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姜羌” 何时寻,老天作答 -- 矽藻

共:💬7 🌺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姜羌” 何时寻,老天作答

    “姜羌” 何时寻,老天作答

    前几天闲聊汉字的时候,跑题跑到了“姜羌” 谁是老大的陈年旧账。张家七公子认为应该分成两个贴子。这不是难事。光说我们的祖宗之一是姓姜的神农氏炎帝,他的子孙是不满足的。应该替他再找一把祖宗,搞清楚祖宗的祖宗是来自何方的神圣。问题是除了“先羌” 或是“先姜” 在那里发达的,还得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发起来的。不然的话,在什么地方挖出了很多西夏的东西,很文明,一冲动,于是党项羌就成了“先羌” 了。这是不对的。

    每逢遇到这种或那种疑难杂症,有人问上帝,有人问真主,中国人好问“天”。所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如果知道了华夏子民对“天”的信赖源自何时,那么“先羌” 或是“先姜” 的时代就有了着落;至少在此之前的东西,就有了可能称之为“先羌” 或是“先姜” 了。这应该算是一个“Fair Play” 。

    今天人们以坐办公室为荣,对农民是看不上眼的。其实有几个中国的城市民不是农民的后代?农民最重要的事是不误农时。看天就是不违农时的关键。古人是怎么样看天的呢?古人以北极为园心,把天空中环绕北斗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二十八宿。东南西北每方七宿。东方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萁;北方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每个方位的星宿,分别与颜色、动物形象相匹配,叫做四象或四陆。东方苍龙,青色;北方玄武,黑色;西方白虎,白色;南方朱雀,红色。汉代张衡在《灵宪》中是这样描述的:“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据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 这样一来,日,月运行以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时节的确定就有了一个参照系,耕田播种就有了依据。问“天”不同于上帝,真主,是有道理的。

    经典的“天”,也可用于算命看风水。

    点看全图

    近来有“CHINADIA” 的说法。就是凡是中国有的,印度也要有;而且有得更加辉煌。于是中国人修了一条铁路到拉萨,印度人要修十三条铁路到喜马拉雅山;中国人打算用二十年去月亮会嫦娥妹妹,印度人只计划十五年。只是中国人除了要“上九天揽月” 以外,还要 “下五洋捉鳖” ,印度教也让人吃鳖吗?这种毛病不是近几年才有的,有很长的历史了。中国人有二十八宿,印度人也有,据说比中国还久远。当然了,印度人自己是不记历史的,这种久远的证据只怕是要到中国的烂纸堆里面才能找得到。

    然而中国人不但抬头看天,膜拜顶礼;“天”也不总是神圣,还可以被埋在地下,让人践踏与鬼魂做伴。所以我们脚地下还埋有很多的“天” 。那一天,“天” 被从地下挖了出来,“天” 的来历也就清楚了。78年在湖北的随县,挖掘了一个楚墓,墓主人是曾侯乙。出土了很多珍宝,如曾侯乙编钟。还有一件漆器,漆木衣箱盖上绘有一幅彩色的天文图。画面中央是篆书的代表北斗星“斗”字;它的地位突出,是古人崇拜北斗的一种表现。箱盖的一侧是青龙(东面),对侧是白虎(西面),二十八星宿名环绕周围。箱子南壁画着一只应为朱雀(南面)的鸟,和朱雀对应的北壁是全黑的,对应玄武(北面)。如果把箱子摊平,以箱盖为中心,正好是一幅完整的包含北斗、四象、二十八宿的天文图。曾侯乙是西元前433年左右下葬的,看来中国人的“天”在西元前五世纪就有了。

    曾侯乙的“天”。

    点看全图

    曾侯乙的“天”用在证明印度人争先之欲望的虚妄上,绰绰有余;用在确认“先羌” 或是“先姜” 的时代,这个“天” 还是太年轻了一点。华夏先民的“天”应该还更远一点,因为在此至前商代的甲骨文中,羌方就已经存在了。

    87年,一个与人合一的“天” ,被从濮阳县西水坡挖掘出来了。这是一个连棺椁都没有的古老墓坑。经碳十四测定与树年轮较正,此墓属于6460年(正负135年)以前的仰韶文化中期。墓主人头朝南、足冲北,其东为一蚌塑龙;西为一蚌塑虎;墓主人脚踏北斗帝星,由人的两根胫骨和蚌塑三角构成。在墓主人的东、西、北三个方向摆有3具殉人。在其南向的另一墓坑中,摆有被截去胫骨的第四具殉人。

    《尚书•尧典》中记载,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由四位神灵掌管,即“分至四神”。羲仲:“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 ;羲叔:“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 ;和仲:“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跣。” ;和叔:“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奥,鸟兽绒毛。” 。西水坡之墓制文化则再现了春分神(东)、秋分神(西)、夏至神(南)和冬至神(北),在墓主人之下,对四时更替的掌控。而蚌塑的龙,虎也表明左青龙、右白虎与二十八宿的关系决不是汉儒的附会,而是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

    远古的“天” ,没有包括夏至神。

    点看全图

    这西水坡的墓主人是谁,谁都可以给他想个名字;但它是华夏文化源流中的一个节点是不容怀疑的。这样看来华夏子民的“天” 以及对“天”的信赖,是建立于西元前4500年以前。所谓的“姜羌” 之别是这以前的事。有关上古的记录,多半都是一些哑谜。“先羌” 或是“先姜”是什么时代的事,以前也不知道,现在知道了:祖宗的祖宗应该至少是生活在7000年以前。如果在羌人的地界上挖出了7000年以前的遗存。这由羌生姜的理论才可能最后给坐实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