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计枰点围棋规则(地多为胜)的公理体系 -- 燕来

共:💬10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计枰点围棋规则(地多为胜)的公理体系

    计枰点围棋规则(地多为胜)的公理体系

    公理是勿须证明又无法证明的真理,围棋规则中的若干公理组成为一个体系,这公理的体系便是围棋规则的纲。我们研究围棋规则,不仅要讲细目,更要讲纲领,纲举则目张。

    计枰点围棋规则的公理体系如下:

    公理一、地多为胜

    这一条公理是讲围棋的目的。以争地为目的来下围棋,局终后,争得地域较多的一方为胜方。

    说明:

    日本规则之围地多胜,是对唐代围棋发生误解的日本棋人在数百年前提出的;中国现行规则之占地多胜,是中国棋人在20世纪向日本学习后提出的,计枰点规则之地多为胜是与中国现行规则一致的。

    公理二、天然之地

    棋盘上的每一个枰点都是天然之地——不论它是棋子的着点,还是棋子的气点或是其它的空点,它永远都是地,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说明:

    这是中国古棋之公理,为日本棋界所不理解而拒绝。

    公理三、空枰开局,轮流下子

    棋局开始前,不得有任何棋子存在于棋盘上。棋局开始后,黑白双方轮流下子,每方每次将一枚己方棋子下在棋盘的空点上(实着)或棋盘边界的外面(虚着)。

    说明:

    空枰开局,轮流下子(实着),是中国古棋之公理,东汉以前使用17路棋盘时是没有座子的。

    公理四、实着不利,可下虚着

    当一方下实着于己不利时,该方可下虚着——将棋子着于棋盘的边界外面。

    说明:

    以虚着取代放弃,为应昌期先生所倡,应氏规则先于计枰点规则采用之。

    公理五、气的定义

    与棋子紧邻的有线相连的空点,叫做棋子的气。

    说明:

    此为中国古棋之公理。

    公理六、若干棋子组成的整体

    一方的彼此紧邻有线相连的若干棋子组成一个整体,各个棋子的气为这个整体所享有。

    说明:

    此为中国古棋之公理。

    公理七、棋子生存的条件

    棋子生存在棋盘上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其着点(立足之地),二是其气点(供气之地)。

    说明:

    此为中国古棋之公理,为日本棋界所不解,笔者为统一今棋规则而阐明之。

    推论1、气尽提取(由棋子生存的条件推出)

    没有气的棋子不能生存在棋盘上,要从棋盘上被提走。

    说明:

    此为中国古棋之公理。

    公理八、气属邻子

    气因其邻子而产生,子是其气的创造者。棋盘上的某个枰点原本只是空点,是因为有子下在与它紧邻的枰点上,它才成为该棋子的气;这棋子也正是因为拥有了气,才得以生存在棋盘上。子与气的关系,正同定居的人与其耕地的关系一样,棋子创造了气,又因拥有其气而生存,故曰气属邻子。

    黑子的气属于黑方,白子的气属于白方,公气由双方平分(或按邻子比例来瓜分)。

    推论2、子气皆地

    棋局终止后,在最终局面上,一方棋子的着点(子点,简称为子)和气点是由该方单独拥有的地,各方的子点与气点合起来就是各方的地域,公共气点由双方均分。

    子气皆地这推论,由棋子生存的条件与气属邻子推出。

    说明:

    棋子生存的条件、气属邻子与子气皆地系笔者原创。

    公理九、全局棋形的定义

    棋盘内的黑白棋子及走虚着时下在棋盘边界外面的黑白棋子和棋盘上的空点与线组合在一起,就成为“全局的形”。

    说明:

    全局棋形的定义系笔者原创。

    推论3、虚着兼有手数与棋形的变化

    虚着之子是下在盘外的活子(与因无气而被提之死子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虚着兼有手数与棋形的变化,所以仍是有意义的棋着。

    虚着兼有手数与棋形的变化之推论,由全局棋形的定义推出。

    说明:

    新概念虚着系笔者原创。

    公理十、禁止致使棋局倒退的着手(禁倒退)

    对局过程中,每方每下一子后,都应使棋盘上呈现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全局的形。全局的形不断变化,推动棋局向前发展,直至棋局结束。如果某方下出一手棋后,致使棋局退回到此前曾出现过的某个局面,棋局便出现了倒退,这一手棋就是致使棋局倒退的着手,本规则禁止致使棋局倒退的着手。

    说明:

    禁倒退系笔者原创。

    推论4、禁止全局同形再现(禁全同)

    当一方下出一着棋后,若致使一个此前曾经出现过的全局的形再次呈现(意味着棋局出现了倒退),则该棋着为禁着。

    禁全同之推论,由禁倒退公理推出。

    说明:

    禁全同系由日本棋人池田敏雄提出。

    公理十一、最终局面的定义

    终局后,对局者双方就都不再下了,因此,棋盘上有气的棋子都是活子。棋局终止后棋盘上呈现的全局的形叫做最终局面,在最终局面上凡是有气的棋子都是最终生存在棋盘上的活子。

    最终局面有“理想的最终局面”与“非理想的最终局面”两种。

    (1)理想的最终局面

    同时符合下列全部条件的全局的形叫做理想的最终局面:

    (a)黑白两方的每一部分棋子都拥有不会被消灭的气(恒气)而存活。

    (b)黑白两棋的边界已经确定(单官已经收完),黑白棋子交会处再无任何空点(有双活棋时,除公气外再无任何空点)。

    (c)各方所围地盘中只有1目的眼位且眼位数量已达到最小值。这里所说的其数量已达最小值的1目眼位,叫做基本眼位(包括单方的基本眼位和公共的眼位即公气)。通常情形下,此最小值为2(两个眼位;或一个眼位与一口公气;或两口公气),特殊情形下,一块活棋只拥有一口气,但它却不会被消灭(如贝濑尊明双活图)。

    显然,当全局棋形同时符合上述条件时,各方皆不能再于己方地盘中下子,也不能于公气处下子(若下的话,就灭了己方棋子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眼位),且各方再也无法在对方的地盘中下子(若侵入的话只会有颗子自尽的下场)。

    关于理想的最终局面的描述,简单说就是:官子已经收完;边界已经确定;盘上皆是活子;眼位已达最少;各方不能再下;子数再无增减。

    (2)非理想的最终局面

    当对局者双方中有一方或两方能够下出实着来获取若干利益时,有一方或两方作出错误判断而致使双方一致同意终局或双方连续下出四手虚着而终局,棋盘上呈现出的局面就是非理想的最终局面。

    说明:

    “理想的最终局面”与“非理想的最终局面”系笔者原创。

    推论5、协商休止

    当对局者双方皆明确地预见到理想的最终局面(最终局面因眼位的位置不同而不惟一,但彼此等价),并一致认为盘面已无棋可争,被预见到的理想的最终局面已经不可改变地注定会实现,因而双方得以达成共识而一致同意结束争棋,这时,棋局为休止。

    对局者双方就棋局的休止进行的协商,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棋局休止后,要按棋局所采用的规则来做棋。平衡手数、清理死子、保留眼位与填入活子都是做棋的手续。

    (2)做棋时,若双方发生分歧,应将棋局恢复到休止前的局面,以实战解决之。

    (3)将棋做成“理想的最终局面”后,按“子气皆地”之公理来计算胜负;或者,也可省略保留眼位与填入活子的手续而将棋做成与“理想的最终局面”等价的简易局面,而后按“子空皆地”之定理来计算胜负。

    协商休止之推论,由禁倒退与理想的最终局面之定义推出。

    说明:

    协商休止之理论系笔者原创。

    公理十二、实战解决

    协商休止后,若双方在清理死子、计算胜负或其它事项上意见分歧,应以实战解决之。

    说明:

    实战解决系中国古棋之公理,在近现代,由中国围棋规则与应氏规则最先提出。

    推论6、子空皆地

    协商休止后,在清理完死子的局面上,一方的子(表示子点)与棋子围住的空点及该方分得的公共气点之半,合起来就是该方的地(地域总量)。

    子空皆地之推论,由子气皆地与实战解决推出。

    说明:

    子空皆地由中国围棋规则与应氏规则最先提出。子空皆地作为子气皆地与实战解决之推论,系由笔者提出。

    推论7、等空比子

    协商休止,清理完死子后,通过做棋致使黑白两方围空(目)的数量相等,则两方局子(盘面上的子)数量之差恰等于其地域总量之差,于是可比较两方的局子数量来判定胜负(公气均分时,各方分得的气点数量总是相等的)。

    “等空比子,局子多胜”由地多为胜与子空皆地推出。

    说明:

    “等空比子,局子多胜”之原理系笔者解译先唐古棋后,仿其“等路比子,局子多胜”之原理而提出的原创。

    公理十三、目的定义(狭意)

    协商休止,清理死子后,通过回填做棋致使黑白两方的局子数量相等且等于各方下棋的手数时(各方分得的气点数量总是相等的),各方棋子的围空叫做各方的目,围空中的1点就是1目。

    说明:

    上述定义被称为狭意,是指其须配合平衡手数、回填提子与死子等做棋手续来计数。此定义系笔者仿唐代数路法中“路”(狭意)的定义作出的原创。

    推论8、等子比空

    协商休止,平衡了手数,清理完死子后,通过回填做棋致使黑白两方的局子数量相等且等于各方下棋的手数(各方分得的气点数量总是相等的),则两方围空(目)数量之差恰等于其地域总量之差,于是可比较两方目的数量来判定胜负。

    “等子比空,目多为赢”由地多为胜与子空皆地推出。

    说明:

    “等子比空,目多为赢”之原理系笔者解译唐宋古棋后,仿其“等子比路,路多为赢”之原理而提出的原创。

    推论9、回填做棋

    采用比目法计算胜负时(含判断形势),各方虚着之子应与各方被提之子及盘面上各方的死子一并回填到各自的围空中。

    回填做棋之原理由“等子比空,目多为赢”推出。

    说明:

    为实现等子条件而回填做棋,系笔者原创,与日本规则视死子为负地完全不同。

    推论10、平衡手数

    在协商休止的棋局中,若采用计目法来计算胜负,就要平衡黑白两方的手数,否则回填做棋后便不能得到等子的条件。

    平衡手数之原理由“等子比空,目多为赢”推出。

    说明:

    平衡手数是科学计目的必要条件,系由笔者提出。

    推论11、子空合计

    协商休止后,在清理完死子的局面上,将各方的子与空合并计算,称为点,多者为胜。

    “子空合计,多者为胜”之推论,由地多为胜与子空皆地推出。

    关于黑方收后

    黑方收后(收后,指棋局休止前的最后一手实着),即黑方在棋局休止前比白方多下了一着棋(在大多数情形下是多收了一个单官)。关于黑方收后,有两个选项,可选其一。

    公理十四、黑方应因收后而贴出一点(关于黑方收后之选项1)

    黑方收后时,黑方应因多下了一手棋而贴出一点来对白方作出补偿。

    说明:

    先下子一方应因收后而贴一子,是中国唐宋古棋之公理,由笔明阐明之。

    推论12、A类负着

    棋局休止后,于做棋时,应由收后的黑方下出一手A类负着来平衡手数。黑方下出一手A类负着,就是从黑白棋子交界处取下一枚黑子,所产生的一个空点视为公气由双方均分。A类负着使收后的黑方手数减1,平衡了手数。

    A类负着由平衡手数与黑方应因收后而贴出一点推出。

    说明:

    A类负着系笔者原创。

    公理十五、黑方不应因收后而贴一点(关于黑方收后之选项2)

    黑方收后时,黑方不应因多下了一手棋而贴出一点来对白方作出补偿。

    说明:

    先下子一方不应因收后而贴一子,是中国明清古棋之公理,由中国围棋规则与应氏规则阐明。

    推论13、B类负着

    棋局休止后,于做棋时,应由收后的黑方下出一手B类负着来平衡手数。黑方下出一手B类负着,就是从己方地盘内取下一枚黑子,所产生的一个空点成为黑方的1目。B类负着使收后的黑方手数减1,平衡了手数。

    收后的黑方下出一手B类负着,清楚地表明了黑方收后(在大多数情形下是多收了一个单官)有1目之利。

    B类负着由平衡手数与黑方不应因收后而贴一点推出。

    说明:

    B类负着系笔者原创。

    请进入下面的地址,阅览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系列文章:

    燕来围棋文集(古风围棋文化网)

    http://www.gf99.cn/wq.asp

    燕来围棋文集(中国围棋网)

    http://blog.weiqi.cn/index.php/130/action_spacelist_type_blog.html

    围棋大革命(TOM棋圣道场)

    http://blog.tom.com/blog/index.php?username=yanlai_zhang

    燕来围棋文集(西西河中文网)

    http://www.cchere.net/user/%D1%E0%C0%B4

    燕来围棋文集(网易的博客)

    http://blog.163.com/yanlai_zhang

    燕来围棋文集(搜狐网)

    http://89yanlai.blog.sohu.com

    燕来围棋文集(新浪网)

    http://blog.sina.com.cn/u/1052466433

    按地址进入后,每篇文章都给了链接。

    (修改于2007年4月)

    • 家园 围棋,游戏也!

      围棋作为游戏,玩法是有很多的。燕来兄鼓吹的是其中的一种,其实并无对错之分。就象扑克牌,打法万千,麻将牌,规则不一,各有玩家,自得其乐。游戏规则之更变,并非能籍几位专家论证、论战而定,而是以众玩家的好恶而取舍。您改得再好,没人玩儿了,也就没有意义了。

      有趣是游戏的精髓。围棋的趣有很多,变化多就是其一。唐围棋执白先行,双方必须先布角上星位后,才能进入布局阶段。后来取消了这个限制,所以小目、目外、三三开局,及其针对这些开局的变化就衍生出来了。这一规则的更改之所以被普遍接受,是因为它使得围棋变化多了,更好玩儿了。还棋头也一样,两块儿活棋,不连上要被罚,如果非这么规定,也未尝不可。问题是玩家发现,这样不好玩儿,以致后来渐渐被遗弃了。

      我很敬佩燕来兄对围棋规则刨根问底的执着精神。只不过,游戏规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归根结底,还要看玩家爱玩儿不爱玩儿。现行围棋还是在变,特别是在贴目上,日本五目半、应氏九点、中韩流行六目半,谁出钱用谁的规则。近来,有贴六目半的趋势。

      村夫鄙言,燕来兄包涵。

    • 家园 花顶。

      中国围地就算胜负的公理体系是自洽的体系。

      日本数空就算胜负的公理体系不是自洽的体系。

      国际围棋应该恢复中国计算胜负的规则。

    • 家园 现代体育运动,很多项目的规则都一直在变。

      如果因为围棋是中国发明的,那么中国就应该是最好的,也必须按中国的规矩来,中国的规矩就是最好的,任何对中国的规矩的改变都应该是微调,不是大的改动,改就是错了,唐,宋的围棋规矩也必须继承,不管多少年后都是如此。这不是成了强词夺理了吗?

      任何事物都有发生发展高潮及凋谢的过程,规则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延长这种运动的寿命或者使之更加合理,现代运动的规则很多都改过,我们熟知的乒乓球,规则改了又改,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足球的规则也在不断的改,篮球的规则也在不断的改,羽毛球,排球,凡我所熟知的运动在最近10几年内,规则没改过的几乎没有,为什么日本人对围棋规则的改变可以让中国人这么难过。日本的围棋水平在一个时期大大的领先中国人,他们对围棋的研究在一个时期是领先整个世界的,他们对围棋规则的更改也绝对不是那么轻率的一个决定。总不能因为是我们发明的那么别人就不能比我们做得好了吧。那现代体育几乎没一项是中国人的发明,那么我们在奥委会相关运动规则制定上就不能有发言权了?

      我最佩服现代美国和日本的一件事情就是他们敢于创新,日本见到什么好就学,不耻下问,先学中国,再学欧美,不断的学习创新,在中国人还沉醉汉唐美梦的时候,差点一举灭了中国,我始终认为二战中日本是有机会拿下中国的。美国立国的精神就是对传统的反叛,不断的创新,在整个欧洲的谴责声中独立,并且开创了现代民主的一代潮流,不断的努力最终达到了世界的顶峰,美国成立的时候,他们的底子可和当时的中国差远了。

      李宗吾在厚黑学一书里面说,我这门科学和中国的儒学不同,儒学的思想从孔子那里来,一开始就达到了顶峰,是不容的任何改变的,儒学在孔孟那里就完成了,不能发展了。我的厚黑学则和西方的物理,化学一样刚刚开始,要后人不断的努力往里面增加东西才行。

      哎,一语中第,中国的衰败从确立儒家思想开始就种下了根,厚古非今,祖宗之法不可变,都是些什么东西。

      我对围棋不了解,但是也知道一些,如果仅仅因为现行的规则是日本的就改变它,我看不必了,我在这个事情上作一次汉奸。我相信日本在很长的时间里围棋水平领先中国,他们的改变一定有他们的道理,而且中国的规矩看样子是几百年了,如果日本的规矩的产生是晚于中国的规矩那么我相信他们的规矩会好过中国的规矩。我支持日本!围棋不过是个体育项目,别人看到有不合适的改改规矩有什么不可以,美国的篮球,棒球,橄榄球的规则都和世界各国不同,全世界最好的运动员都想去。体育是要发展的,不适应的就要淘汰,现在的情况是观众不喜欢的就要淘汰,一个规则罢了,有什么道理可言?

      凡是厚古非今的人都确实应该鞭尸!这就是中国落后的根本!

      要推广自己的主意,现在流行的办法是,告诉别人自己的主意的好处和优点,更现实一点的是告诉别人可以带来多少利润,不是指着别人的鼻子告诉别人,连公理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知道。其实也没必要搞得那么复杂,要是确实想推广自己的规则,很容易的。现在的世界作这类的事情很简单,大的象NBA,自己搞个联盟,联盟内部按自己的规矩来,现在影响遍及全世界。小的象应氏杯自己搞个比赛,钱给得多,不论谁想来都得按我的规矩来。再小的就自己赞助个比赛,要求按自己的规矩来。

      • 家园 您的回复,似乎是无的放矢啊

        如果因为围棋是中国发明的,那么中国就应该是最好的,也必须按中国的规矩来,中国的规矩就是最好的,任何对中国的规矩的改变都应该是微调,不是大的改动,改就是错了,唐,宋的围棋规矩也必须继承,不管多少年后都是如此。这不是成了强词夺理了吗?

        ——您的回复,似乎是无的放矢啊。本文,是在根本上改了唐宋围棋的规矩的。

    • 家园 一则游戏,又不是理论,何来公理一说?

      游戏规则,随时可以修改!体育项目,规则的修改就没停过!

      推广自己的规则可以,还是把心态放平和一些吧!

    • 家园 燕来兄,激动啊!

      你在TOM也好,这里也好,所有的文章,数这篇天衣无缝,逻辑严谨,内容充实,操作方便。

      尤其等目比子这一条,绝对是对子空皆地的最好的发展!

      这个应该是围棋走向世界的根本依据,要单说好是不够的,要说实在是太好太好!

      不花没人性啊!--地主的名言。

    • 家园 花顶好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