,没一门语言掌握得好的,连汉语也没学好呢惭愧。尽管这样,学一门新的外语对我还是很有诱惑力的,感觉像做一道从来没做过的出得很好的数学题,感觉很爽的。我想把新外语学得好一点,多领略一种文化的美妙之处~

                以此共勉!

                • 家园 码字辛苦。
                • 家园 献花

                  兴趣阅读确实是个好办法。有时候看报纸就有这个感觉,厚厚一大摞费半天劲看得脑袋疼,最后没记住多少。不如找自己喜欢看的效果好。

                  外语角其实现在进化了,据说现在是跟座谈会一样有主题了,有高手带领着大家讨论。几年前有关外语角还有一个笑话好像是说只要会说ok, yes,no, really就可以横扫了。语言其实是学不完的,我感觉主要目的是配合工作,只要工作够用就行。当作业余爱好也是一个不错选择。

                  • 献花
                    家园 恩,参加一些国际交流会也是好办法,

                    比如英语这个常用语,被不同国家的人说,你会发觉很有趣,法国人德国人澳大利亚人非洲人各自一开口,都能区分出来~~~个别说的很标准的除外:(

      • 家园 有没有好一点的学英文的BBS?

        我在想,自己写英文日记或周记,写的好坏也不知道,还不如互动的交流,或许能对文法以及文采有帮助呢?

        • 家园 跟我一样

          关键就是写得好坏也不知道,一文采就语法错误了。

          推荐一个周黎明的博客,他的风格是属于比较麻辣的类型

          http://raymondzhou.yculblog.com/

          再有,中国日报,经常有大讨论

          http://bbs.chinadaily.com.cn/index.php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