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学招生按地区划分名额是否合理? -- 忘情

共:💬83 🌺5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如果不按地区分欠发达地区上学机会更少。

        发达地区分数低的也只有北京上海两地,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经济好的地区分数高。我们学校基本上是外地学生差于本省的。

    • 家园 有些不能同意

      咱们班有个同学历次考试排名倒数,按老师的说法他连技校都别想考上,只能是混个高中毕业证了。但人家母亲是当年到我省共青城插队的知青,按当时的政策,知青子女户口可以迁回上海。于是乎高三上学期刚结束,这位同学就随户口迁回上海过年去了。当年高考结束,其父亲(还留在我省工作)得意洋洋地向我们炫耀他儿子考上同济大学了,说他儿子在上海中学里老师们都说江西省给咱送来了一个尖子生。呜呼,当时我们班从老师到学生,感概万千,唏嘘不已。

      吹过头了吧。上海中学是上海地区一等一的好学校,照你这么说,上海的教育质量一塌糊涂了咯。

      你100个选项我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时间做出来的

      何必呢,是不是碰到过这样的事?

      • 家园 哈哈,太搞笑了,楼主可能也是听说的

      • 家园 只能说你少见多怪

        你肯定是上海的吧?你恐怕不知道江西的学生,教师是如何对付这种应试教育的,不服气的话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录取分数试试看

        • 家园 做为北京人略微酸葡萄一下

          统一监考,统一判卷....

          98年我高考英语95分,然后入学分班考试(跟四六级一样吧)分到了英语快班。同宿舍4个120+的兄弟,却考到了慢班....

          还有一点,居庸语文选择题90分拿了83,而作文60分(小句子20,大作文40)只给了我22分...

          我承认高考考到600+,或者单科135+的外地兄弟都是学习上真才实料出类拔萃的(废话,能考这个分数的兄弟,抄谁去?)。但是在98年,北京孩子没有600+,似乎也是进不了清华北大的,起码没法在清华北大谋得一个理想的专业。换句话说,清华北大的学生,北京和外地的生源分数相差并不悬殊。

          差就主要差在那个大多数上,比如一挡线和二档线。98年北京二档线理科436,江苏似乎540+吧

          但是说实话仅就98年南京某二本大学新生入学的英语数学语文化学等水平而言,550+的江淮兄弟,和460+的居庸,差不太多。

          为什么?俺们宿舍老大公然承认自己五门的所有选择题都是抄旁桌的....

          没有一个XD作文低于50分.....尽管这些家伙几乎情书都要我捉刀.....

          肯定不是所有二本都这样,但是起码南京有一所,兰州有一所.....

          仅供参考吧。

          • 家园 外地生源上清华北大只要600+?

            外地生源上清华北大只要600+?

            我们那一年要去清华北大分数要上700(满分750)!印象中省状元720!问过大学班里的北京同学,当年他们进北大只要620。

            拜托不要拿什么北京学生综合素质高来解释。他们不过是把别人用来应付考试的时间用来发展所谓的综合素质了。看看总的付出,谁多?

          • 家园 北京学生素质是不错

            我上的大学不是京沪,就是自家旁边的。在我们同学里,北京学生虽然高考分肯定是中游以下的,但是发展比较均衡,心理素质也好些。

            总的来说,北京学生有用的本事多些,没用的本事(其实也就是考试了)差点火候,呵呵。

        • 家园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不服气的话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录取分数试试看

          你这种想法完全没道理,上海学生考上海卷,所以按照上海卷的要求来准备。这不表示上海学生的水平差。你不能说你们按照全国卷水平准备然后去考上海卷,肯定比上海学生好很多。以前上海学生按照全国卷准备,考试水平依然很高。任何地区优秀的学生总有一定的比例。所以不同的考试没有类比性。

          所以我说了,你的想法有点过分,虽然那贴子说得还是挺有道理的。

          • 家园 但是各地师资力量都不同啊?

            我出身在内蒙,但是我相信,要是在上海读书,我比他们绝大多数分数都高!

            问题在于,按照我们那个年代,上海考生如果说前30%都能读大学的话,内蒙就只有前10%的人能读,凭什么!!!就因为我们穷,我们没有好老师,所以我们排在前10%开外的人就不能读书么??

            要么大家都拉拉平,全国各地就算分卷子考试,大家录取比例一致。

            说句得罪人的话,君不见清华北大,打狼的都是北四中的么?

            • 家园 师资其实对尖子生影响不大

              好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真正有点影响的就是外语了,也主要体现在听说上,在以前不考听力的情况下也谈不上吃亏。

              内蒙比湖北山东分数低不是说内蒙师资差,只是说明内蒙的高考压力不大,假如内蒙每年的分数线也和山东一样,我相信内蒙的学生同样也能考出那个分数,这也同样适用于北京。

              至于上大学以后的表现那是失去高考压力之后的一种反映,并不能证明北京的学生就素质高。

            • 家园 跟北京普通中学师资一样就满足了?

              太保守了吧。干嘛不想象一下从小上蒙特苏里,进私立小学呢?哦,对了,不是在国内读,是在北美读。我相信要是从小在美国读书,不说别的,英语肯定比他们在北京读的要地道。

              问题是假如18岁那年还没有机会接受这种基础教育,那这辈子也就基本无望得到这种教育。因此应该通过这种教育建立的知识体系咱不就具备。那么招生的人是招那些受过良好训练的学生呢,还是招因为种种条件限制而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训练的学生呢?本科毕竟对基础知识还是有所要求的吧。

            • 家园 你说得当然没错

              因为我们穷,我们没有好老师,所以我们排在前10%开外的人就不能读书么??

              这就是事实,不公平的,但你不得不接受。

              我出身在内蒙,但是我相信,要是在上海读书,我比他们绝大多数分数都高!

              我也相信,但是这种类比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不在上海读书。

              我只是想说明,这个讨论的问题在于招生比例和地方保护,和学生的素质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 家园 事情是怎么样,应当怎么样,是两回事!!

                就是如此

                事情应当怎么样,我们心里要有数,不公平,不正确,那他就是不公平,不正确

                只不过,现在事情是怎么样,如果我们所不能左右的话,那么我们必须接受这种不公平。

                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因为事情是怎么样的,就忘记了事情应该是怎么样的~~~~

                绕晕了没??嘿嘿

      • 家园 上海考生分两部分。

          本地考生上海单独出题,知青子女回去考的参加全国统考,所以两部分的分数线没法比较。

          在统一分配时,许多上海人宁愿上中专不愿上大学,因为中专都分在上海,大学就大部分要分到外地去了,这也造成上海分数线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