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简介一下克莱斯勒的交易 -- 小试牛刀

共:💬62 🌺14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那个裁员是另一回事

              我确实不知道汽车公司的工人能拿10来万,什么性质的工作?操作工干多少年也拿不到这个工资。对大公司来说,干了30年的老工人确实是不应当轻易解雇的。这样干的话对整个公司的文化体制冲击都太大。

              但是一般大公司都会提供全家的医疗保险,至于COPAY,子女的教育,这些福利待遇当初是怎么达成的?

              最核心的问题我觉得还是那句话,公司要能挣钱,这才是关键。三大的问题在于这些年来推不出有力的产品,质量上又不能和人竞争,这才是关键。

          • 家园 这个... 美国工会是企业肿瘤这个看法是公认的啊

            曾经看过一份比较分析,同行业中,用工会员工的企业,与顶住压力坚决不与工会打交道的企业,在业绩上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另外,克莱斯勒总处于倒闭边缘,的确与其经营不善有关,但问题是美国三大中另外两家现在也是苟延残喘。三家公司的共同点就是被迫使用工会员工,以及海外对手的强有力竞争。所以我觉得这两点才是关键。

            至于为什么经营不善不是关键... 直至90年代,通用和福特仍是大多数美国人心目中光荣与梦想的代名词,甚至直到本世纪初,两大依然能吸引去不少高素质管理人材。这么长时间里得以使用最优或接近最优的管理人材,三大却每况愈下。怎么就那么寸,优秀高级管理人材去了其他行业就能做得风生水起,而同样优秀甚至更优秀的人进了三大,就老是犯经营管理方面的错误??

            怎么看怎么都觉得经营不善不是三大行将覆灭的关键原因。

            • 家园 举一个例子吧

              福特在南卡的新厂一直不能正常生产,可是TOYOTA买下来以后,几个月就能正常投产了。生产线上用的大致也还是同一批工人,这里的区别仅仅是有没有工会的问题吗?

              再比如说福特七十年代的AEROSTAR,跑三四十万M都没问题,可是现在的产品质量却怎么也上不去,VAN根本没什么销路,这也不是工会的问题吧?

              美国制造业的没落是有很多原因的,工会充其量也只是其中之一,算不上最核心的问题。没有多少人特别的喜欢工作,怎样使工人能负责的工作,发挥最大的效率,不是制度上的问题,不是管理上的问题,还是什么原因呢?

              公司不能推出优秀的产品,责任谁来负?事实上现在美国车的价格以经低于日本车了,可是销路还是不佳,为什么呢?福特这次股票大跌,大家都承认是公司经营方针的问题啊。公司要检讨,首先要从高层检讨起,而不是从职工检讨起。高层不改革,下层能有什么作用。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同样的军队,在国民党手中无所作为,到了共军手里就能发挥效力,不是领导,制度的原因,还能是什么呢?公司也是同样如此。现在公司搞成这样的局面,只把责任往工会头上推,这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事实上就是美国制造业这些年来受到的冲击,也还是有不少公司做得不错的。工人不是傻瓜,不是毫无理智的。关键是上层要能先拿出办法,树起典范来。如果说工会自私,难道公司的上层人物不自私?凡事是先立本,看一看欧洲这些年来的情况,不就很说明问题吗?就拿我们自己的国企来说,是工人先变懒了,还是我们上层的整个制度出了问题?

              • 家园 你说的对!高手总是能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最大限度发挥优势!
              • 家园 不争了,呵呵

                对汽车行业所知有限,资料不够,所以说不下去了。多谢A兄的讨论

        • 家园 酒兄说得好,花上!正好帮我回复了,俺可以偷下懒

          美国三大的问题,实在不是一篇文章能说清楚的,酒兄这个短短的总结可以说是提纲挈领,击中要害。

          • 家园 谢刀兄鼓励。俺那贴只是跟着感觉走

            不对之处还请刀兄务必指出。

            刀兄楼上的分析才是真正好文。

            美国有“经理崇拜”情结,德国则是“工程师崇拜”情结。两种思维下所造成的很多现象,其实蛮有趣的。

            美国的华尔街真是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如果不是他们的压力,美国制造业公司应该不会犯下如此多的决策错误。家中领导所在公司也是家世界级的百年老厂,前几年被逼得没办法,忙中出错 关掉了自己很多工厂,把很多“非核心”部分的生产任务由美国小企业承担,同时在美国买进许多经销商。当时的如意算盘是向 Dell 学习,公司只控制生产的末端 (组装),前端产品都靠购买,同时加强销售渠道的建设和控制。关厂还有一个算盘 --- 从前的 overhead 都可以甩掉了。可惜现在看来几乎全搞错了!Overhead 没减去多少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美国大企业对自己产品的 cost components 真是俩眼儿一摸黑呀!),那些“非核心”部分的生产老出质量问题,最后变成核心难题了,然后经销商这块,自己不熟悉那个行当的管理,业绩上不见起色自己反倒多背上很多 SG&A costs。现在又重新开厂,然后再卖经销商,瞧这份折腾!

            说到底,都是让华尔街那帮龟孙给逼的。当时做 buy-or-make decision 时,大头一门心思就是希望下面的 Financial Analysis 做出的分析结果有利于卖厂、买产品的战略路线。结果上面的意思自然被下面做分析的人完全看透,所以所有的分析都是以最乐观的数字做出来的,最后算出来卖厂买经销商的方案是一个极其 rosy 的前景,这下子从上到下都乐坏了 --- 怎么俺们早没想到这么好的办法?

            几年之后,大家都傻了...

            其实,美国的 Cost Accounting 制度已经落后了,日本的计算就比美国略优,而德国的算法则比美国优越得多。其实对三大或美国其他传统制造业而言,战略选择,很大程度上基于精准的信息和数字,基本上有了精准的信息,让刚出炉的MBA做战略选择也不会差到哪里。所以关键在于底层的信息。美国厂家轻视底层信息而看重战略,说到底还是华尔街压力所致,没有哪个CEO认为自己可以在那个位置上坐满10年,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可能有耐心去一点一点理清并消除多年积累的底层乱帐和低效浪费呢?

            • 家园 美国基层员工的工作能力不是一般的差,

              今天在LA的仓库,发现老美的搬运工老记不住东西在那里,只好想办法解决:给老人家发个本本,每次要干活之前先在本本上记录下开始时间,干什么,在那里干的。把仓库地面按A-Z,1-10编了号,位置就用编号的。不知道过几个月来看会不会好一点。

              基层员工的能力,尤其是统计和逻辑,简单一点说就是数数和归类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一点不含糊的说是企业的生命线。而这个能力不是该由企业来培养的,应该是在之前的学习阶段就解决的。

              曾经有看过,说美国的教育工作者非常自豪于不必要强迫学生学习特定的技能,而可以自由发展云云。不知道狮子会不会自豪于小狮子不必学习捕猎,羚羊自豪于小羚羊不必学习奔跑。

              • 家园 美国人越是下层,越懒越笨越肥,长得也难看

                wall street上的老美都不少工作狂努力,身体又好,动不动跑半马,长得也都帅哥靓女的。

                • 家园 是啊,老美身材好的大都社会地位高,收入高

                  相应的受教育程度也高。很多人的能力,精力,阅历,智力都十分出色,比我们确实要强,但问题是这部分精英人士大都集中于金融行业,玩钱生钱的游戏去了。还有少部分人纯粹出于兴趣爱好或其他什么原因还在实体技术开发和制造行业里,由于其水平确实高,目前还能保持领先地位,以后怎么样就不好说了。

              • 家园 我觉得这恰恰就是管理上的问题

                你所说的这些办法本来就应当是贯彻在日常的工作中的。事实上管理得当的公司就应该采取这样的办法。日本公司的产品质量好,恰恰就是在这些小方面做得好。公司在运行中不能指望自己有质量多高的工人,而应当调整自己的制度使工人的素质能够得到提高,使工人的效力能发挥到最高,这样才能是成功的企业。

                • 家园 公司固然不能指望工人的素质,

                  对于每一个公司个别的来说是对的,但对一个国家来说就不对了。现代教育主要由公共财政支撑,要是花费了社会的资源去搞教育,而教育出来的人不能产出相应的财富,那这个社会系统就是在亏损,在失血,终究难以长期维持的。

                  日本员工的素质其实是非常出色的,不在于他们作为某个个体多么能干,而是他们的一致性特别好,同样的工作,不同的人干全一个样,什么新东西,只要公司派一个人去学,学会了,他记录下来的东西就可以让全公司的其他人很容易的学会,这些都不是一个公司所能做的,是社会环境的问题了。

                  • 家园 这个问题就太大了

                    但是就你提到的那个情况,我觉得所采取的措施肯定是对的。

                    我个人觉得美国的公共教育并没那么差,但这是另外一回事了。

            • 家园 right to the point~ real insider
      • 家园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呵呵,三大的工人福利可不是中国“操作工的工资一年才两万多一点”可以比的。远远远远远远不能比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