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墨竹(5)-- 赵孟頫夫妇 -- 雪个

共:💬67 🌺10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呵呵不好意思,我没说清楚:)

            他们清算的是人,不是清算艺术品,并没有因为质疑他们的人品,而同时质疑他们的作品:)

      • 家园 这个问题我想过很久

        最起初是音乐论坛的大吵。。。几次动笔要写又觉得写不清楚。书画界就不用说了,蔡京,秦侩。。。

        艺术超越政治之上,说说容易,到时候恐怕就未必了。正如帖子里写的,越是天崩地裂江山变色民族兴亡的时候就越会强调政治问题,没道理吗?有道理的,只是,凡事过度就不好了。

        • 家园 觉得当以人格论

          友情,勇敢,忠诚,这些人格力量,是可以超越时空、文化和宗教的。同样,才华、感悟、表达、激情,这些艺术的核心内容也超越时空、文化和宗教。在艺术和人品之间,找到共同点是合理的。

          人格鄙下者,不可能有大的艺术成就。至于政治,不同时期对政治有不同的理解,而艺术可以永恒,对人品的评价也可以永恒。

        • 家园 赫赫,马斯卡尼还是富特文格勒?

          最起初是音乐论坛的大吵。

    • 家园 多谢多谢,跟着太傅长见识
    • 家园 长见识!花!
    • 家园 订阅+收藏

      慢慢补课。

    • 家园 花顶

      好文章

      赵孟頫字画都是一流的,人品吗,哼哼......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推荐成功!

    • 家园 人自汉后多从胡,我到陵前愧炎黄。

      “先民莫不逸,我独怀苦心。”赵孟頫这样说。真心也好,假意也罢,也只能由人评说了

      辫子系一统天下,让人生厌。但细想想,无数饮食男女在乾隆爷和刘罗锅的哈哈哈声中,把华夷之别抛到脑后,也未尝不是好事情。

      八十年代初看《海囚》,华人猪仔被洋人割了大辫子,要死要活。报纸上两个大理论家写影评,一个说“这是落后!辩子是满清强加的,割了该高兴才对!”另一个说,“要尊重历史,清朝的辫子,是民族尊严,怎么能让侵略者随便割!”快三十年过去了,这争论的内容,一点没与时俱进。

      前两天在潇水的小说里看到,到了汉代,受胡人影响才开始把麦粒磨面做饼,不发酵的死面饼叫“牢饼”,发酵蒸出的叫“炊饼”,即武大郎所卖的“馒头”,直接下到开水锅中煮的面条,当时叫“汤饼”。而魏晋时期的“馒头”,实际是面饼包牛羊肉做成的祭品,接近于包子。

      胡服骑射谁都知道。今天坐的马扎,是从西域传来的胡床,包括现在的椅子也都是西来的,知道的人不多。

      唉。这穿胡服,吃胡食,坐胡椅,理胡发————人自汉后多从胡,我到陵前愧炎黄。

    • 家园 花顶雪兄好文!

      俺也不喜欢赵之为人。捎带着不喜欢他的其它。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